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68年初 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 改称南京 称皇帝 建立明朝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中央废丞相 撤销中书省 由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分管民政 刑狱和军政 授权锦衣卫 监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由皇帝直接指挥 文化方面 实行八股取士 复习提问 明朝是谁在哪年建立的 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导入新课 明朝初年 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 他与惊涛骇浪搏击 与海盗斗智斗勇 架起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海上桥梁 你可知道郑和扬帆远航最远到达哪里 他的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 明朝时期的中外交往与冲突还有哪些历史事件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6课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导航目录 知识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 郑和下西洋路线 图 戚继光 等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 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 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 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 使学生感受郑和 戚继光的人格魅力 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目标 郑和明代航海家 今天的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新课讲授 方寸中的历史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马来西亚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三宝的足迹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印度尼西亚 泰国 马来西亚 探访三宝庙 你知道 我 的远航为什么能成功吗 我能行 明朝国力强盛 造船水平高超 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使用 天文 地理知识的积累 船长 水手通力合作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认识 范围 亚非 美洲 范围广 时间 1405年 1433年 1492年 1504年 时间早 次数 7次 4次 次数多 人数 27000多人 1000人 1500人 人数多 船数 200多艘 17艘 船数多 船只大小 宝船长151 8米宽61 6米 旗舰长24 5米 宽6米 船只大 比一比 评一评 明朝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宝物不可胜计 耗费不可计算 奉行 厚往薄来 政策 对西洋朝贡者 皆倍偿其价 梁启超 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规模空前 带来了轰动性效果 对他的远航 我们应该怎么评价 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是有益的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以史为鉴 你从 郑和下西洋 中得到什么启示 睦邻友好 科学航海 这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世界航海史上的无数先辈正是秉承这一传统而不懈努力 最终实现宏伟计划的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 也需要在探索中奋进 情感升华 戚继光在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想一想 抗倭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 商人和海盗 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 他们烧杀抢掠 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抗倭形势图 台州大捷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保卫了祖国的海疆和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 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正义战争 符合人民的利益 戚家军纪律严明 作战英勇 军民团结 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史海泛舟 历史瞬间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谎称商船遇到风暴 以晾晒货物为名 买通明朝地方官员 得以在澳门居住 后来 他们擅自扩展居住地 修筑炮台 设置官署 企图长期霸占 两个瞬间说明了什么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交往 郑和下西洋 1405 1433年 冲突 1553年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堂小结 1 观夫海洋 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 涉彼狂澜 若履通衢 是描写哪一事件 a 郑和下西洋b 宋朝海外贸易c 戚继光抗倭d 葡萄牙侵略澳门 a 课堂练习 2 假如你是 我看郑和 大型历史画册的美术编辑 为寻访郑和的足迹来到当年的 天方 今沙特阿拉伯麦加 当地政府正拟建一座 郑和纪念馆 请你为纪念馆设计一幅标徽 标徽要求以某一实物为象征 并能体现历史上两国人民的友谊 你首选的实物可能是 a 粮船b 罗盘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