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语文导学稿22.短文两篇课型:精讲 主备:孙霞 时间:2012年9月7日 领导签字:一、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教学重点 目标2、目标3三、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其中的一首。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2说”、“铭”“说”、“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记事、抒情,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见解等。此类文章有爱莲说、师说、马说等;“铭”分两类:一类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勉励自己的文字;另一类是埋于地下记录死者生平事迹,即墓志铭。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注意句末的韵。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3文言虚词“之”A、作助词,a、相当于“的”。(故时有物外之趣)b、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的后面,不表示是在意义,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翻译出来。(久之,目似瞑公将鼓之)B、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语的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C、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又砍几刀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儿”、“那”、“那儿”、“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渔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陋室( ) 德馨( ) 鸿儒( ) 案牍( )噫( )鲜有闻( )甚蕃( )淤泥( )濯清涟( ) ( )不蔓不枝( )亵玩( )隐逸( )2.解释加线的文言词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鲜有闻( )宜乎众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鸿儒( )白丁( )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濯清涟而不妖( )( )( )亵玩( )3.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3.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通译全文。学习研讨陋室铭一、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翻译全文。二、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本文思想感情,力求读出韵味。教师提示:(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点拨:从“何陋之有”?可以看出来。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点拨: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居室环境幽雅 陋室 交往人物儒雅 德馨(不陋) 生活情趣高雅3 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点拨: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4 文章开头写山、写水,与“陋室”与“德馨”有什么关系呢?点拨:运用比兴的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有“吾”之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的引出主题:颂扬陋室。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点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点拨: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四、指导学生背诵。学习研讨爱莲说一、 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文。二、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三、 合作探究: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点拨:(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2.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陶渊明爱菊。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3.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1)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点拨: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2)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点拨: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面试解构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回扣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省市对应逻辑试题及答案
- 2026年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
- 2026年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东方资产秋招题库及答案
- 介绍哈萨克族的课件
- GB/T 5072-2023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 横断面计算Excel土方断面速算表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11《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整理
- 创意的表达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
- 基于BIM基数的机电安装工程降本提质增效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设计
- BOSA测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