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doc_第1页
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doc_第2页
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doc_第3页
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doc_第4页
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目 录录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 1 1 安全风险 1 1 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 2 组织体系 1 2 1 领导机构 1 2 2 专项工作机构 2 3 应急准备 6 3 1 应急电话及公告 6 3 2 现场应急中心 6 3 3 中毒防治措施 6 4 应急响应 6 4 1 事故处置原则 7 4 2 中毒症状 8 4 3 人员救护 8 5 信息收集 报告 9 5 1 信息收集 9 5 2 信息报告 10 6 后期处置 10 6 1 现场保护 10 6 2 现场洗消 10 6 3 善后处置 10 6 4 保险 10 6 5 事故总结与评估 10 7 附则 11 1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 1 安全风险安全风险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 皮肤和眼睛接触 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 轻者对 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重者造成人员伤亡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 存在以下安全风险 可能会导致发生中毒事故 1 1 1 氰化亚金钾 氰化银钾生产过程中 1 1 2 氰化物的运输和保管中 1 1 3 生产发生故障液体泄漏 1 1 4 反应过程中气体泄漏 1 1 5 发生其它事故综合泄漏 1 1 6 误食 误接触 1 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 2 1 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液体或气体意外泄漏 1 2 2 管理不严遗失被人误接触或误食 1 2 3 其它意外接触 误食 1 2 4 没有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 2 5 事故抢险个人防护用品破损造成中毒 2 组织体系组织体系 2 1 领导机构领导机构 1 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 是公司的应急指挥心 全面领导本公 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 郑国安 副组长 冯义芳 王 平 常运来 成 员 王长江 张铁军 张梦庚 宋军波 崔红兵 薛双全 闫春 旺 2 2 指挥中心职责 1 接受上级部门 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 2 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3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 负责本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5 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 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7 组织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培训和演练 补充完善本单位应急预 案 2 2 专项工作机构专项工作机构 环保 安全监察部设立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负责生 产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2 1 指挥中组织及人员职责 1 指挥中心办公室人员 负责人 王长江 环保 安全科长 成 员 张铁军 张梦庚 2 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1 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决定 2 负责组织公司各应急救援小组 落实应急救援人员 包括应急救 援队伍及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和人员 并存档 3 实施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4 检查抢险抢修 个体防护 医疗救援 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 情况 是否符合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 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保证能有效使用 5 检查应急救援的物资的准备情况 3 6 负责员工的应急救援教育及应急救援演练 7 负责与外部有关部门的应急救援的协调 信息交流工作 8 建立并管理应急救援的信息资料 档案 9 应急救援办公室应备有如下资料 危险物质数据库 危险物质名称 数量 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 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 应急救援物质和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大小 存放地点 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危险源示意图 图中应注明 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方 救援设备存放点 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 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 安全区 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公司职工名单 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包括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和人 员 现场其它人员名单 公司应急响应通信联络表见附件 F12 4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 标准 手册 政府部门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包括和本公司附 近的有关应急救援单位 如 医院 消防队 安全 环保部门等 专家咨询组的相关信息 公司外部相关部门应急响应通信联络表见附件 F12 5 2 2 2 应急抢险组 1 应急抢险组人员 负责人 冯义军 4 成 员 张铁军 张梦庚 2 应急抢险组职责 1 接到通知后 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 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 人防护用具 协助事故发生单位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 质 2 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 迅速抢修设备 管道 控制事故 以防 扩大 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 及时使严重中毒者 被困者脱离 危险区域 3 现场指导抢救人员 消除危险物品 开始现场抢险 4 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 视灾情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请求 外部力量救援 5 现场固定消火栓 移动灭火器等要按规定经常检查 确保其处 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6 负责向外部救援力量提供致灾介质的危险特性 中毒防护方法 致灾设备的禁忌注意事项 7 有计划地开展预案的演习 熟悉应急救援程序 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 8 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预测设备 管道泄漏部位 进行计划性检修 并进行封 围 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 9 负责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去污 为恢复生产作好准备 10 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3 2 4 现场保卫组 1 现场保卫组人员 负责人 王 平 成 员 宋军波 崔红斌 2 现场保卫组职责 5 1 发生事故后 现场保卫组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护器具 迅速奔 赴现场 根据事故影响范围 设置禁区 布置岗哨 加强警戒 巡逻检查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2 接到报警后 封闭厂区大门 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程序 引导外来 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 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3 现场保卫组应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 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 4 负责公众疏散 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 引导消防人员 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 2 3 应急救护组 1 应急救护组人员 负责人 冯义军 成 员 张铁军 张梦庚 2 应急救护组职责 1 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2 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 并能随时取用 3 事故发生后 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 伤者送来后 根据症状 及 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对伤者进行急救 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 4 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 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 速转移伤者 2 2 4 后勤保障组 1 后勤保障组人员 负责人 常运来 成 员 薛双全 闫春旺 2 后勤保障组职责 1 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报警后 根据现场实际需要 准备抢险抢救物 质及设备等工具 6 2 根据生产部门 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 设备等型号及几何尺寸 对照库存储备 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 3 根据事故的程度 及时向外单位联系 调剂物质 工程器具等 4 负责抢救受伤 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伤员紧急运送 5 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3 应急准备应急准备 3 1 应急电话及公告应急电话及公告 生产现场应安装电话 