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文化经典 福建省最新 考试说明 对 文化经典阅读 的要求是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 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考查不能偏难偏专 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 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并进行分析和概括 1 命题范围明确 限定在 论语 孟子 之内 庄子 虽在文化经典范围之内 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列入考试范围 2 题型稳中有变 对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 常用单项选择题的方式考查 其选择项具有提示和导读功能 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降低了文化经典文本阅读的难度 能力层级为b 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概括和评价 常用简答题的方式考查 能力层级为c 2009年 2010年均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各一题 这两种形式命制 2011年则变为两道简答题予以考查 题型的变化体现了课改引导学生关注经典的文化性和思想性的理念 分值未变 均为6分 3 命题重点清晰 一是理解文化经典文段中的内容要点 二是理解文化经典中的观点和文化经典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思想 1 2011 福建卷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丘也幸 苟有过 人必知之 论语 述而 子曰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论语 卫灵公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皆仰之 论语 子张 1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 过 的看法 2分 解题点拨 本题是多则材料分析题 这类题在解答时要抓住材料的焦点部分 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 过错 的见解 儒家并不怕做错事 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君子知错改错 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显然 不论是孔子还是子贡都是在谈对待错误的态度问题 找出这个突破口 问题就容易多了 本题属于概括题 只要做到要素齐全 语言精练即可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人应该知错改错 人不必回避错误 2 子贡以日食 月食为喻 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分析 4分 解题点拨 解答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 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 考生失误往往是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 此外语言表述也不容忽视 根据材料的有关内容 我们不难看出子贡在对待错误上是很真诚的 他认为 人不是万能的 任何人都会犯错 犯错并不可怕 犯了错却不加以改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有了以上的理解 根据所列举的材料 便能很快组织出答案 想一想 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解题指南 第一步 审读题干 明确答题方向 通过审读题干 知道题干中明确点出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就暗示我们需要理解日 月的比喻义 第二步 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比喻的运用 分析原文 发现子贡把君子比喻为日月 将君子的过错比喻为日食 月食 调动所学 联系日月在我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可以推测出子贡的观点 第三步 分析运用比喻手法的目的 子贡运用比喻的目的是说君子的光辉如同日月光辉 令人敬仰 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 月食一样 是显而易见的 也是暂时的 是不影响他人的评价的 第四步 组织答案 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 月食现象 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暂时的 日食 月食过后 日月光明依旧 君子知错改错 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附 译文 孔子说 我真是幸运 如果有错 人家一定会知道 孔子说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食 他犯过错 人们都看得见 他改正过错 人们都仰望他 拓展延伸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孔子的 原始儒学 思想 允许人们犯错误 更鼓励人们改正错误 所谓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孔子也曾说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犯了错误只要能够立即改正 这样的错误是值得原谅的 只有犯了错误而不加改正的人才是真正犯了错 将功补过 戴罪立功 等成语的存在 都是对这一伦理原则的印证 这个观点 已经被中国人所接受 我们常说 犯了错误不要紧 改了就好 2 2010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论语 述而 孟子曰 子路 人告之以有过 则喜 禹闻善言 则拜 大舜有大焉 善与人同 舍己从之 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 公孙丑上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要想事业有成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就必须勤奋学习 多闻多见 掌握丰富的知识 b 儒家认为 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 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 孟子引用子路 禹 舜的事迹 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 发现别人的优点 d 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 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 而且为求同存异 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解题点拨 此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选文来自 论语 孟子 a项 立足于 论语 选段设题 考查对关键词 多闻 多见 识 的理解 正确 b项 立足于 孟子 选段设题 是对选段文本的引申 结合关键字 喜 拜 乐 可知理解正确 引申适度 c项 立足于 孟子 选段设题 主要考查对重要句子 乐取于人以为善 的理解 从而引申出孟子的思想观点和基本倾向 理解正确 引申适度 d项 一错是对关键字 舍 的理解错误 舍 的意思是 舍弃 抛弃 此处并无 保留 的意思 二错是选项中 为求同存异 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与文本中 舍己从之 等内容相矛盾 是对文本的 失度 引申 答案 d 2 结合上面选段 谈谈你对 乐取于人以为善 这句话的看法 3分 解题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概括和评价 试题难度与往年高考题相比明显下降 试题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能够体现出考生的个性化阅读 考生在作答时既要结合选段 又要对选句有自己的理解 答题时 首先粗读文本 把握文意 分析 概括出两个选段的核心思想是 择优从善 然后借助选择项的提示和导读 灵活化用材料 既要扣 紧孔子所提出的多听多看 谦虚好学 还要结合孟子所提出的闻过则喜 择善从之的内容 最后对选句进行一定的阐释 如 为什么要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为了更好地推己及人 在现实生活中行善有何意义等 请你组织答案 答案 我们要谦虚好学 择善而从 完善自己 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意思对即可 附 译文 孔子说 有人可能无知却在做某件事情 我没有这样做过 多听 选择对的而依从它 多看 选择对的而记住它 孟子说 子路 别人指出他的过错 他就高兴 禹听到别人的美言 就拜谢 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 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 抛弃缺点 学人长处 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拓展延伸 孔子交友的原则孔子提出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的交友原则 因为与不如己者交友 无益有损 所谓朋友 或者能帮助自己培仁进德 或者能为自己授知解惑 所以孔子认为一定要结交胜过自己的人 如此 才能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就有道而正焉 从而不断获得教益 可见 孔子不与之交往的主要是指缺乏 仁 心 道德 人格卑污的小人 即所交之友绝非世俗所称的 酒肉朋友 