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改革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A. B. C. D.2.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4.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5.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6.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7.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8.19501952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下列对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土地改革的完成, 地主阶级被消灭土地改革使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A. B. C. D.9.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土地改革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A.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 B.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C.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10.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二、材料题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三: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请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政权。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1956年。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应选C项。2.【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不合题意;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项正确,不合题意;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3.【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内容,1948年贫农、中农、地主占全国人口比例较大,说明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的多数土地;到1953年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才提高,地主变0,不在存在。结合课本所学,1950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政治方面的,不合题意;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政权,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4.【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这一题考查土地改革相关内容,农民得到土地。5.【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时间限定50年代,此运动活动的主体几万万农民,所以首先排除A和B,这两项活动的主体是军队和政府,难以区分的是C项和D项,比较而言,土地改革的影响更大,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使几万万农民翻身做了主人,所以才有题干中提到的“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而合作化是对农业进行的改造,使农民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和土地改革比较,影响较小。正确答案为D。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土地改革后,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充分说明了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C。7.【答案】A【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可知,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8.【答案】B【解析】根据已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正确,B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见土地改革主要目的是将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表述不合史实。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答案】D【解析】本题较为简单,ABC都属于史实,D是观点。10.【答案】B【解析】三大改造完成才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建立起来。二、材料题【答案】(1)运动: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2)政策: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3)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写一点即可)【解析】(1)据所学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由材料一“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并结合所学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由材料二“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铝粒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回转窑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转干考试题及答案
- 警犬食物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要点
-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室内装配式冷藏冷冻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玻璃制品镀膜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精练)
- 绝缘防爆工具制作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一年级道法集体教研记录
- 《公路运输网络规划》课件
- 大一竞选班长演讲稿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 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长江陆水枢纽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
- 医疗机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
- 云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费用指导价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 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共25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