无条件安装电话的生产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 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 值班室 警卫室内 在生产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 栏 牌 标明本单位应急领导组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社会急救电话等提 示标志 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 2 现场应急中心现场应急中心 生产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 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 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 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 并可根据不同情况 予以增减 定期检查补充 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 3 中毒防治措施中毒防治措施 3 3 1 加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3 3 2 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3 3 3 加强对存放氰化物等化学品容器的日常检查 及时淘汰不合格 的贮存装置 3 3 4 正确使用提取 收集工具 规范化进行操作 3 3 5 对作业区域进行合理规划 消除交叉作业等不安全现象 3 3 6 加强安全操作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 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7 公司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 应急启动 控制及应急行动 扩大应急 应急终止 和后期处置 公司接到事故报警 应根据事故影响程度指导启 动相应响应程序 发生 V 3 级事故由车间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发生 V 2 级 或 V 1 级事故应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予以响应 5 2 1 公司应急电话 4 1 事故处置原则事故处置原则 发生中毒事故后 应本着员工和救援人员的生命优先 保护环境优先 控制事故防止蔓延优先的原则 根据不同程度 不同类型中毒症状 现场 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4 1 1 报警 报警电话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186375217194 1 2 报警内容 发生事故后 在场人员应立即报警 报警内容如下 事故地点 事故类型 危险程度 报警人姓名 4 1 3 事故处置程序 1 公司发生突发事故发生后 由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 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 通知有关车间 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 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2 召集 调动抢救力量 各车间 部门负责人接到应急指挥中心指令 后 立即响应 协同事故应急救援队员携带救援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 位置聚集 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 3 指挥中心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 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 急抢救 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车间 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如事故现场 属爆炸危险区域 应携带防爆通信设施 4 事故发生后 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 公司应急力量无法控制 指挥 部应立即将本单位地点 事故起始时间和部位 危险品名称和数量 人员 8 伤亡情况 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上级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或消防部门 5 事故发生期间 必须保护现场 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 按 本预案营救 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 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 应急指挥中心 在充分考虑专业人士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 施 6 如需外部医疗卫生救助时 应及时通知 120 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 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 4 2 中毒症状中毒症状 4 2 1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 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 头痛和头晕 然后出现焦虑 木僵 昏迷 窒息 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 抽搐 最后出现心动过缓 血压骤降和死亡 4 2 2 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 开始主要表现为眼 咽 喉粘膜等刺激 症状 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 4 2 3 经口误服氰化物后 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 恶心 呕吐 头昏 前额痛 乏力 胸闷 心悸等 进而出现呼吸困难 神志不清或昏迷 严 重者可出现抽筋 大小便失禁 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4 2 4 若大量摄入氰化物 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 造成所 谓 闪电型 中毒 4 3 人员救护人员救护 4 3 1 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 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 橡胶耐油手套 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 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 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现场救援时 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 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9 4 3 2 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 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 若无呼吸 可进行人工呼吸 若无脉搏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有必要 应对中毒 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 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 被堵塞 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 可进行气管插管 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 行气管插管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4 3 3 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4 3 3 1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 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同时用大量 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 5 分钟 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4 3 3 2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 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 洗 5 分钟以上 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 应当立即取下 困难时可向 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4 3 3 3 如果是口服中毒 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 洗胃液和呕吐 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 3 4 解毒治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 给纯氧 并作动脉血气分析 纠正代谢性 酸中毒 PH 7 15 时 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 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 者 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4 3 5 紧急疗法 4 3 5 在紧急情况下 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 1 2 支 0 2 0 4ml 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 放置在患者鼻孔处 吸入 30 秒钟 间 隙 30 秒 如此重复 2 3 次 数分钟后可重复 1 次 总量不超过 3 支 4 2 5 2 亚硝酸异戊酯具有高度挥发性和可燃性 使用时不要靠近明火 同时注意防止挥发 施救人员应当避免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以防头晕 10 5 信息收集 报告信息收集 报告 5 1 信息收集信息收集 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高温灼烫事件相关信息 后实行首接负责制 并负责收集 汇总人身伤害事件信息 5 2 信息报告信息报告 发生一般轻伤及以上中毒事件 公司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应在 1 小时 内上报公司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工作组 6 6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 6 16 1 现场保护现场保护 安全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6 26 2 现场洗消现场洗消 根据抢险后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 洗消去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稀释 用水 清洁剂 清洗液稀释现场污染物料 2 处理 对应急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