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_第1页
李凭箜篌引_第2页
李凭箜篌引_第3页
李凭箜篌引_第4页
李凭箜篌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讲稿(课前多媒体播放箜篌曲夕阳箫鼓)唐朝不仅是诗的王国,也是音乐的王国,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涌现了许多描写音乐的作品。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哪篇是大量音乐描写的名篇?生:白居易的琵琶行师:大家能不能齐背这一段音乐描写?大弦嘈嘈一二起。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师:音乐是无形的语言,白居易却用妙笔把它化为有形的东西,那么,在这里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音乐之美?师: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比喻。师:对,把大弦嘈嘈的声音比喻成急促的雨声,那么,在这里用比喻手法直接描摹琵琶的声音,它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呢?生:侧面描写。师:啊?直接描摹琵琶的声音?生笑:正面描写。师:这段里边有一句运用了侧面描写,也是我们考试中情境式默写常考的句子师:它是通过听众悄然无声陶醉其中的意态和凄清的景物描写来烘托琵琶声的妙绝如神,进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清方扶南这样评价:“白香山江上琵琶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足以泣鬼的奇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5页。师转身在黑板板书课题和作者。解题 箜篌,结合课下注释和课件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听读欣赏让我们来听一段名家的范读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让我们先听一段名家的诵读)自由读,一名学生诵读齐读同学们读的很有气势,节奏把握也很好下面给同学们时间,参照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一下这首诗在秋高气爽的天气弹奏箜篌,空山里的浮云为之停止了流动。湘夫人感动得泪洒斑竹,素女满怀哀愁,这是乐师李凭在京城演奏箜篌。乐声时而像昆山玉碎般清脆,时而像凤凰鸣叫般和缓,时而像荷花衔露哭泣般凄惨,时而像香兰含笑般欢快。长安城沉浸在寒秋的冷光中,天皇听了箜篌的声音也感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音乐使五色石惊破,引来秋雨阵阵。听众在梦幻中,仿佛李凭进入神山教成夫人弹奏,乐声使老鱼跳波瘦蛟跳舞。月宫里的吴刚彻夜不眠倚着桂树,寒露斜飞打湿了凝神静听的玉兔这位同学翻译的很流畅,通过他的翻译,我们仿佛走进了李凭演奏的现场。如果给李凭的这场演奏会设计一张海报,应该包括什么信息呢?生:时间,秋天。师:地点?生:中国(国都长安)。师:演奏者?生:李凭。师:那我们在海报上总要突出一下李凭吧?在海报上我们也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李凭的音乐吧?诗中有没有直接描写李凭音乐的句子,请大家找一找,并说说写出了音乐什么特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四个画面 )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通感、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凤凰叫”形容乐声的和缓;以声写声(比喻)“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哀怨;“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拟人从诗句中描绘的美妙的画面里,我既感受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动听乐音和高超技艺,也为李贺能将难以捕捉的乐音转化为可感的视觉画面的高超写作水平而叹服,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不愧为“诗鬼”。 以形写声(通感)师:好的,演奏会得有听众啊。除了诗人外还有哪些“听众”?他们听了箜篌曲之后有什么反应? 我们一起找一找,请大家在书上画出来(分组讨论)浮云江娥素女紫皇五色石神妪老鱼瘦蛟吴质玉兔3、这些听众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可选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来讨论) 江娥挥泪 素女悲愁浮云凝滞 皇帝感动 女娲入迷 石破天惊 神妪折服 鱼龙起舞吴刚不眠 玉兔忘归作者在诗中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描写了李凭的乐声,在李凭的演奏下,由现实到天上到神山再到月宫都被打动了,天地都沉浸在这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声中李贺善用新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艺术境界,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这种通过听众的反应来写音乐的手法叫侧面描写,也叫侧面烘托我们来看一下侧面烘托的概念(多媒体展示侧面烘托的概念)侧面烘托就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周围的人或者环境的描绘来突出主要的对象的一种手法。(联系琵琶行的环境描写)我们常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有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2、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w 描写音乐一般有四种形式w 以声喻乐,即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来比喻音乐;w 以形喻乐,即以视觉形象来比喻音乐的形象,也即沟通视觉和听觉(通感);w 以人的反应来侧面烘托音乐;w 以环境、气氛衬托音乐。我们来看一首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多媒体展示内容)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qia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师:这道题这样问,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罗敷的?怎么回答呢?生:先回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再分析说明;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侧面烘托出了罗敷的美貌。罗敷怎么美丽,我们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想象她美丽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啊,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师:同学们,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首诗很多意象,那么,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呢?看一下它的修饰词。生:“啼”“愁”“碎”“泣”“冷”“破”“湿”“寒”。对,这些清冷的意象为我们渲染了凄冷、哀伤的意境。其实,在唐朝有不少写李凭弹箜篌的作品。多媒体展示杨巨源的听李凭弹箜篌)听李凭弹箜篌唐 杨巨源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师:我们可以从杨巨源诗歌中的“清”“明”“暖”这几个字可以知道李凭的乐曲应该以优美流畅为主,为什么在李贺的笔下传达出的音乐效果却是哀伤、凄冷的呢?生(齐):因为和李贺的身世有关。(多媒体展示李贺的照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人因称李昌谷。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其时家道已彻底没落,其父只在边疆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而且在李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谗落第。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 ,暮归足成诗篇。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这首诗就是写于这个时期。因病27岁卒。可以这么概括他的一生:孤独而苦涩。令人不禁唏嘘。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能够对这首诗有更深的理解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和感动再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师:最后,我们做一做这道高考题。(多媒体展示2014年天津卷诗歌鉴赏暮春山间)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2)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2)(2分)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侧面描写(虚实相生、侧面烘托)(1分),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1分)。 (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