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种群和群落 考点一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1 2012 全国课标卷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 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2月份未成熟个体为0 又知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天敌迁入后 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容易被捕食 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由图可知 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 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 导致出生率下降 最终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d 2 2012 全国课标卷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 兔 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 雌鹿无角 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 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 鹿角效应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 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 不同 或 同一 种群 2 草 鹿 兔 狼 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 种群 群落 或 生态系统 3 为探究 鹿角效应 假说是否成立 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 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 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 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 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其他两组 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要求甲 乙 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 相同 或 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设计模拟实验的能力 1 该草原上全部的雌鹿和雄鹿属于同一种群 2 该草原上所有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3 结合题意可知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雄鹿或雌鹿 若假说成立 将项圈和棍棒同时抛出的丙组中 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最短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可靠 各组项圈和棍棒抛出的距离应该相等 答案 1 同一 2 群落 3 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 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侧重于种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种群数量的两类增长曲线分析与应用等 近年对种群密度调查也多有涉及 1 1 在种群特征中 是最基本特征 2 种群功能 种群是物种的组成单位及单位 种群又是生物的单位 种群密度 繁殖 进化 2 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 1 曲线分析 1 2014 福建卷 3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 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 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再悟高考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 统计种群密度时 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 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 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 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 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剧烈 a错误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幼苗至成熟植物阶段 即前一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阶段的死亡率 b正确 统计种群密度时 不应舍弃所得数据 c错误 从5年数据可看到 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 d错误 答案b 2 2014 广东卷 6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 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解析据图可知 幼虫密度随时间出现周期性波动 a正确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落叶松是一个具体的物种 不具备丰富度这一特征 b错误 由于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 活动能力较弱 活动范围较小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正确 据图可知幼虫密度增加在前 松针长度增加在后 当幼虫密度减小后 松针的长度随之变短 表明幼虫对松针的长度的影响有滞后性 d正确 答案b 3 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创新预测 a 表示种群密度 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 春运期间 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破坏了 解析 表示种群密度 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选项a正确 春运期间杭州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选项b错误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 选项c正确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选项d正确 答案b 4 下面三种曲线是同种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图1 2 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 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 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 图1 2 3中的b c 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解析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种曲线图 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 图1和图2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 但图1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 图2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 图3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 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 通过分析曲线可知 三个图中的曲线最终种群的个体数目都达到一个最大值 所以它们都属于 s 型增长 环境条件是有限的 a正确 图1中 曲线斜率最大的点 a点 增长速率最大 图3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 e点 增长速率也最大 这两点都对应图2中的c点 b正确 图1中的b点增长速率为0 图3中的f点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速率也为0 这两个点均对应图2中的d点 c正确 图1 2 3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b d f点 d错误 答案d 1 不同曲线模型中k值与k 2值的表示方法图中a b c 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而a c d 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 2值 2 种群 s 型增长曲线分析 关注两个 最佳点 3 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的比较种群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 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 种群增长速率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 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 2014 全国课标 6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 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a项正确 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 两者不是竞争关系 b项错误 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 c d项错误 答案a 2 2012 全国理综 4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任何群落中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现象为不同的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 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a b c三项正确 乔木的疏密程度会影响地面的光照强度和温度 从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项错误 答案d 3 2014 全国课标 30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 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 哪个属于初生演替 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 一般来说 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据调查 近5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 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 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该现象表明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 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 未发生改变 变慢 或 变快 演替的方向 填 发生改变 或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 形成森林需一定的土壤等条件 而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 所以次生演替形成森林相对较快 3 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 诸如气候 地貌 土壤和火等 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 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 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 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 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 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答案 1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 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 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 变快未发生改变 从以上考题看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关系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是本考点的重要切入点 备考时宜强化种间关系梳理 群落结构内涵及演替类型比较等 2 把握群落中四种典型的种间关系 3 全方位理解群落演替 1 群落演替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 一定规律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所以往往能够预测群落的演替过程和方向 2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的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3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不同 因而速度不同 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 恶劣的条件下 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 起点 4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5 影响群落演替的三大因素 群落内部因素 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外界环境因素 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 有目的地进行的 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子 1 判断正误 1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属于种间竞争实例 全国课标 5d 2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2010全国课标 3b 3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2011 全国卷 4d 再悟高考 4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2011 海南 24bc 5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2011 安徽 6c 