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校长方滨兴:“变”是永恒 今日适应之明日创造之.docx_第1页
北邮校长方滨兴:“变”是永恒 今日适应之明日创造之.docx_第2页
北邮校长方滨兴:“变”是永恒 今日适应之明日创造之.docx_第3页
北邮校长方滨兴:“变”是永恒 今日适应之明日创造之.docx_第4页
北邮校长方滨兴:“变”是永恒 今日适应之明日创造之.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滨兴校长在201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校长方滨兴院士以“变是永恒惟今日适应之,进而明日创造之”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方校长在演讲中从“要学会适应变,尽快转换自身的角色;要善于抓住变,在变中抓住机遇;要创造变,在创新中砥砺人生”三个角度对“变”进行了深层次的阐释。从生活之变、人际关系之变、工作方式之变三个方面指出了同学们即将面对的新的变化。针对变化,方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因势随形!坦然甚至欣然地面对变,在变中求新求好求发展,在变中坚持我们所需要坚持的”殷切期望。方校长在演讲中系统总结了同学们在北邮学习的三年中,学校在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的变化中所取得的众多成绩,希望同学们时常关注母校的变化,并欢迎同学们带着自己惊人的变化,常回母校看看!同学们,就在近半年,我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完成了新老交替;就在近三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关键字:这就是“变”。变是必然的,到一个新岗位是人生轨迹之变,大数据概念的出现是科技之变,“国八条”的推行是政风之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是北邮之变!从北邮学生转换成北邮校友,是你们身份之变。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主题: “变”是永恒惟今日适应之,进而明日创造之。一、要学会适应变,尽快转换自身的角色同学们,今天你们走出学校,首要迎来的是“三变”。首先是生活之变。搬出学生宿舍去哪儿安身立命,这是你们面对的第一道坎儿。但是,对生活品质的不满足将会影响自己对事业的追求。我在二十多年前虽然已身为教授,却仍然住在学校分配的三十多平蜗居中,但对事业的追求并没有让我纠结于自己的生活品质是否高。所以我想说,你们现在风华正茂,是闯天下的年纪,不要盲目攀比生活的品质,否则将会导致行事浮躁,欲速却不达。面对生活应该要有自己的信念,这就是不要计较眼下的得失,只要坚信自己具有实力,自然会在实力展现之时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条件。其次是人际关系之变。在学校大家是同窗关系,相互之间只是在成绩上一比高低;到了工作岗位,同事之间则构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是竞争,人人就自然想成为赢家;是合作,人人就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整体成功。那么,如何拿捏这个度呢?在我看来,竞争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抗式的,一种是竞赛式的。“对抗模式”好比拳击,以打倒对方为目的;“竞赛模式”好比跳远,以比谁跳得更远为目标。同事竞争,应遵从“竞赛模式”。凡是以打击、限制他人为手段而恶争的,就算眼前取胜也未必能长期取胜,因为这种行为易受众人抵触而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合作注定会取得大的成果,而一旦有人很在意在蛋糕分配时谁得的更大,那么这种基于零和博弈的理念必定会掣肘合作的效果。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关注自身是否能从大局中获益即可,否则大家都会成为竹篮打水!老外常常奚落国人合作时有如打麻将:盯着上家,看死下家,防着对家,就算自己不和也不能让别人和。希望你们要用行动来扭转这种看法,要乐于知识的付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善奉献者必定善获得,付出知识的结果必定会促使自己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会更上一层楼。最后是工作方式之变。你们是从学习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转换成为完成特定任务为目的。虽然,你们经历过实习过程,但身份不同意味着责任不同。在工作岗位上你们要学会贡献思想,而不仅是动手干活;要关注如何做得更好,而不仅是如何完成。在工作中,有人喜欢张扬个性以追求鹤立鸡群。我倒是觉得先度过一段寂寞期可能更好。张扬是要有本钱的,溢出一杯水,是需要有一桶水来垫底的。我所说的寂寞期是指先不急于展示自己,而是要耐心地观察、揣摩他人的观点,尤其是有工作经验者的观点,然后自我消化、研判评估、弥补差距。等到评估表明自己的确有新观点、且也能够理解并评价他人的观点时,自然会一鸣惊人。因为那时你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知识制高点上了。孔子用水来巧妙地描述变化的无时不在:濯足长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那么,如何面对变化?水教给我们一个合理应对并战胜变化的简化原则因势随形!坦然甚至欣然地面对变,在变中求新求好求发展,在变中坚持我们所需要坚持的。二、要善于抓住变,在变中抓住机遇可以说世上唯一不变的是什么都在变。我们唯一能守住的就是,在变的世界中寻求不断改变自己思维观念的方式。当年叱咤全球计算机界的王安公司的失败,就是没有认识到变的事实、没有抓住变的机遇的结果。七十年代初王安就推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1200型文字处理机,但到了个人电脑迅速崛起的八十年代,IBM等公司都致力于廉价的个人电脑开发,而王安却执意主攻中型电脑,抱住文字处理机不放,结果由兴盛滑向了衰退。柯达公司也是曾经以胶卷来雄霸世界,但却没有认清数码产品的重要性,没有抓住“这个世界已经开始向数字世界转变”的机遇。一个个世界巨人就这样夭折在对变的忽视上了。要知道,变是永恒的,也是残酷的。变从不等待任何人,也不会怜悯任何人。但是,变会为那些善于抓住的人创造机遇。互联网带来了海量信息,李彦宏就抓住了海量信息获取的机遇,让百度公司成为现在的中国搜索引擎的老大;互联网可以帮助人们相互沟通,马化腾就抓住了在线交流的机遇将腾讯公司推到了我国互联网公司市值的顶峰;互联网成为物理世界的镜像,马云就抓住了电子商务的机遇,做成了GDP排名全国五甲的巨无霸市场。