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江苏最新考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考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5年7考)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小鼠。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光滑粗糙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多糖类荚膜毒性有毒性,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毒(2)实验过程及结果:(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提醒: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多糖等?(2)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3)实验过程及结果(4)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提示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其转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实现转化时遗传物质来自s型细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转化实质为“基因重组”。3.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s型细菌的dna中加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起对照作用,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可见dna被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dna才是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4.两个转化实验有哪些相同点及联系?提示(1)相同点:所用材料相同;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2)联系: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1.(2017南通一模)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史中的经典实验,两个实验都涉及()a.微生物培养技术b.同位素示踪技术c.dna分离提纯技术d.差速离心分离技术解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答案a2.(2017无锡一模)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原因是基因重组b.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标记噬菌体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d.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变强解析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属于基因重组;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离心后会在试管上层,绝大多数仍然在试管下层,不影响实验结果;标记噬菌体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外壳和dna;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未侵入细菌,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变强。答案b关注格里菲思实验(实验一)与艾弗里实验(实验二)3个“不同”【即学即练】1.(2017扬州一模)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c.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d.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有关解析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转化因子;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dna和蛋白质天然分离;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由t2噬菌体未侵入或细菌裂解造成。答案b2.(2017苏北四市一模)(多选)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abc考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1)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3.实验过程及结果(1)标记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提醒(1)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不能标记c、h、o、n等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3)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个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而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4.实验结果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5.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助学巧记“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离心时间过短、转速过低等原因,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了少量的放射性。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2)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升高。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2017江苏卷,2c)()(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卷,2b)()(3)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2017江苏卷,2d)()(4)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2013海南卷,13b)()(5)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卷,13d)()“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高考命题主要聚焦两大经典实验设计的思路、实施的过程、结果及相应结论等;关注实验方法的考查,如细菌的培养、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等;重视实验结论的提炼。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涉及细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等相应的知识储备。2.教材p46“思考与讨论”改编(1)以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有何优点?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2)尽管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你能否具体指出?提示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1.(2017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培养温度、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该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 d.用含32p的大肠杆菌作实验材料不影响本实验结果解析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或过短(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a正确;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所以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要适宜,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用含32p的大肠杆菌作实验材料,会导致上清液和沉淀物都有很强的放射性,得不到应有的实验现象,会影响本实验结果,d错误。答案d2.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将35s注入细菌细胞中c.在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解析为了能分开观察到dna和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应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胞内部的是噬菌体的dna(含p),蛋白质(含s)外壳留在外部,b错误;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全部噬菌体的比例为2/81/4,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答案c关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3次涉及大肠杆菌2个关键环节1.三次涉及大肠杆菌2.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1)侵染时间要合适若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2)“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共存于沉淀物中,这样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方法体验】1.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细菌性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c正确;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c2.下列有关“用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大肠杆菌应不含32pb.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本实验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弱d.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结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强,上清液放射性弱。答案c3.(2017启东中学高三10月)(多选)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b.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保温时间过长所以上清液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解析噬菌体进入细菌的只有dna,所以侵染过程中以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a正确;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入细菌内,b正确;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上清液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c错误;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得到2n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只有2个dna含有32p,因此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d正确。答案abd考点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实验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2.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总结(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类型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体内核酸种类dna或rnadna和rnadna和rna体内碱基种类4种5种5种体内核苷酸种类4种8种8种遗传物质dna或rnadnadna实例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乳酸菌、蓝藻玉米、小麦、人1.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 c.2、3 d.2、4解析因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所以组成成分为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答案b2.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解析从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和蛋白质分离,a正确;通过接种的方式,tmv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烟草细胞中,b错误;此实验不能看出tmv的rna在烟草细胞中进行了逆转录过程,c错误;此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主次之分,d错误。答案a探索“遗传物质”的4种方法【方法体验】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结果(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实验实验结果编号实验过程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解析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答案c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误认为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误认为艾弗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点拨(1)格里菲思实验仅能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未具体证明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2)艾弗里实验所用方法为“化学分离提取法”而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所利用的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转化”点拨(1)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2)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易错点3未明确“标记”对象与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点拨“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易错点4误认为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或认为某一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点拨(1)真核生物(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中)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注意】常见的错误说法:“(具体的某种生物名称)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具体的某种生物名称)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等。