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 感觉器官 一 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1 远点 far point of vision 2 近点 near point vision 3 瞳孔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 4 瞳孔近反射 pupillary near reflex 5 盲点 blind spot 6 色盲 color blindness 7 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 8 暗适应 dark adaptation 9 视敏度 visual acuity 10 视野 visual field 11 气传导 air conduction 12 骨传导 bone conduction 13 耳蜗微音器电位 microphonic potential 14 眼球震颤 nystagmus 二 选择题 二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当持续刺激感受器时 传入神经冲动频率会逐渐下降 此现象称为 A 传导阻滞 B 衰减性传导 C 疲劳 D adaptation E 抑制 2 根据 reduced eye 的参数 看清距眼前 5m 高 30cm 的物体 视网膜上像的 大小约为 A 1 m B 4 5 m C 0 5 mm D 1 mm E 10 mm 3 关于对视锥细胞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对光的敏感度高 B 中央凹处分布最密集 C 视网膜周边部 视锥细胞少 D 与 color vision 形成有关 E 愈近视网膜中心部 视锥细胞愈多 4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A 视蛋白合成障碍 B 维生素 A 过多 C 视紫红质过多 D 视黄醛过多 E 视紫红质不足 5 关于对视紫红质的不正确叙述是 A 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 B 强光下大多处于分解状态 C 光愈暗 被分解的愈少 D 维生素 A 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 E 光照时首先影响视蛋白分子改变而导致视黄醛分子构型改变 6 关于 dark adaptation 的正确叙述是 A 视觉阈值升高 B 中央视觉低于外周视觉 C 一般在 l min 左右可完成 D 主要是视紫红质分解增加所致 E 视觉功能主要由视锥细胞完成 7 关于 light adaptation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一般在 7min 左右完成 B 视觉功能主要由视锥细胞完成 C 适应过程中的耀眼光感主要是由于视紫红质迅速合成形成 D 感光细胞对光敏感度增加 E visual acuity 下降 8 有关视紫红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对紫光敏感 B 当闭上眼睛时合成增加 C 从视锥细胞提取的感光色素 D 与明视觉有直接关系 E 夜盲症人视网膜中多 9 关于对人眼调节的叙述 最主要的是 A 角膜的曲度变化 B 角膜和晶体的曲度变化 C 晶体的曲度变化 D 玻璃体的曲度变化 E 房水的折射率改变 10 需要用凹透镜矫正的非正视眼是 A 近视眼 B 远视眼 C 散光眼 D 老光眼 E 白内障 11 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 晶状体透明度改变 B 晶状体弹性减弱 C 角膜曲率改变 D 角膜透明度改变 E 房水循环障碍 12 当睫状肌收缩时 可引起 A 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 B 角膜曲度增加 C 角膜曲度减小 D 晶状体曲度增加 E 晶状体曲度减小 13 Pupillary light reflex 中枢位于 A 延髓 B 中脑 C 外侧膝状体 D 内侧膝状体 E 枕叶皮质 14 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A 红 绿 蓝 B 红 黄 蓝 C 红 白 紫 D 红 黄 黑 E 黑 白 蓝 15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 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所测的视野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A 绿 红 蓝 白 B 红 白 蓝 绿 C 白 红 绿 蓝 D 白 蓝 绿 红 E 白 蓝 红 绿 16 关于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存在视锥和视杆两种感光细胞 B 两种感光细胞均有感受光刺激的视紫红质 C 中央凹处视杆细胞分布较多 D 视锥细胞光敏感度差 E 视杆细胞分辨能力差 17 对视锥细胞的错误描述是 A 司昼光觉和色觉 B 参与 dark adaptation C visual acuity 高 D 光敏度低 E 一类视锥细胞只对一种单色光起反应 18 对视杆细胞的错误描述是 A 司暗视觉 B 闭眼状态 视紫红质合成大于分解 C 光敏度高 D visual acuity 低 E 光刺激时可发生去极化形式的 receptor potential 19 1ight adaptation 不涉及 A 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 B 视紫红质在明光下迅速分解 C 视锥细胞活动增强 D 视杆细胞活动减弱 E visual acuity 逐渐升高 20 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 accommodation 称为 A 近视眼 B 远视眼 C 散光眼 D 正视眼 E 老视眼 21 在中央凹的中心 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此处感光细胞兴奋性高 B 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 C 其信息传递系统成单线联系 D 其信息传递系统成聚合联系 E 此处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处于合成状态 22 双眼视觉不涉及的功能是 A 产生立体视觉 B 扩大视野 C 弥补视野中的盲点 D 增强对物体距离判断的准确性 E 增强辨色能力 23 维生素 A 严重缺乏 可影响人 A 在明处的视力 B 色觉 C 在暗处的视力 D 立体视觉 E 视野 24 在游泳池水中 看池底的物体时 会产生 A 近视 B 远视 C 正视 D 散光 E 老视 25 正常人对声音频率的可听范围是 A 16 20 000Hz B 100 6000Hz C 1 000 3000Hz D 1 000 10 000Hz E 5 000 20 000Hz 26 正常听觉传导的主要途径是 A 骨传导 B 骨导中经听小骨传导 C 气导中经圆窗传导 D 骨导中经圆窗传导 E 气导中经鼓膜听骨链前庭窗传导 27 耳蜗的主要功能是 A 集音作用 B 判断音作用 C 声音增益作用 D 感音换能作用 E 传导作用 28 关于听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在 16 20 000Hz B 