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 天火之谜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学情分析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根据课后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可谓一目了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去阅读体会他的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同时感受富兰克林最终获得成功既是来之不易,也是弥足珍贵的。至于复述课文,采用“以述促读”的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故事的前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还要把关键的地方讲具体、讲生动,这样学生就有精读的明确目标和内在动力,相信学生有能力复述好!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文章写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及别人嘲笑富兰克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点1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文章写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及别人嘲笑富兰克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学习复述课文。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天火之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 板书: 富兰克林 风筝实验 3导入:富兰克林为什么会用实验来解决这个谜团?这又是一次怎样的实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学习第3节 探究原因,品味词句,走进人物 出示要求: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富兰克林为什么会用实验来解开这个谜团的?边读边想。 交流:1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2得到他人的认同。 预设一:证实自己的推测师:富兰克林的推测是什么?出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1)推测推测却必须是有理有据的,富兰克林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他怎么发现雷暴和静电的相似之处的?学生读,这些相似之处, 他是怎么发现的?(比较、思考、“早就观察”坚持长期观察。 (3)从这里你看出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善于思考,大胆推测,这是一种什么科要学态度?(板书:认真严谨) (4)谁能把这种态度融入到朗读中,指名读。富兰克林除了想要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外,他还想用实验得到他人的认同,面对他的推论,人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预设二: 生说;师: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的情况,读读。出示: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对他冷嘲热讽。 点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A一般人为什么不相信富兰克林的推论? (1)从“习惯”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一直以来都这么认为,习以为常了) (2)“怎么可以”这是反问句式,换个说法:就是不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采用反问句式,更加强调了人们不相信富兰克林的推论。用朗读将人们的不相信读出来。(3)还从哪里读出了人们的不相信? 点蓝: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难以置信”的意思是?(很难相信)你能读出来吗? “不足为奇”的意思是?(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富兰克林的推论在今天看来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用现在人的不足为奇来衬托当时人们对富兰克林推论的不相信。 指导朗读。联系上文,“这种推论”指的是?(雷暴就是人们熟识的放电现象。)把这句话替换进去读一读。雷暴就是人们熟识的放电现象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从古至今,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和雷暴一样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读一读,试着填填。填一填: 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师:科学家们揭示的谜团可不止这些,感兴趣的课后还可以去了解。B自称有学问的人(1)师:不仅仅是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2)师补: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富兰克林只上过一年学,然后就失学了,随后他卖过报、当过印刷工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由于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当时被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看不起。(3)师:冷嘲热讽,透过这个词你仿佛听到什么?(学生说话)富兰克林遭到了巨大的舆论攻击,有质疑声、批评声、嘲笑声,这就叫“冷嘲热讽”。谁能把当时的这种气氛表达出来,指名读。(4)面对人们的取笑,(引读)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得到他人的认同)从“决定”这个词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不放弃,坚持自我,勇于探索) 板书:勇于探索。三、学习第四小节, 探究实验,品味词句,感受品质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富兰克林决定用事实说话,让我们共同关注、见证他的风筝实验。 出示要求:认认真真读第四小节,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选择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填空,并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的相关词句,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这是一次 的实验。(精心准备、危险、成功) 师生互动交流 师:通过讨论,你们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预设一: 1生:这是一次_的实验。(精心准备)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生读说理由。 2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同吗?不同。 做实验用的风筝比我们平常的风筝多了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出示)师: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风筝。3这些做法分别起什么作用。生:细铁丝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导电的,铜钥匙是用来感受电的,丝带为了安全攥住风筝。 4师:从这只风筝中你看出了什么?考虑周到、费劲心思、融入了对科学的挚爱、一丝不苟。如果是你们,能考虑的这么周全吗?因为富兰克林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板书:知识丰富)预设二: 1生:这是一次_的实验。(危险)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生读说理由。 2出示:(1)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生:“一阵发麻”是触电的感觉,说明做这个实验很危险。再读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明明很危险为什么要用手指去靠近?)师:从这里看出什么? 富兰克林不怕危险、为科学而献身。 板书:献身精神 师:谁能把这危险的一幕读出来。 生读。 3师:富兰克林是怎么知道已经有电了?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读说理由。 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生: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麻绳带电出示图片:人触摸静电球的时,头发一根根的竖起来,那么麻绳带电后也像图片上一样,怒发冲冠。 师:富兰克林发现麻绳带电后,心情如何?从哪看出?(“!”读到了兴奋,很高兴。) 大家体会的真好,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齐读。 4还从哪读出了危险? 出示: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生交流说。 读一读,感受一下实验时的天气情况。 这么恶劣的天气,雷暴频繁的发生,你们还记得文章的第一句: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大树劈成两半。 联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点出:实验环境恶劣、危险。小结:明明知道危险,还是勇敢地做实验,这种献身精神令人敬佩。预设三: 1生:这还是一次_的实验。(成功)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 2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1)风筝实验成功了,富兰克林的心情怎么样?欣喜若狂,他高兴到了极点。 标点有时也能表达心情。(两个“!”)富兰克林为什么那么高兴呢?生:因为他证实了自己的推测。因为做这个实验很不容易 。 (2)是啊,谁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下富兰克林发自内心的高兴的呐喊、激动的呐喊。指名读。一起来。师小结(指板书)富兰克林凭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科学知识,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风筝实验”。拿起书,让我们再次回顾这次风筝实验。复述训练:这一段写得很精彩,同学们能够把“风筝实验”的经过复述出来吗? 师: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和文中的主要语句,把课文有条理地叙述出来。根据这几幅图片,练习复述。 (1)指名学生复述课文第4自然段。 (2)如果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复述就更加生动,谁来?四、延伸拓展,升华人物形象1引读第5小节。 师:“风筝实验”成功了,“天火之谜”解开了,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说?2师:后来,富兰克林根据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使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3富兰克林的取得的成就还不止于此(出示富兰克林的画像)师:(补充介绍)富兰克林不仅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了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其它领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第一界美国总统华盛顿曾经说:“我一生只佩服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富兰克林,第二个人还是富兰克林,第三个人仍然是富兰克林。”可是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品牌孵化器与加速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电商邮件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清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移动社区服务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车载厨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知书
- 现场急救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NFV技术优化工业网络安全实践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能仓储中的解决方案
- 2025年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现状与对策报告
- 2025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辅警(44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土地使用权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南
- 2025年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故宫博物馆院课件
- 2025年8月16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业水平测试)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一周 新程启航礼润心田-开学典礼
- 2025年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突发疾病应急演练方案(脚本)
- 幼儿园保安人员培训记录
- 2025年运城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真题
- 设备晨会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