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第1节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2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包括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等 3 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主要是动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4 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 真菌和一些营腐生的动物 如蚯蚓 蜣螂等 5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6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 生态系统的范围 填空 1 概念 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范围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地球上的及其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圈 全部生物 无机环境 3 类型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连线 1 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关系 提示 2 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思考 1 组成生产者的生物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 提示 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 比如硝化细菌 硫细菌 2 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并举例 提示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 比如蚯蚓 蜣螂属于分解者 3 细菌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做哪些成分 提示 细菌可以是生产者 消费者 也可以是分解者 因营养方式不同而不同 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是生产者 肺炎双球菌等寄生细菌则为消费者 枯草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则为分解者 3 群落中包括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 若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存在 至少需要哪些生物成分 提示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和分解者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生态系统的成分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生物群落 2 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 据图可知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 的成分 因此 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 从理论上讲 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的 4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因此 从物质循环角度看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提醒 1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也都是生产者 2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读教材 夯基础 1 食物链 填空 1 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 2 实例 2 食物网 填空 1 概念 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 连接成的复杂 2 形成的原因 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植物 也可能被肉食性动物所食 3 功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是和的渠道 营养结构 多种 多种 多种 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1 分析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与营养级级别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 营养级级别比消费者级别高1级 2 结合教材p91图5 5 思考 1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举例说明 提示 蝗虫与草 捕食关系 蝗虫与鼠 竞争关系 青蛙与蜘蛛 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关系 2 若草减少 对其他生物有何影响 若鼠减少 对蛇有何影响 提示 草减少 则其他生物均减少 因为其他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的 鼠减少 对蛇影响不大 因为蛇还可以以其他生物为食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食物链分析 1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 2 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 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相差一级 3 食物链中只存在捕食关系 即后一个营养级以前一个营养级为食 4 其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是从前一个营养级到后一个营养级 2 食物网的相关分析 1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 终点是不能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即最高营养级 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 在食物网中 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出现不同的关系 如在某一食物网中 蜘蛛和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4 在食物网中 当某种生物因为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 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 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 应该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5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不是生物的数量 特别提醒 广义食物链的类型 1 捕食链 生物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 如 草 兔 狐 2 寄生链 以寄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 如 鸟类 跳蚤 原生动物 细菌 病毒 3 腐生链 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形成的食物链 如 植物残体 蚯蚓 线虫类 节肢动物 教材中所说的食物链是指捕食食物链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 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答案 b 1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但不一定是植物 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2 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但不一定都是动物 如植物 菟丝子 及一些微生物等 3 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 但不一定都是微生物 如蚯蚓 蜣螂等 4 植物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 菟丝子 5 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蚯蚓 蜣螂等 6 细菌可作为生产者 硝化细菌 消费者 寄生生活的细菌 和分解者 腐生细菌 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下面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 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 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 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只发生在丁和辛 丙和乙之间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 戊都是生产者 当丙的数量减少时辛可以从乙和丁处获得能量 故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三 四 五 除丁和辛 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 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 d 1 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 相关生物都减少 2 天敌 减少 被捕食者数量增加 但随着数量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种群密度还要下降 直到趋于稳定 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加 3 中间 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鹰过多捕食兔和鸟 从而导致兔 鸟减少 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 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1 生态系统成分的调查分析 2 生态系统必备成分的实验探究 典例剖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取同样形状 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 分别标记为1 2 3号 均加等量的蒸馏水 3号加少许河泥 再在1 2 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 2 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 均用橡胶塞塞紧 然后放在阳光下 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1 1 2 3号锥形瓶相比较 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2 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 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 主要是说明 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 3号锥形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 解析 从题中信息可知1 2 3号锥形瓶相比较 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 水 空气 温度 2号瓶与3号瓶相比 缺少河泥 内含微生物 因此证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关键是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大于或等于生态系统消耗的有机物 此生态瓶中 金鱼藻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不了金鱼的消耗 最后导致金鱼死亡 答案 1 阳光 水 空气 温度 2 分解者 3 1号和2号 4 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金鱼生存所需 归纳拓展 实验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的实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必须具有科学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理的科学性 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2 选材的科学性 要求既要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 又要保证容易操作 3 方法的科学性 选择的变量要准确 对照要合理 条件的控制要到位 实验步骤要有一定的顺序 注意实验步骤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