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C 人耳最敏感的声频是 1000 3000Hz D 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频称为听阈 E 表示声音强度的常用单位是 dB 29 外界声音通过中耳时 可使声压增加约 A 1 3 倍 B 3 2 倍 C 17 倍 D 22 倍 E 55 倍 30 对于行波理论 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不同频率的振动均可引起基底膜的行波传播 B 振动频率愈低 最大行波振幅愈靠近基底膜顶部 C 振动频率愈高 最大行波振幅愈靠近基底膜底部 D 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E 频率高的声音最大行波振幅发生在蜗孔附近的蜗顶部 31 耳蜗底部受损时 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 A 高频听力 B 低频听力 C 中频听力 D 中 低频听力 E 高 中频听力 32 听小骨对卵圆窗的作用是 A 减小振动力量 增加振动范围 B 减小振动力量 减小振动范围 C 增加振动力量 减小振动范围 D 增加振动力量 增加振动范围 E 振动力量和振动范围不变 33 人耳听觉阈值最低时的声频范围在 A 16Hz 以下 B 16 1 000Hz C 1 000 3 000Hz D 3 000Hz 20 000Hz E 20 000Hz 以上 34 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A 骨传导 B 颅骨 耳蜗 C 外耳 鼓膜 鼓室空气一圆窗一内耳 D 外耳一鼓膜一听骨链 圆窗一内耳 E 外耳 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一内耳 35 Auditory threshold 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 A 最小振动频率 B 最大振动频率 C 某一频率的最小振动强度 D 某一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 E 任何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 36 振动的音叉放在患者前正中发际 双耳比较 以右耳为响 当分别将振动音 叉置于左右外耳道口测试 结果右耳音响不如左耳 应诊断为 A 左耳传导性耳聋 B 右耳传导性耳聋 C 左耳感音性耳聋 D 右耳感音性耳聋 E 左右耳皆感音性耳聋 37 椭圆囊和球囊的 adequate stimulus 是 A 身体旋转运动 B 直线匀速运动 C 角匀速运动 D 头部和躯干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 E 正负角加速度运动 38 半规管内感受细胞所接受的刺激是 A 直线加速度 B 恒速度旋转 C 旋转的开始与停止 D 外淋巴运动 E 直线匀速运动 39 下列结构中不属前庭器官的是 A 球囊 B 椭圆囊 C 前庭阶 D 半规管 E 壶腹嵴 40 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不包括 A 旋转感觉 B nystagmus C 颈部和四肢肌紧张改变 D 心率加快 眩晕 呕吐 E 静止性震颤 二 多项选择题 1 关于感受器生理特性的正确论述是 A 是感觉分析的主要部位 B 能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 C 有的适应过程快 有的适应过程慢 D 每种感受器都有自己的适宜刺激 E 感受器能将信息进行编码 2 关于感受器 adaptation 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刺激仍在持续 但传入冲动频率下降 B adaptation 是所有感受器的特征之一 C adaptation 不是疲劳 D 有快 adaptation 和慢 adaptation 感受器 E 骨骼肌牵张感受器是快 adaptation 感受器 3 reduced eye 是 A 设定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 20mm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 B 入眼光线只在球形界面折射一次 C 折射率为 1 333 D 节点至视网膜的距离为 5 mm E 利用此模型可大致计算出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成像大小 4 对昼光觉较敏感的区域是 A 视网膜中央部 B 视神经乳头部 C 视网膜周边部 D 中央凹 E 视神经乳头部和中央凹 5 瞳孔的口径 A 暗光下扩大 B 强光下缩小 C 视近物时缩小 D 应急时缩小 E 应急时扩大 6 对房水正确的叙述是 A 睫状体脉络丛生成 B 维持眼内压相对稳定 C 参与折光成像作用 D 对角膜和晶状体起营养作用 E 参与房水循环 7 近视眼 A 在视网膜后成像 B 用凹透镜矫正 C 近点比正视眼近 D 远点比正视眼远 E 眼球前后径变长 8 耳蜗 microphonic potential 的特征是 A 局部电位 B 潜伏期短 无不应期 C 波幅随刺激的强度而改变 D 对缺氧相对不敏感 E 对麻醉相对不敏感 9 前庭器官毛细胞 A 受外力时动毛发生弯曲 B 当动毛倒向静毛时发生超极化 C 当静毛倒向动毛时发生去极化 D 当动毛和静毛处于自然状态时 其连结的神经纤维无放电现象 E 动毛和静毛数量一样 10 外淋巴在 A 前庭阶 B 鼓阶 C 蜗管 D 半规管 E 球囊 三 问答题 三 问答题 1 1 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 2 什么是 reduced eye 如何利用 reduced eye 分析物体在视网膜成像情 况 3 3 简述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特征 4 4 简述正常人看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极其生理意义 5 5 什么是 travelling wave 学说 决定这一学说的结构基础主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1 远点 眼处于静息 即非调节 状态下 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距离 2 近点 通过最大调节 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 3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可因光照刺激而发生反射性缩小 光照强度大时 缩小更明 显 4 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时 在晶状体凸度增加的同时伴有相应的瞳孔缩小 称为瞳 孔近反射 5 盲点 在中央凹鼻侧约 3mm 的视神经乳头处 没有感光细胞的分布 落入该处 的光线不能被感知 此部位被称为盲点 6 色盲 指眼对三原色中的某一种颜色不能辨认 缺乏分析能力 的色觉障碍 7 明适应 人从暗处来到强光下 最初感到光亮耀眼 不能视物 只有稍待片刻 才能恢 复视力 这种现象叫明适应 8 暗适应 人从亮处进入暗室 最初几乎看不清任何物体 经过一定时间后 逐渐 恢复了 暗处的视力 这种现象叫暗适应 9 视敏度 是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 