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超女”看教育 作者:思想转贴自:转自 中国教师报点击数:137更新时间:2005-9-26责任编辑:Yulions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的学生,这档电视节目究竟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使得那么多的女孩子宁愿逃课也要去赶赴这场“音乐盛宴”?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程远平:“超女”带来的思考 我的孩子今年读高一,妹妹的孩子今年读初一。“超级女声”他们是期期不落,逢播必看。只要时间一到,他们必定放下手中一切活动,凝神细看,时癫时狂,时喜时哀,客厅简直就成了另一个“超女”现场。 受他们影响,我也是期期未落。评委的更迭,选手的罚下,都在牵动着我的心。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在想:一个舶来的通俗综艺节目,何以能牵动这么多人的心,让这么多人为之痴、为之狂?我们的教育,究竟可以从这个节目中学到什么?我觉得下面几点尤其值得思考。 “超女”节目目标明确,是梦想迅即实现的舞台。只要能歌善舞,只要努力,在短时间内,孩子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不能成为总冠军,成为区域冠军也不错,不能成为区域冠军,成为县市王者也光荣。这个短时间内就能实践“努力就能成功”真理的舞台,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在这个舞台上,成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成功了,就可以获得同伴的青睐,就能获得荣耀。这就提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清晰可见、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通过努力就能触摸到的小目标,让孩子通过努力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来达到大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如果能让孩子在完成这些小目标的过程中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何乐而不为呢?教育,不应该只是枯燥、苦涩的代名词,它应该与享受成功、享受欢乐紧紧相偎。 “超女”节目形式多样,是情绪尽情宣泄的良好场所。从海选到夺冠,无数的女孩子过足了瘾。在“超女”现场,参赛的选手演唱、PK、互动、舞蹈台下的观众呐喊、合唱、吹哨、跺脚没有因循守旧的固定模式,只有欢畅淋漓的宣泄。只要有“超级女声”的播出,孩子们就像在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节目的互动性,使观众参与其中的兴趣空前高涨。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怎么不可以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天堂?我们的英语课堂,怎么不可以让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跳蚤市场,用英语叫卖自己的玩具?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不可以放下架子,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如果还固守传统教育模式和所谓的“师道尊严”,逃离课堂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超女”节目独辟蹊径,是另类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径。“超级女声”被称为“一场没有门槛的大众歌会”,只要你想唱,就有机会通过电视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脸;只要你的才艺足够好,就有机会取得成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模式化,太过于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了?事实上,成才的路有千万条,德智体全优的孩子实在太少,数理化皆优的孩子也不是多数。有的孩子喜欢音乐,且有这方面的才能,就让他们去做“超女”吧,社会是多元的,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超女”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另一条思路,那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其实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超级女声”大赛已尘埃落定,各路“超女”的歌声也渐渐远去。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方帆:向“超级女声”学习 第一:课堂设计的悬疑性。任何综艺节目,假如从一开始,别人就知道谁会在这个游戏中胜出,谁会失败,那根本就没有人会看的。上语文课,上了那么多年,假如学生还没有上课,就知道你在这堂课要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怎么不闷?谁愿意上这样的课?悬疑,就是让学生猜不到你在课堂上要玩什么。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感觉类似“五选三”那样的刺激,假如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您找我。 第二: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设计,最高境界是什么?大家看到“超级女声”的主持人,有没有站在舞台上讲几个小时?没有。谁在表演?参赛者。谁是评委?除了那几个专家,场里场外,观众才是评委。现在把节目换成课堂。谁是主持人?谁是表演者?谁是评委?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第三:“超级女声”代表了现今中国青少年中存在的流行元素,包括了他们喜欢什么歌,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子,喜欢什么类型的穿着打扮假如我们当老师的对此一无所知,光凭这个“代沟”,就没有资格教育青少年了。您让“超女”们都穿着学校的校服上台表演看看?看谁还会看这个节目?您在讲鲁迅的社戏的时候,用“超女”的舞台跟“我”看的戏台比较一下,再打瞌睡的学生都会醒来,再没有话说的学生就这个题目写作文也能给您来四、五页纸。 最后,“超级女声”节目给了青少年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的课堂是否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类似“超级女声”那样的平台?假如没有,我们当老师的是不是该想一想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把自己最强的地方展示出来? 为什么有些电视综艺节目能吸引上百万的青少年?为什么有些学生不喜欢上我们的课?最重要的,为什么学生竟然逃课都要参加“超级女声”的报名?敢于正视这个问题的老师大概不多。 我在美国加州林肯中学教中文课,这门课从前是另外一名老教师教的,他几乎要用强迫的方法,才能勉强招集到半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宁愿学日文、西班牙文,都坚决不上中文。我接手以后,每年的学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每年开学教室都爆满。老师们都非常惊讶,在背后问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报名上我的课。学生们无一例外的都说,听说上这个课可以玩齐所有综艺节目的游戏,那么好玩的东西,怎么可以缺席呢!连不懂中文的学生,都在后悔为什么在小学的时候不读中英文双语班,现在只能瞪着眼,看我们玩得那么高兴了。刘桂林:教育用什么来迎接挑战 任何一种波及全国的社会浪潮,其背后总有教育的根源。席卷全国的“超女”现象,不能说与数十年来国家奉行的教育制度无关。 一个省级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轻轻松松地就把我们的学生由校园拽到了荧屏前,我们无法否认,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湖南卫视击败了身系富国强民重任的教育界,这亦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缔造”的结果。 “超女”现象的发生,表明了新时期、新形势下青少年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教育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能力。这就造成了相对滞后的教育制度和思想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的矛盾,“超级女声”就在这个大背景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成为现今青少年宣泄情感、表现自我的绝好舞台。