江湖义气 之友 而是高尚的 道义之交 1 字斟句酌明要旨文化经典的阅读应从理解文段的内容入手 阅读文段需要逐字逐句推敲揣摩 再仔细弄懂每一句每一段的意思 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了解行文思路 尤其要关注语句的深刻内涵 文章的中心 考生应在领悟文章的中心 理清文章的脉络 把握作者的思路以及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去归纳概括文意 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是文化经典阅读中的重点 2 感悟整合文句意考生必须从阅读材料中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 哪些是次要信息 并进行较准确的筛选梳理 从而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具体思路如下 反复默读全文 准确理解句意 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理清文段脉络 提取关键信息 剔除次要信息 整合关键信息 概括大意 例如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公冶长 子夏 曰 贤贤 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学而 注 邑 村子 子夏 孔子的学生 孔子死后 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 尊重贤者 易色 改变好色之心 致其身 致 意为献纳 尽力 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结合上面的选段 请简要说明你对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受人愚弄 孔子 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 解答此题 必须先理解上述两则材料及题干所给句子的含意 然后把这三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 再作整体概括 最后答案可表述为 爱好仁德还应该爱好学习 不爱好学习就容易受人愚弄 孔子的话意在强调好学的重要性 但儒家所说的 学 不仅是一般的学习知识 还包括修身 如子夏所说的重贤 忠孝和诚信 3 寻章摘句巧表达阅读是一种信息捕捉和提取的过程 筛选信息是做一切阅读题的基础 而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化经典阅读中的难点 其实 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 只是不能照抄罢了 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 或摘取词语 或压缩主干 或抽取要点 或转换说法 即寻章摘句用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 例如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 你认为 君子 立身处世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分条概括 孔子曰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 无以立也 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论语 尧曰 分析 从孔子所说内容中的三个分号可知 本选段孔子强调了 三不知 这三方面的后果 而题干要求筛选出 君子 立身处世要注意的事项 这样就可转换表述角度分三条作正面概括 可概括为 1 要知天命 2 要懂礼义 3 要善于分辨别人的话 口诀 熟知孔孟思想 读懂文段意思 揣摩题干要求 选择代入比对 表述抓住中心 联系相关思想 文化经典语言凝练而含意深远 论辩性强而故事性较弱 因而理解 分析起来 很多考生颇感深奥晦涩而茫然 为了解答好这道题 教师还需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试题的考查方式 做到有的放矢 文化经典的试题 通常有单选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 既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又倡导了考生个性阅读特性的发挥 因此 如有选择题 可借助选择项疏通文意 进而分析简答题的解答思路 2 借助知识储备和注释 做到理解准确 理解文意 是解答题目的前提 理解文意时 应积极调动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和 论语 孟子 中的相关思想主张 并借助文段后的注释内容 准确地理解文段的内容和观点 3 掌握一般解题技法 做到答题规范 在解答简述题时 每个考生对某观点或现象的阐述可能有所不同 但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 阐释充分 到位 语言简明 顺畅 1 2012 福州质检 阅读下面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孟子告齐宣王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 礼 为旧君有服 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 谏行言听 膏泽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使人导之出疆 又先于其所往 去三年不反 然后收其田里 此之谓三有礼焉 如此 则为之服矣 今也为臣 谏则不行 言则不听 膏泽不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搏执之 又极之于其所往 去之日 遂收其田里 此之谓寇雠 寇雠 何服之有 离娄下 注 国人 平民 服 穿丧服 守丧 1 简要说明孟子理想中的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 答 2 结合以上语段 请回答孟子是怎样对 礼 为旧君有服 何如斯可为服矣 进行分析的 答 参考答案 1 君对臣真心相待 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力 2 正反对比分析 先提出君对臣若做到 三有礼 臣就能为旧君 有服 再从反面分析君若对臣残暴 使用极端手段 臣则 何服之有 君臣关系的关键在于君对臣的态度 附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 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 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平民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 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 宣王说 礼 规定 要为先前侍奉过的君主穿孝服 君主如何做 臣下才能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 臣下 有劝谏被实行 有建议被采纳 恩惠润泽民众 臣子 因故辞去 君主就派人领他出境 并事先到他所要去的地方做好安排 离去三年不返回 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 这叫做三有礼 这样 臣下就愿意为他服孝了 如今做臣下的 有劝谏君主不实行 有建言君主不听 恩惠不能润泽民众 因故离去 君主就要拘捕 又 使他 陷困境于所要去的地方 离开当天 就没收了他的土地和房屋 这就叫做强盗仇敌 对强盗仇敌一样的国君 还怎么为他服孝呢 2 2012 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 子路 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 1 孔子认为 身正 的人从政不难 因为自己 身正 就可以 就能够达到 的效果 摘录文中的短语回答 2 孔子又对季康子说 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请你结合以上两则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 正人不令而行 2 从政为官的根本是修养自己端正的品行 以自己端正的品行来率先垂范 那么老百姓就会跟着走正道 如果自己行为不端 就算下命令 也没办法要求老百姓走正道 3 阅读下面的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 子罕 子曰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 论语 子罕 孟子曰 有为者辟若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孟子 尽心上 1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 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 2 上述三则共同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请以第一则为例加以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 功亏一篑 2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不可半途而废 如第一则孔子以庄稼的生长 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 从求学到做官 如果不能坚持始终 最终达不到目的 4 2012 莆田模拟 阅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 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 注 何事于仁 作 何啻于仁 理解 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 子曰 当仁 不让于师 论语 卫灵公 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 仁 的问题 请结合上面选段 谈谈孔子这两处谈 仁 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答 2 孔子还说 