当然,这些极端的例子确实让现在的你们可望而不可及。但是,这些理念是相通的。你们要善于抓住并积极参与那些变的模式、变的技术和变的事务,因为这些机遇稍纵即逝,这些往往需要一种不受陈旧知识羁绊的全新思考模式。当年我的老师们会用晶体管造计算机,我们很佩服他们,但并不羡慕他们,因为这些技术已经没有价值了。现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人体机能增进、量子计算、3D扫描、3D打印、全息显示、自动内容识别、自动驾驶、自然语言问答、语音翻译、大数据、无线充电、APP市场、NFC支付、手势控制、理念管理、消费车联网等等;同样,新的运作模式也如雨后春笋,如众包、创新工场、网络办公、网络电视、社交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呈现给新人们的机会礼物,在新技术面前大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可谓机遇无限智者胜。三、要创造变,在创新中砥砺人生今天的你们才华横溢但初出茅庐。你们现在的重点是要关注如何适应变,如何在变中抓住机遇。而明天的你们,必将会练就创造变的本领,能够集知识、经验与智慧去创新。如果说适应“变”靠的是勤奋、抓住“变”靠的是智慧,那么创造“变”靠的就是眼界。只有不拘泥于具体细节,才能够具有创造性的视野。乔布斯不是一个从事技术的人,这反而让他有机会不受技术限制的羁绊,提出更为适合大众使用的风格。其眼界之高,成功地让需求凌驾于技术能力之上。你们在北邮的这三年,应该感受到了北邮的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的全过程。学科归位的结果,使得北邮的信息与通信一级学科摘取全国第一的桂冠;科研创新的结果,使得北邮在去年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榜中力排第1,在中国高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索引结果排行榜中位居第12,在中国大学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位居第18,在中国大学十大科技进展排行榜中位居第19;教学归位的结果,使得北邮本科生的上研率超过了62;管理归位的结果使得北邮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学生辅导员队伍,让“对待学生要像对待朋友的孩子一样”的理念植入人心。同学们,走出校门,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你们会面对许多无奈与痛楚:友人负情,对方违约,好景不长,美梦难再;你们也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选择:可亡羊补牢,可东山再起,可重打鼓另开张,在变中砥砺人生不要总回忆昨天校园的丽日和风,天有不测风云,风风雨雨是人生一道必然的风景;不要总记取昔日学生时代的骄人业绩,人有旦夕祸福,磕磕碰碰是人生一段必经的历程。让我们认准方向,坚定信念,朝着山,向着海,走过去,前方终究会有艳阳天。同学们,尽管将来你们的身份以及所拥有的各种头衔会变化万端,但作为北邮校友的身份则是永恒的。既然此生深深地烙上了北邮印,就希望你们时常关注母校的变化,也欢迎你们带着自己惊人的变化,常回家看看!谢谢大家!我们每个人的梦汇聚成中国梦2013年05月27日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方滨兴方滨兴(资料图)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方滨兴中国梦,我们可以用教育强国梦来编织她,用北邮强校梦来组合她。作为一校之长,我的梦就是要让北邮“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领军人才;在科研创新中突出信息技术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信息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精神本质”,使北邮成为“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基础。充分依靠各个层次的教师组成的教育人才优势,努力培育出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极高的人才,并赋予其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形成有行业特色及国际影响的高端智库,这是北邮的神圣使命。培育人才涉及两大主体:一是办校以教师为主体,我们倡导“问计于师”,“对待教师就像对待名角大腕一样”;一是办学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倡导“问需于生”,“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朋友的孩子一样”,从而践行“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领军人才”的北邮梦。实现中国梦,创新是源泉。党的十八大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邮则力主成为信息产业方面的创新源泉,成为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目前,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一,显示出鲜明的行业优势,体现出在互联网、光通信、移动通信、移动终端、通信安全、通信增值业务管理等通信技术领域的全业务科研创新能力。北邮还要将这一领先地位拓展到整个信息技术领域,使得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践行“在科技创新中突出信息技术特色”的北邮梦。实现中国梦,引领是核心。高校的创新不是简单的让无变有,而是要反哺社会,让社会从大学创新中汲取营养,让企业在大学创新的引领下回报社会。北邮2012年摘得的“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榜”第一的桂冠,就是领跑行业发展的体现。作为中国通信技术的最高学府,在推动3G移动技术发展、引领4G移动技术创新后,北邮已全面启动5G移动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开启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神话,以践行“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信息社会”的承诺。实现中国梦,传承是关键。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引领社会思潮与文明进程的主要平台。北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