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微生物的培养1 培养基 1 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 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 2 成分 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 但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 碳源 氮源和无机盐 还需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 培养基配制的程序 计算 称量 溶化 调ph 灭菌 倒平板 2 无菌技术 3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 1 纯化大肠杆菌的原理 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菌落 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 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叫做菌落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2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方法 两种接种方法 4 菌种的保藏 1 临时保藏 放入4 冰箱 保存3 6个月 转入新的培养基 2 长期保存 甘油管藏法 放在 20 冰箱保存 二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分离原理 土壤中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体内能合成 脲酶 能够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供细菌生长繁殖 2 过程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细菌的计数 3 细菌的计数 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三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 纤维素酶的组成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即c1酶 cx酶和葡萄糖苷酶 2 分离原理 土壤中的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体内具有纤维素酶 能够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供微生物生长发育 3 鉴别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 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培养基的种类及微生物的培养 1 培养基配制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1 程序 计算 称量 溶化 调ph 灭菌 倒平板 2 注意事项 全程要求无菌操作 培养基灭菌后 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 才能用来倒平板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来估计培养基温度 平板需倒置 平板倒置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 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 造成 污染 操作时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 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 培养基内所需的其他条件 ph 特殊营养物质 如 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氧气的含量 如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 培养基的种类 1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划分 2 按培养基的功能划分 a 加入培养基的凝固剂 琼脂 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仅仅起到凝固作用 b 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目的的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别特定的微生物 也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 3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两种接种方法 1 平板划线法 操作简单 但是单菌落不易分离 原理 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 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无菌操作 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注意事项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 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操作复杂 但是单菌落易分离 原理 细菌的数目随着稀释倍数增加而逐步减少 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无菌操作 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对涂布器等接种器具进行消毒和灭菌 统计实验结果 选取菌落数介于30 300个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每一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三个平板作为重复组 不同稀释度下涂布的平板形成对照组 a 在灼烧接种环之后 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 杀死菌种 b 不同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 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蛋白胨含有维生素 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在培养基中主要是作为氮源 微生物的培养基各种配方一般都要含有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实验室的灭菌方法一般有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适合于培养基等物体的灭菌 要想使微生物快速繁殖 就要置于适宜的条件下 特别是温度 所以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对照实验就是要设置一个无菌的加以比较 进行观察 不同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形态 细菌菌落的特征是识别不同细菌的主要依据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 菌落多则说明细菌的种类多 加入了特定的物质 用于筛选各种特定细菌的培养基就是选择性培养基 例如加入了nacl就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 1 氮源 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无机盐水 2 高压蒸汽灭菌 3 恒温培养箱无菌水 4 多高 5 盐 或nacl 选择性培养基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 菌株筛选原理的比较 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常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即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如营养 温度 ph等 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刚果红染色法 即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 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分解后 该复合物不能形成 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2 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用血细胞计数板 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计算一定体积的微生物数量 其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2 间接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常用方法 3 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 选取菌落数在30 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在同一稀释度下 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 然后求出平均值 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是否有杂菌污染及是否筛选出菌落 对照组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 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 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2 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 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 300的平板 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 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3 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 如果选取的是同一种土样 统计的结果应该接近 如果结果相差太远 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是由于土样不同 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究竟是哪个原因 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证明 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 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a 显微镜计数法计算的细菌中包括死细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活菌数 b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要低 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 设计了以下实验 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 目的菌 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筛选目的菌可用选择培养基 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 因此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由于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 ph增高 故在以尿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