以能识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标准 是判断视网膜中央凹视锥细胞功能的指标 10 视野 单眼固定凝视正前方 所能看到的范围 11 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 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窗进入内耳 这是气 传导的主要途径 另外 鼓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 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也称为气传导 但在正常听觉功能中并 不重要 12 骨传导 声波直接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内耳 引起耳蜗淋巴液振动 这种传 导称为骨传导 主要在强音传导中起作用 正常情况下 骨传导效能 远低于气传导 13 微音器电位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 在耳蜗及其附近可以记录出一种与声波 波形和刺激频率一致的电位变化 将这种特殊的电位变化输入麦克风 放大器时 可再现原有的声音 14 眼震颤 当前庭迷路受刺激时 特别是在躯体作旋转运动时 反射性地改变了 眼肌的活动而引起眼球不随意的规律性的运动 称为眼球震颤 二 选择题 二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A 4 E 5 E 6 B 7 B 8 B 9 C 10 A 11 B 12 D 13 B 14 A 15 E 16 C 17 E 18 E 19 A 20 B 21 C 22 E 23 C 24 B 25 A 26 E 27 D 28 D 29 D 30 E 31 A 32 C 33 C 34 E 35 C 36 B 37 D 38 C 39 C 40 E 二 多项选择题 1 BCDE 2 ABCD 3 ABCE 4 AD 5 ABCE 6 ABCDE 7 BCE 8 ABCDE 9 ABC 10 AB 三 问答题 三 问答题 1 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各种感受器都有自己最敏感 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 这种刺激称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如视网膜的适宜刺激是 380nm 760nm 的电 磁波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都相当于一种特殊的生物换能器 能将其适 宜刺激的能量形式转换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这一过程称为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当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 感受器将逐渐 减弱对适宜刺激的兴奋反应 甚至完全不发生兴奋 而且其感觉传入冲动逐 渐减少 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时 不仅发生了能 量形式的转换 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质和量极其属性也转移到了 新的生物电信号系统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2 什么是 reduced eye 如何利用 reduced eye 分析物体在视网膜成像情况 简化眼 眼内具有多个折光体 光线在眼内的行进路径和成像情况十分复杂 因此 有人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 设计出一些和眼在折光效果上基本相同 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称为简化眼 常用的一种简化眼模型 设定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 20 mm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 其折光参数与眼的折 光系统总的参数相等 是一个正常而不进行调节的人眼成像模型 平行光线 只在简化眼球形界面折射一次 折射率为 1 333 并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节点距角膜前表面为 5 mm 节点距视网膜 15 mm 由于外界的物体光线在简化眼折射过程中形成两个相似三角形 所以利用简 化眼可大致计算出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成像大小 计算公式如下 物像大小 物像到节点的距离 实物大小 实物到节点的距离 3 简述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特征 视网膜上存在两种感光细胞 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1 视锥细胞 在中央凹分布密集 在视网膜周边区域相对稀少 中央凹处的视 锥细胞与双极细胞 节细胞形成的信息传递为 单线 联系 无聚合现象 使中央凹处对光的感受有高度的分辨能力 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和色觉 光 敏感度较差 但视敏度高 2 视杆细胞 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 在中央凹旁最多 其与双极细胞 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中普遍存在会聚现象 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 但分辨能力 差 无色觉 在暗光下视物主要靠视杆细胞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30万吨有机硅流化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奥尔夫乐器课件
- 年产62万套建筑光伏遮阳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激光仪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年产1.8万吨碳化硅晶体生长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防雷设备生产与质量控制合同范本
- 2025版陶瓷产品设计开发委托合同模板
- 2025版厕所技术改造与升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文地质勘探打井合同范本
- 2025版培训讲师选拔与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药品知识科普试题(附答案)
- 甲乳外科护士进修汇报
- 2025年摄影测量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中国现代国防教学课件
- 食堂工人培训课件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