其 恕 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结合上面的选段 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 恕 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 孔子认为 在仁德面前 即使是老师 也不谦让 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处于第一位的 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同时孔子强调 仁德的人应该凡事能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 如此看来 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 也要想到让他人好 要尽社会责任 2 孔子最高的道是 仁 而 恕 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 这种 恕 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5 阅读下面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孟子曰 不仁者可与言哉 安其危而利其菑 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 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 小子听之 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 然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太甲 曰 天作孽 犹可违 自作孽 不可活 此之谓也 选自 孟子 离娄上 1 缺少仁德的人常常是把常人所认为的危险 灾祸和国家的灭亡自认为是 安全的 得利的 和 快乐的 因此才使得 这也就是所谓的 像这样的人 是难于在世间流芳百世的 用原文回答 2 孟子引用 太甲 中的话 要说明什么道理 答 参考答案 1 亡国败家自作孽 2 内因决定外因 一个人只有保持内心的正义 让仁义充满内心 才能够真正在社会上立足 附 译文 孟子说 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吗 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 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 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做快乐 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 哪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 从前有个孩子唱道 沧浪的水碧清哟 可以洗我的帽带 沧浪的水浑浊哟 可以洗我的脚 孔子说 弟子们听着 水清就洗帽带 水浊就洗脚了 这是由水自己招来的 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 人家才来侮辱他 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 人家才来毁败它 一个国家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 别人才来讨伐它 太甲 上说 上天降灾 还可以躲 自己作孽 别想再活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6 阅读下面 论语 选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 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做 浮云 请简析 答 2 常言道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 为什么 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 义 与 利 的看法加以阐述 答 参考答案 1 浮云聚散无常 喻富贵短暂 犹今之 过眼云烟 浮云在天上 高不可及 喻富贵与己无关 浮云至轻至淡 喻富贵无足轻重 写出一点 意思符合即可 2 一致 孔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 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 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 孔子认为要以 道 和 义 为重 反对见利忘义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7 阅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 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季康子 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齐景公 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论语 颜渊 注 子贡 孔子的学生 尚未入仕参政 季康子 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齐景公 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 1 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 2 面对同样的问题 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 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 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点即可 2 因为 问政 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 尚未入仕参政 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 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 且有 暴政 倾向 因而孔子希望他能 为政以德 齐景公是一国之君 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8 2012 三明模拟 阅读下面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文段一 齐宣王问曰 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 有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 是故汤事葛 文王事昆夷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 故太王事獯鬻 勾践事吴 以大事小者 乐天者也 以小事大者 畏天者也 乐天者保天下 畏天者保其国 诗 云 畏天之威 于时保之 孟子 梁惠王下 第三章 文段二 滕文公问曰 滕 小国也 间于齐 楚 事齐乎 事楚乎 孟子对曰 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 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 筑斯城也 与民守之 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 孟子 梁惠王下 第十三章 注 葛 葛国的国君 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 昆夷 也写作 混夷 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 太王事獯 x n 鬻 y 太王 周文王的祖父 即古公父 獯鬻又称猃狁 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1 从文段一看 孟子认为与邻国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答 2 结合上面两个文段 请简要分析小国如何保存自己 答 参考答案 1 大国要仁 以大事小 小国要智 以小事大 2 小国要敬畏天命 对外不与大国为敌 与大国搞好外交关系 对内推行仁政 团结人民 以维护国家生存 意思对即可 9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与满意度调查报告
- 房屋拆除工程防护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2025年提升策略及案例分析报告
- 东莞亮化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常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工作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家长培训课件
- 农业品牌建设2025年资金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报告
- 辽宁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乐亭二中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面诊升级版
- 消化内科入科培训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office培训教程》课件
- 心内科常用药物王芳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课件(内嵌音频视频)
- 部编(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每课练习题(全册)
- 电信云网工程师-云网融合(客户IT上云)备考试题库(集团网大版)
-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 阿那亚分析研究报告
- 电梯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