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八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分类方法 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纲概览 1 结合2012年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等热点材料 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2 比较 分析 评价各种环境问题 创造性地解释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合理方案 3 通过对有关数据 图表与资料的分析 揭示人口 资源 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4 从生态 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行为作出分析和评价 5 结合具体区域或 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工业 低碳经济 两型社会 等考查人地和谐相处的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返回目录 考向定位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互动探究 综合能力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基础自主梳理 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 生态 环境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荒漠化 流失 生存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经济 资源 环境 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自身需求 生存和发展 经济增长 区际 返回目录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自主梳理 环境 五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环境 生态 探究点一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地域差异1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产生机制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中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 就会出现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等问题 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造成环境污染 如图所示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图25 1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人口压力过大 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导致对物质资料的需求超出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 使资源短缺 过量排放的废弃物超出环境消化废物的能力 导致环境污染 出现环境问题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造成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 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特别提示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差别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 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但其成因 强度 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1 表现形式不同 如下表所示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形成原因不同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 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程度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自然原因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引起生态破坏问题 3 作用强度不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 强度大 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 有的则往往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环境问题表现的地域差异 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记忆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1 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愈来愈频繁 重点掌握影响范围 出现的季节 形成的原因 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旱灾害问题 结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季节移动来分析 重点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 以及我国东北 华北的春旱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我国土地的荒漠化 土壤的盐碱化 土壤的侵蚀 水土流失 问题 最为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4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 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5 我国三河 海河 辽河 淮河 和三湖 太湖 巢湖 滇池 的水质恶化问题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1 2012 广东卷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 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 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问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图25 2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1987 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25 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 严格工业企业准入 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防止土地资源浪费 严格控制工业 三废 排放 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做好海岸带防护 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既要从 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分析 又要从 引进 建设 角度分析 所引进企业和开发建设应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既要有利于经济发展 又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究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核心思想与追求的目标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不等于经济的发展 它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还包括教育 安全 健康 总的生活质量及领域的改善 是一种社会进步 是一个由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 如下表所示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特别提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 公平性 侧重的是 权利 共同性 侧重的是 义务 持续性 侧重的是 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 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以分析某种人类活动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层面或原则 应用时应注意 不同内涵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层面 不同原则侧重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2 2012 四川德阳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图25 4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下列关于该地1985 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 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d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 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 1985 1990年b 1990 1995年c 1995 2000年d 2000 2005年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 1 b 2 c第 1 题 从三轴坐标系图中可以读出1985 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一直 0 6 环境污染指数下降 经济发展指数从 0 1上升到0 3左右 环境问题严重 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 2000年经济发展指数直线上升 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 环境污染指数也相对较小 因此是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究点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 总体要求协调人地关系从总体方面来说 是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控制人口规模 使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是要转变发展模式 努力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三是要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是要动员公众积极参与 从自身做起 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正确认识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 明确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基本要求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发展循环经济 1 含义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 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 特点和优势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 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 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 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 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 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 使废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 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再生产品 的循环流动过程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实现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 共赢 发展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准则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生产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发展 使不同层面的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 目前 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 包括资源消耗 和消费 包括废物排放 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 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 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例3 2012 江苏卷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 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图25 5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 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b c d 2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引起大气污染 造成资源浪费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 b c d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 1 d 2 a第 1 题 由图可知 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可产生沼气 提供生活能源 产生的沼渣和沼液又可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第 2 题 在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可产生烟尘和灰烬 引起大气污染 同时不能使秸秆还田 造成资源的浪费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技能提升25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典例精析下图为我国一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25 6 1 填写出e f的工业部门 e f 2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请说明理由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 1 电力工业建材工业 2 理由 充分利用废弃物 综合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 保护环境 解析 第 1 题 据图可知 煤泥 泥煤 粉煤矸石可用于发电 粉煤灰可制作建筑材料 第 2 题 废物资源化可以使物质循环利用 同时减少废弃物排放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信息获取 1 e环节是煤泥 混煤 煤矸石转化成粉煤灰的重要途径 2 煤矸石 粉煤灰 e部门为f部门的生产提供原料和动力 同时f部门生产工业产品到市场 思路引领观察图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分析箭头的指向 比较e f部门的联系 误区警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陕西教师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文职公共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教学辅助人员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物解剖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口腔护士晋升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鸡西鸡东县公开招聘综合救援队队员1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8人(第四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二校区)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机具调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重庆璧山区事业单位面向“三支一扶”人员招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5-2030中国农机金融租赁业务模式创新与风险定价策略报告
- 与保密有关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抽油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医用废弃口罩管理制度
- 大米先生公司管理制度
- 高考英语一轮专项复习:高考试题中的熟词生义(含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范例
- 第三单元整体阅读之人物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附答题卷和答案)
- 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培训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