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潍坊市一模生物部分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潍坊市一模生物部分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潍坊市一模生物部分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潍坊市一模生物部分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潍坊市一模生物部分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 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第1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 、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mrna的种类 b.高尔基体的数目c.中心体的数目 d.细胞膜的面积【答案】c【解析】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吧的有丝分裂有关。故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中心体的数目。2.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 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c.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d.图丙是图甲的部分片段放大【答案】c【解析】甲图表示dna的复制,乙图表示转绿过程,酶1和酶2不是同一种酶;图丙应是图乙的部分片段放大。3.由细胞合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有许多含一个或多个磷酸基。这样的化合物不可能a.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组成各种生物膜的支架c.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d.使血糖浓度降低【答案】d【解析】考查atp、生物膜的结构、trna组成成分及作用。atp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atp、生物膜的结构、trna中都含有磷酸基。胰岛素能够使血糖的浓度降低,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不含有磷酸基。故选d4.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增长【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分析,该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斜率最大,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故选a5.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 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经诊断甲为下丘脑功能缺陷,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病人乙是垂体功能缺陷、病人丙是甲状腺功能缺陷b.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c.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d.trh与tsh的作用相同【答案】a【解析】考查就是调节的知识。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需要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至于过高。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6.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査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 ff(60% )、ff( 10% );雄兔基因型频率 ff(20% )、ff(40% )、fr(40% )。假设随机交配, 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的知识。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频率/该种群个体总数。故选第ii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18个题,其中21 30题为必做部分,31题未命题,3238题为选做部 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化学,1个物理和1个生物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 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个化学,1个物理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必做部分】24.(9分)玉米和小麦是我国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两种农作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请回答:(1)若玉米和小麦的呼吸强度相同,则玉米固定co2的能力_(填“高于” “低于” “等于”)小麦。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速率下降;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能够_从而保证_ (填“c3” “c5” “ h ” “atp”)的供应充足。(3)为了探究高温(300c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_。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达到目的。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 _o请简述理由:_。【答案】【解析】曲线图甲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图乙中的曲线表明,71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的;在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1417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此时光照强度不断减弱;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 温度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温度过高或干旱,叶片气孔关闭,玉米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的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不受影响,而c3植物则不能,光和效率降低;通过探究了解高温300c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25.(9分)嗅觉是动物的重要感觉之一,动物机体通过嗔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下图a表示组成嗅觉感受器的嗅觉受体细胞,图b表示该细胞膜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a嗔觉受体细胞的_末端形成嗅纤毛,另一端突起形成神经纤维。嗅纤毛受到气味分子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最终传到_引起嗅觉。(2)气味分子与嗔纤毛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时,纤毛膜的_通道开放,使膜内侧发生b图中_段(填字母)的电位变化;而后_外流,使膜两侧恢复静息电位。(3)许多哺乳动物能辨别出种类数以千计的不同气体。但实验检测表明: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拥有某一种特定的气味受体蛋白,这项实验不需要检测:_(填字母)。a.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拥有的气味受体基因数量b.各种气味受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c.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基因的转录状况d.每一种嗅觉受体蛋白的结构特异性e.每一个嗅觉受体细胞的嗔觉受体蛋白分离比较(4)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获取的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在自然界中,雄性家蚕只能嗔到雌家蚕的外激素,以确定雌蚕的方位前来交尾。这说明昆虫的嗅细胞膜上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_。【答案】【解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外负内正;气味分子与嗔纤毛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时,纤毛膜的na+的通道开放,使膜内侧发生b图中ab段(填字母)的电位变化;而后k+外流,使膜两侧恢复静息电位;昆虫嗅细胞膜上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受体蛋白,在自然界中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获取的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26.(9分)中华鍀濒临灭绝,利用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是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有力措施。右图是该生态池中碳元素的部分转化途径,请分析回答:(1)花鲢和中华鲟的种间关系为_花鲢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_营养级。若要调查野生中华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2)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的主要成分是_,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引入花鲢的意义是_。(3)水温、盐度等信息能使中华鲟每年都从海洋洄游到长江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建立中华鲟生态养殖池,属于对珍稀动物保护的_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_多样性。【答案】【解析】根据图示分析,该图中有3条食物链,花鲢和中华鲟的种间关系为竞争,花鲢所处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中华鲟生态养殖池中的主要成分是浮游植物,引入花莲是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7.(14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_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2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自交留种即可。(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分裂的_期细胞。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 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答案】【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色,一半呈棕色,说明含a的花粉与含a比值为1:1,恰好证明了f1(aa)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两种花粉a:a=1:1,从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可诱发植株发生基因突变。【选做部分】共7个题,考生从中选择1个化学题、1个物理题和1个生物题作答。34.【生物一生物技术与实践】(8分)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1)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lg,置于经过_法灭菌处理的_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t振荡培养。(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0c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状态放置。(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有关知识。(1)灭菌方法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由于接下来要用划线法接种,所以在些要用液体培养基(2)减小培养液菌体浓度一般用稀释方法。要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培养基就必须含有且只有淀粉的培养基,倒置可以减少培养基受污染,为排除其它因素影响,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空白的培养基对照组。(3)淀粉被水解,培养基会出现透明的现象。用划线法来培养,可进一步纯化菌种。35.【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科学家发现人的第5号染色体中的pitxl基因能遏制端粒酶发挥作用,将该基因移植到实验鼠的癌细胞中,能使得癌细胞无法增殖。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上述转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_,pitxi基因称为_。(2)将该基因移植到实验鼠的癌细胞的过程中,其操作的核心步骤为_,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