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几百万少男少女为这档电视节目如痴如狂的的心理了。“超女”来了,教育用什么来迎接挑战?新锁还需新钥匙来开,只有教育制度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如果我们能在每次大规模的社会浪潮中检讨教育的功过得失,于其中觅出制度变革的良径,也许以后诸如此类的现象就会少些发生。武志斌:把学生当回事 “超级女声”节目的火爆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次比赛的相对公平、公正、公开。这次比赛让观众也实实在在做了一回“主人”,觉得自己可能真正地参与,觉得自己被人尊重:你把我当回事,我也把你当回事。 “超女”,观众说了算;教育,老百姓说了算;教师,学生说了算。我们把家长当回事了吗?我们把学生当回事了吗?很多时候学生的冷漠,就是因为纯观众的地位,他们做了太久的观众,就像其它的综艺节目一样,在统一的指挥下鼓掌与喝彩,很少有选择的权利,有表达的机会,甚至都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钢琴不是他的选择,画画那是父亲儿时的愿望,去少年宫是因为妈妈坚持,课堂上教师总是绝对权威 本次活动的创意在于,走群众路线,完全颠覆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形式,选手来自生活,评比进入生活。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一点创意,一点闯劲。一个创意也会精彩一堂课,激活一个学校,解放一批教师,成就一批学生。陈惠芳:没有人抢走我们的学生 “超女”们的舞台该在哪里?该在校园里,该在课堂里,该在学习的大道上。可现在他们从这个舞台逃跑了。是谁拉走了他们?愤愤之人都在谴责湖南卫视策划的低俗,都在谴责“超女”们的浮躁,殊不知罪魁祸首恰恰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没有在校园给他们创设好学习的舞台。 我不知道这些“超女”在学校里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差生,或许是皆而有之的。如果是差生,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的“出走”或“逃跑”了,在这个万人皆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年代,他们早就被推出了学习的舞台,在家受父母的责骂,在校受老师的冷眼、同学的讥讽;他们不敢赴亲戚朋友的聚会,担忧他人关心式的对成绩询问可他们毕竟还是一群充满幻想的孩子,如今一道没有门槛的舞台向他们开启了,为什么不去呢?如果是一群优等生,我们更需要反思,平时我们眼中的乖孩子为什么也要逃离学习的舞台?他们是否只是一台读书的机器、做题的机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渴求一缕阳光、一丝欢笑、一份彻底的放松?如今有一扇放松心灵的舞台向他们开启了,为什么不去呢? 不要谴责电视台,也不要谴责“超女”们,没有人可以抢走我们的学生,只是我们不给他们应有的舞台。把学习的舞台搭建好,孩子们自己就会回来;把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就谁也无法夺走他们。陈树彬:像“超女”那样创新这档娱乐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们的眼球,就在于它综合运用了如“歌曲串烧”“一对一PK”“大众评委拉票”等多种新颖手段,给观众带来层出不穷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再加上两个机智幽默的现场主持人的默契配合,把整个节目搞得虎虎有生气,让人看得非常过瘾。尤其是“一对一PK”环节的真情流露更是值得观赏的一大看点。所谓“PK”即英文单词“PlayerKill”的缩写,来源于网络游戏,指一对一决战。“超级女声”中,指两个人之间由大众评委投票决定淘汰一人的环节,是节目中最伤感的部分,也是最刺激的片断。由此及彼,我想到教育也应当借鉴“超级女声”的这一策略: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多角度设置新颖别致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孩子们始终保持听课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当好课堂的“节目主持人”,把握好教学节奏,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加点“油”,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和效果必然大大提高。 “超级女声”节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既有“评委点评”的环节,又有“短信互动”的插曲,使得台前幕后都有人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扩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高了参赛选手的人气指数。我想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也要唱一唱“主角”才行。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场面,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魅力。丁德兴:保“饭碗”要紧 教育,当然可以像“超级女声”那样,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去完成某件事。可是,现在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允许! 所以,要说从“超级女声”的成功中得到了什么启发,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评价能否来点非正式的、非权威的东西。例如,考核学生与考核老师是否不要那样打分?说白了,就是能否让“官方”的东西少些,让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社会的评价多些,甚至,就像“超级女声”那样,最后完全让“百姓”说了算!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全体教师按统一的标准打分,不论你是理科教师还是文科教师,也不论你是文化课教师还是其他教师,标准都一样,这是很不科学的。 如果不以考分为评定教学的唯一标准,如果不以学生成绩为考核老师的唯一标准,如果教师的命运不是被“官方”完全左右,那么,课堂中“超级女声”现象的出现应该并不鲜见。 其实,在20年前,课堂里还是很愉快很轻松的,那时校长的权力没这么大,学生与教师间利益冲突没这么明显,教师绝不必担心“下岗”! 可如今,如果该改的不改,那么,千万不要去学什么“超级女声”,保“饭碗”要紧哪!许彦达:“超女”评选的魅力 “超级女声”的魅力在于它为孩子搭建了一个成长的舞台,至少使一部分孩子的才能得到了肯定和展示,给一部分孩子免除了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海南屯昌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6人(第1号)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江西赣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赣县区第三人民医院(赣县区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人员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健康医疗领域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提升计划
- 2025天津新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属运营类企业人才市场化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毕业论文征文
- 2025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第一批面向社会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补充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学毕业论文
- 2025协议解除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总结例文(四篇)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选题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英语真题(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下载
- 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主观题背诵提纲汇编
- 2025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签订合同的示范文本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县域共配仓农村物流配送成本控制报告
-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