解析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都生活在水的上层 具有竞争关系 根据 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 滤食浮游动物 可推出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存在捕食关系 a正确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 其食物结构有变化 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有变化 b正确 同一地方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出现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c正确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 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 d错误 答案d 3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创新预测 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为一个种群 a正确 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正确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 c错误 由于外界条件的不同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 往往会在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正确 答案c 4 如图a b c分别代表山地 森林 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造成a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造成b c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 a处不同高度山坡上分布有不同群落 并非同一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c 5 一块弃耕的农田 很快会杂草丛生 几年后 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灌木繁茂起来 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 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此演变过程中 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次生演替实例 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 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 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 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 物种丰富度 净光合作用产量 固定太阳能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而 中的曲线都有下降趋势 因此是错误的 答案b 1 理解群落垂直结构必须把握如下两点 1 强调 同一空间 论及该群落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物种的空间配置状况 如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等 倘若改变了空间位置 如高山不同海拨地带 底部的热带雨林 山顶的高寒草甸等 则已超越同一群落范畴 属群落分布 这些群落应各自有其自己的垂直结构 2 强调 不同物种 的垂直分层 倘若论及同一物种高矮差异则不属 垂直结构 如同一片竹林中竹子的高矮参差不齐不属垂直结构 而高处有竹子 矮处有小灌木 再矮处有草本等 这才属垂直结构 2 群落演替总趋势为 物种多样化 结构复杂化 功能完善化 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趋向饱和 考点三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取样调查1 2013 全国课标卷 5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 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 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第一次捕获100只 标记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280只 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 hm2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 植物 鼠 鹰这条食物链 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2 2013 全国课标 31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 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固定的能量 2 草原上 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 还受该鼠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 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 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要做到 4 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群落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知识 1 草原上所有生物获得的能量最终均来源于草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 生态系统中 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 还受出生率 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 随机取样是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答案 1 生产者 2 出生率死亡率 3 随机取样 4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侧重于教材三类调查实验 即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及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也多有考查 备考时宜将相关调查或探究方法进行归纳与整合 1 种群或物种取样调查汇总 强 大 提醒 1 进行样方计数时 样方内 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均应计入 2 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3 在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从同样营养环境土壤中采集的样本 可以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 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 避光性 和 趋湿性 来收集 2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实验过程中 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不均匀 且培养后期的样液中酵母菌浓度高 因此不能直接从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 而应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 减小误差 静置 摇匀培养液 2 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的 与自然界中的数量变化有差异 3 计数时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4 本探究 需要 不需要 设对照实验 也不用重复 5 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养料 温度 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不需要 1 2012 海南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机取样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再悟高考 解析进行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 应随机取样 同时要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最后可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种群的密度 而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会使调查数值偏大 答案b 2 江苏高考 某小组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时 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 见下表 均获得了 s 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 型增长b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 试管 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 不同d 试管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 开始下降 解析4支试管内的种群均呈现 s 型增长曲线 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 型增长 由于起始酵母菌数和培养液的体积不同 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试管 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 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 试管 内种群的k值比试管 大 试管 内起始酵母菌数多 先达到衰退期 所以种群数量先于试管 开始下降 答案b 3 2014 泰州模拟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 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可能偏大的是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 从静置培养液上层取样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 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c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 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 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创新预测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相关内容 在培养液内酵母菌主要分布在试管下部 若计数前培养液没有振荡即是从上层培养液取样 则会使统计的数目变小 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性 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若没有打开电灯 则捕获的小动物数目将变少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公式是 种群中个体总数 重捕个体数 标记个体总数 重捕中所含标记个体数 若标记物脱落 重捕中所含有的标记个体数目减小 则统计的种群密度将偏大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当要计算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 答案c 4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 植物 样方法 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 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 注 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 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 应记录的数目是 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 动物 标志重捕法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 第一次捕获200尾 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获160尾 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 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 若上述结果成立 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 3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记录数据 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第7d再取样计数 记录数据 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2处错误b 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 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c 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办法详解
-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分析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析及练习题
- 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与自我介绍范文
- 小学英语听力训练与提升方案
- 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评估总结
- 快消品品牌社交媒体营销方案
- UPS电源设备功能与维护指南
-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方案
- IT服务台技术支持工作流程规范
- 团队士气提升培训课件
- DZ 53-1987沉积岩分散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
- 超市水产合作商协议书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选拔赛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 市场营销合同协议书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025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2025年各地高三语文2月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销售部组织体系及管理制度
- 公司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
-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