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_第1页
开题报告(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_第2页
开题报告(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_第3页
开题报告(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学生姓名唐胤学 号12860117专 业应用心理学班 级1班指导教师程昌职 称讲师1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衡阳市各校教师开展调查,了解衡阳市各校教师其职业倦怠状况及其所获社会支持状况。并对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并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比对分析,以期探讨各层次教师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关系异同。从而能根据不同层次教师情况讨论相应应对职业倦怠的解决方法,提高教师工作热情及质量,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1.1.2研究意义 1.1.2.1理论意义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四种: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预防和消除各层次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有很大帮助。而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1.2.1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从衡阳市各校入手,了解衡阳市各层次院校职业倦怠状况,及社会支持对其影响程度的深浅。为各院校在应对职业倦怠问题上提供参考,也有利于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在应对职业倦怠问题上政策制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生活质量,及其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保障。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邹海瑞,郭丽平(2015)对此问题基于十年内研究的元分析,其对2003-2012年间在中国知网文献资源总库、王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得相关58篇文献筛选后进行元分析。中小学层次教师有于飞飞(2013)在Q市七所中小学280名教师基于SPSS和LISREL数据分析软件的分析等。高校层次教师有张小文(2011)在江西省三所地方师范院校抽取1000名教师的数据分析等。 1.2.2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等问题研究主要以Maslach等人的理论为主,大量研究证明,在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的作用最显著。教师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职业倦怠现象越少。Maslach与Leiter(1999)构建了一个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其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2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2.1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衡阳市各院校教师开展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并分析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同时针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层次教师在此关系上有无异同。 2.2创新之处 相较于同类研究,大多是针对地区同一层次教师的相关研究,而在不同层级教师上的比较研究又是在各地区基础上进行的大数据元分析。基于此,在衡阳市地区,不同层次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不仅能为针对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提供数据,同时也能探讨地区内不同层次教师在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上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或是不同之处。 3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3.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3.1.1对象 衡阳市各院校教师 3.1.2工具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3.1.3施测程序 采用问卷星网上问卷施测,以及到校发放纸质问卷施测。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3.2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理论背景1.1.2现实背景1.1.3问题提出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目的1.2.1意义1.3文献综述1.3.1职业倦怠1.3.2社会支持1.3.4.1国内研究现状1.3.4.2国外研究现状1.3.5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2.2研究工具2.3研究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职业倦怠状况 3.2社会支持状况 3.3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 3.4 各层次教师比较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5年9月10月,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相关资料的搜集 2015年12月,论文开题和论文提纲 2015年3月,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2015年4月,论文修改 2015年5月,完成论文,准备论文答辩wuwuwu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五、主要参考资料 1徐晓宁.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毛艳美. 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 3唐芳贵,彭艳.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08,08:930-932. 4胡颖. 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5姚向颖.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及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6邵来成,高峰勤.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150-153. 7于飞飞.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唐芳贵,彭艳. 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7,11:980-982. 9闫芳芳. 城乡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高岚.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11班永飞,刘成玉.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2,10:61-66. 12张囝囡.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3张林,刘璐,陈文成. 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典型相关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9:1112-1115. 14邹海瑞,郭力平. 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的元分析基于中国大陆十年之探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8-37. 15姚新华. 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6梁鹤.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7朱小茼,闫雅静,闫雅曼,杨绍清.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1:27-29. 18范利.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9黄春燕. 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0阴山燕,孙红梅,赵慧.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11,02:100-101+104. 21 Roland Vandenberghe,A Michael Huberman Und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