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3讲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3讲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3讲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3讲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第3讲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第3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 复习策略 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时 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 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 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在开发的过程中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有些是共性的 其解决对策 要注意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 与存在的具体问题相对应 对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般要从转出地和转入地两个地区 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相关图表资料 考查区域特征 区域农业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特点 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一考点出现的频率将会加大 2 以热点区域或典型区域的发展为背景材料 突出表现地理知识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应用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 特别关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东部城市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产业转移 1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 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 被称为 旱腰带 这里人口密集 且贫困人口多 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读图回答 1 3 题 区域农业的发展 1 与渭河平原相比 旱腰带 地区干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低山丘陵地形 地表水难存留b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变率大c 地表荒漠广布 水分下渗严重d 人口密集 工农业用水量大 2 旱腰带 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a 水土流失加剧 垦荒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产量降低 扩大垦荒面积b 土地荒漠化 产量降低 扩大垦荒面积 荒漠化加剧 垦荒 植被破坏c 植被破坏 土地荒漠化 产量降低 扩大垦荒面积 荒漠化加剧 垦荒d 垦荒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产量降低 扩大垦荒面积 水土流失加剧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旱腰带 地区应 a 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b 封山育林 发展旅游业c 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d 修筑梯田 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 注意限定条件是与渭河平原相比 旱腰带 地区与渭河平原相比 气候差别不大 低山丘陵地形 地表水存留时间短 植被覆盖率低 水源涵养能力差 人口密集 用水量大 2 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 3 旱腰带 地区气候干旱 林果业生产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 又能实现社会 经济 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1 a 2 d 3 c 区域农业开发问题 如东北农业开发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先综合考虑自然 社会经济等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如下图所示 2 2012 石家庄一模 设城市化水平为u 工业化水平为i 用i u的比值和0 5相比较 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滞后 协调 超前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 完成 1 2 题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产业转移 1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 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 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 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 2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 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 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 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解析第 1 题 读表格数据可知 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 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 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第 2 题 城市是第二 三产业集聚的区域 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 1 a 2 b 1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有些是共性的 如环境问题 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 水资源供给问题 就业问题等 由于区域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 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关于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注意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 与存在的具体问题相对应 下面是珠江三角洲与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 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 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 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 地区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地区 2 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分析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