对于具体的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是确定的,要么是dna,要么是rna,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对于具体的某种生物而言,“dna”“rna”或“遗传物质”的前面不能加“主要”两个字。 纠错小练1.(2017湖南六校联考)如图是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双球菌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结果1中有s型细菌,也有r型细菌,因为只有部分r型细菌会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细菌的dna被dna酶降解后将不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因此,结果2中全部为r型细菌,d正确。答案b2.(2017江西四校联考)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解析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单独分析dna或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通过比较两组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差异,可以确定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大肠杆菌裂解,经过离心后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进入上清液中,从而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若搅拌不充分,35s标记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仍附着在大肠杆菌表面,离心后蛋白质外壳随同大肠杆菌一同出现在沉淀物中,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c正确;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故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但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部分子代噬菌体可含有32p,d正确。答案b3.(多选)在人类对生物遗传的探究历程中,众多学者通过实验逐步揭示了生物性状遗传的本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dna是细菌内的“转化因子”b.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c.伞藻的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性状的遗传d.转入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出现荧光现象,表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a正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表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伞藻的嫁接与核移植实验表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c正确;转入荧光蛋白基因,出现荧光现象,表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遗传效应,d正确。答案acd课堂小结思维导图晨读必背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5.实验设计思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实验,观察各自的作用。6.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随堂真题演练1.(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细菌中,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答案d2.(2017江苏卷,2) 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解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a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单独的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无毒,不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上清液主要是蛋白质外壳和游离的t2噬菌体,沉淀物主要是细菌,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中只有含有母链dna的才带有32p标记,d错误。答案c3.(2013新课标,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 b.c. d.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答案c课后作业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c.上清液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解析32p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答案c2.(2017苏州一模)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证明了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沃森等人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发现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没有提出同源染色体,a错误;沃森等人根据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推算出dna是螺旋结构,b错误;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答案d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而被标记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可能是侵染时间过长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适当时间的保温培养,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会影响实验结果;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所致;由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胞内,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4.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细菌c.在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会出现s型活细菌的菌落d.艾弗里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死亡小鼠体内能够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 “转化因子”;在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不会出现s型活细菌的菌落。答案d5.下图表示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其中过程是利用过程获得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b.过程培养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c.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使大肠杆菌沉淀d. 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解析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带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再用此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带放射性;用带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间过短或时间过长,都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中带有较多放射性,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所以,经搅拌离心使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沉淀分离;32p主要分布在大肠杆菌中,即沉淀物中。答案b6.(2017如皋高三调研)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孟徳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其原理是基因突变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了 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d.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细胞生物中心法则的范畴解析基因不是孟德尔发现的,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a错误;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是不能证明是dna,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同时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c正确;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不属于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d错误。答案c7.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由于r型菌转化为s型细菌以及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小鼠体内的s型细菌会表现为“s”型增长。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由于开始时大部分被小鼠免疫系统所消灭,导致r型细菌减少,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也表现出“s”型增长。答案b8.(2017淮阴一中模拟)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b.可在dna中找到32p、15n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解析用32p、35s、15n标记后,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15n,蛋白质外壳中含有35s、15n。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完全由细菌体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无放射性,a、c错误;子代噬菌体的dna只有一部分含有亲代链(含32p、15n),b正确;dna中不含有s元素,d错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9.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不能证明的结论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dna能够半保留复制解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项符合题意;艾弗里实验中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与r型细菌混合,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而蛋白质不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项不符合题意;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明了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子女抚养费及父母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协议
- 离婚协议中未涉及财产分割的详细约定
- 离婚协议中房产分割、车辆处理与共同债务的全文指南
- 燃气工程交接验收方案
- 个人房产租赁贷款合同范本:房产租赁项目借款协议
- 离婚协议违约金及共同债务承担与子女抚养合同
- 供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
- 兴义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 夫妻离婚协议流程辅导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合同
- 电竞战队冠名赞助协议范本
- 2025年家政服务员劳务合同范文
- 2025-202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版A4)
- 建筑公司法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9.3抗战胜利大阅兵初高中学生征文(高中):观九三阅兵有感
- 电梯维保流程课件
- 70周岁老人驾考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镇静催眠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指南
- 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月宣传稿件范文
- DB62∕T 4339-2021 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 焊接检测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