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旷野里的呼声读《寂静的春天》有感_第1页
【课外阅读】旷野里的呼声读《寂静的春天》有感_第2页
【课外阅读】旷野里的呼声读《寂静的春天》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旷野里的呼声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这个季节,厂区内外处处萌动着生命绚烂的气息,隔年的萧瑟和冷落在和煦的阳光下荡然无存。迎春花、玉兰花盛开得热闹非凡,一声声婉转的鸟鸣和着自然的节奏从青翠的树林中传出。春天来了,一个生动而让人欢愉的季节来临了。然而你可曾想过这样一番景象:带着怪味的微风吹拂着色彩暗淡的林木,没有灵动的飞鸟盘旋在湛蓝的天空,没有鲜艳的蝴蝶点缀着灿烂的花朵,大地一片寂静,处处毫无生机可言。这就是蕾切尔卡逊夫人在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春天景象。 蕾切尔卡逊夫人于1907年5月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1935年至1952年间,她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1958年,当她了解到喷洒杀虫剂使得村庄里的野鸟大面积死亡的事实后,开始对此展开调研。在这一过程中,她逐步深入地了解到过度使用具有毒性且难以降解的杀虫剂,已对当时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她才意识到身旁的春天原来早已变得寂静。蕾切尔卡逊夫人将她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册,以寂静的春天为名在1962年出版。然而,新书刚发行就受到很多工业人士的大力批判,一些有工业后台的专家在纽约人杂志上首先发难,指责卡逊是歇斯底里的病人和极端主义分子,几乎所有化工工业链相关的部门都对该书和她本人予以猛烈的攻击。 以一名环保人士的信仰和科研精神对抗财大气粗的美国工业界和某些惟利是图的部门,蕾切尔卡逊夫人不愧是环保界真正的勇士。她敏锐地发掘这看似繁荣的工业文明世界内在的生态问题,顶住巨大的压力,在“环保意识匮乏的旷野中真诚地摇旗呐喊”,期待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这真实的声音。我为之倾心的不只是蕾切尔卡逊夫人那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决心,更是她作为一名科学环保主义者的卓越见识和高尚道德。曾致力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研究的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在为寂静的春天作序时说道:“此书出版时对蕾切尔卡逊的攻击绝对比得上当年出版物种起源时对达尔文的攻击。然而1964年春天,蕾切尔卡逊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因此,真正的环保理念是自那个“春天”以后才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和灵魂深处。可为什么需要环保?为什么人类会傻傻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以为人并非一种盲目浅显的生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相信谁都应该明白,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筚路蓝缕,也只为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世界。这动机本就是崇高而美好的,无可厚非。那么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 数年前的春天,我站在武汉大学美丽的樱花树下,看着漫天飞舞的花瓣,天真地发问:“环境污染是不是人类在自私背景下的一种自我毁灭?”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私的阴影笼罩着人性,盲目掠取资源、疯狂追求个人或局部的利益终究导致分配的失衡。科技的竞争、落后的物质能源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污染大大超越了大自然自身净化能力的极限,环境开始恶化。人类就像是上帝的孩子,有时候缺少警醒,很容易在短暂的成功愉悦里迷失了生命的本质。事实上,经济学设立“经济个体趋向利益最大化”为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这个角度讲,人性的自私自利或许恰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人类并非不能自觉自醒,只是发展是人类不容置疑的使命,如同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一样,所有的生物必须设法壮大自己从而生存下去。那么这种壮大和增长是否有极限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这一进程中真的在所难免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相信没有谁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悲观的结局。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否可以并行且互相促进?寂静的春天及其后发生的一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充满希望的范例。该书发行后,民众的环保意识骤增,从而使得DDT和其它剧毒农药在美国禁产禁用,但当时的美国化学工业并未因此而垮台,美国农业也未因缺乏这些化学药物的注入而惨遭害虫蹂躏。相反,新型绿色化工业和生态型农业的崛起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带来了更加安全美好的未来。蕾切尔卡逊夫人那旷野里的呼声不仅使人类自我毁灭的行径止步,同时也催生了一次新的绿色革命。 历史孑孓而行,疼痛且富有深意。环保本就不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学术概念,也不应该是一种污染治理的工业理论。它不会刻意阻碍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反映的也不过是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需求,一种看起来超脱实则非常本质的需求。只是当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因为人类的盲目而发展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人类是否应该稍微停下脚步,认真思考长久以来我们内心里的天平究竟倾向了哪一侧?亡羊补牢犹未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从灯红酒绿的物质世界中醒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亏欠这世界一份尊重,一份满含着宽容、理解和付出的尊重? 蕾切尔卡逊夫人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为了应对复杂而沉重的外界压力,带着身患癌症的躯体一遍又一遍核查书中的观点和理论,确保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到两年后溘然长逝。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蕾切尔卡逊夫人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