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肖像 惟妙惟肖 削面 瘦削 B 轻薄 妄自菲薄 停泊 丝帛C 粗犷 旷日持久 盛况 框架 D 祸害 骇人听闻 残骸 骇然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侵袭 浸染 矜持 寝室 B 呼号 号角 消耗 豪迈C 恶魔 可恶 噩梦 厄运 D 狂哮 闲逛 诳语 匡正3下列字形都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消魂 潇遥 凛冽 乱石嶙峋 B 聒噪 铿锵 褶皱 鬼哭狼号C 耄耋 蹒跚 驰骋 眼花潦乱 D 鼙鼓 谩骂 拔涉 色彩斑澜4下列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譬如 棱角 轮廓 引吭高歌 B 鞠躬 狂飙 神祗 一愁莫展C 猥亵 溪落 浩洁 穿流不息 D 亢奋 盘恒 迎绕 奇卉异葩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我还是依稀发现远方世界中消失的火光,大地的反光升入隐约可闻的乐曲中。()我感到自己虚空之中,而且不知发生了什么奇迹。()(我)不问自己向何方,也不问上帝的慈悲能否我,把我从包围我的虚无中解救出来。()我只发现远处时而闪过黄色的光线,而且变得越来越耀眼,光照越来越。A 暗淡 堕入 垂顾 扩展 B 暗淡 坠入 垂顾 扩展 C 黯淡 堕入 眷顾 拓展 D 黯淡 坠入 眷顾 拓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B 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C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D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B 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C 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D 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8下列句子中的修辞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曲罢曾教善才服 B 妆成每被秋娘妒 C 间关莺语花底滑 D 终岁不闻丝竹声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充的省略成分,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千呼万唤(琵琶女)始出来 B (琵琶女)沉吟放拨插(于)弦中C (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琵琶女)未成曲调先有情D (琵琶乐音)凄凄不似向前声10对下列各句中涉及的古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的委婉说法,古代以右为左。B 予出官二年,始觉有迁谪意。出官:离开官职。C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善才:唐代称琵琶师为善才。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1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乔治桑,原名奥罗尔杜邦,法国19世纪的著名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福楼拜评价她“永远是法国的一位杰出人物,而且是法国唯一的光荣”。B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中期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大量讽谕诗中琵琶行和长恨歌,艺术成就都很高。C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丰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翻译作品共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等。D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12下面是白居易长很歌里的句子,前后句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B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C 在天愿作比翼鸟,夜半无人私语时。 D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13下面是琵琶行里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琤琤然有京都声。B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C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D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二、课内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梅兰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现在已经十二点钟了,我们在戏院坐了将近五个钟头。梅兰芳在哪儿呢?这五个钟头里没有一分钟幕间休息,那面烦人的大鼓只要一遇到事情就像打雷般地敲响。而两根弦的中国小提琴像根红线一样整个晚上都粘在人的神经上。这出戏完了是那出戏。像这样呆坐着一出接一出没完没了地看戏,真是一种叫人肉体上受不了的疲劳战。他究竟怎么回事?清晨四点钟,梅兰芳终于来了。那迪内已经向我解释过:梅兰芳是那么伟大,以致他的心情好坏也成了观众的喜恶。观众们通宵达旦,翘首以待地一直坐等到他天亮出场,这证明了他是了不起的,受人爱戴的。这样,用中国话来说,他就有了“面子”。挣得“面子”是人生中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和礼遇,而反过来说,丢“面子”则是同等程序的奇耻大辱。现在梅兰芳挣得了面子!可是他得到的是一张张灰白的、慵倦的、睡眼惺忪的脸。武戏、滑稽戏、对白戏、音乐歌唱戏,我们坐在剧院的九个小时里都看遍了。剧院外面天已经蒙蒙亮,顶楼花厅窗户已经变为紫绛色。可是当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人人脸上露出了抖擞的精神和充满了刚刚迸发出来的期望。大家都坐得像蜡烛一般笔直,眼睛是年轻的、炯炯发光的。就像一团裹在白色绸缎里的絮云,梅兰芳轻轻柔柔地出现在舞台上。人们看不清楚他做了什么动作,仿佛他没有挪动脚步人已经袅袅娜娜地飘荡过来,仿佛他的双手徐徐卷舒出一层朦胧的轻纱。他抬起了手臂,连一个外国人,一个对此道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都可以看出来,他的这个动作美极了,姿势既优雅,神韵又端庄。就在这个时候,整个剧场像是点燃了熊熊的火焰。观众们站立起来,他们高声呼喊:“好!”“好啊!”观众们为能一饱眼福而欣喜若狂。他们准确地知道这个抬起手臂的动作是多么优美,多么难得。梅兰芳演的那出戏,也是唯一的一出我过去所知道的戏。那就是西厢记。梅兰芳演的这出戏描述了一个既有相思成疾、又有爱情追求的月夜。在他的千姿百态的表演里闪烁着神奇的光彩,忽而是倾吐爱情的温柔,忽而是反唇相讥,忽而是冷漠无情;像是游移在寒夜中捉摸不住的星星磷火,像是碧绿似冰的晶莹美玉,像是纯洁无瑕的坚硬大理石,像是金星迸溅的爱情流火。月亮和梅兰芳就这样交相辉映着不过外面太阳升得老高。我们走出剧院,驱车经过行人川流不息的街道时,已经是骄阳似火的大白天了。14在“清晨四点钟,梅兰芳终于来了”中“终于”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3分)15梅兰芳出场前后,观众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4分)16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17作者认为,梅兰芳受观众欢迎说明他“挣得了面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8分)18默写(1) 浔阳江头夜送客,。(2) 千呼万唤始出来,。(3) ,小弦切切如私语。, 。(4) ,此时无声胜有声。(5) 东船西舫悄无言,。(6) ,杜鹃啼血猿哀鸣。(7) ,相逢何必曾相识。(8) ,此恨绵绵无绝期。四、(8分,每小题4分)1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五、(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夜 色夏夜桥头,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引来许多纳凉的人们。桥下的河边,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随即和上了一段柔美的二胡,接着几个老人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原来是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在切磋技艺。老人们的兴致很高,谈笑风生,又拉又唱,吸引了许多观众。连一个衣衫褴褛、满面肮脏、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股臭味的乞丐也凑了过来,入迷的听着。老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拉二胡的,听别人喊他“胡局长”或“老胡”,大概没退休之前是个局长。老胡持弓一拉,指间便流淌出舒缓、柔美的音色来,听得人仿佛身上一凉,暑气顿消。一曲终了,围观的人喝彩起来。一个老头抢着说:“老胡不但拉得好,这把琴也珍贵呢,值两三千块呢!”众人“啧啧”称奇,老胡的脸上溢出得意来,他解释这琴为什么这么贵,他说琴头是象牙,琴杆是黑木,这蒙的蟒皮可不是一般蛇皮,而是蟒的颈皮试想,一条蟒蛇的七寸之处的皮能蒙几把二胡?这都是珍贵之物所制,故而值钱。众人又是一番惊叹。这时,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尖尖的声音插过来:“琴是好琴,可惜废了。”人们一看,原来是那个乞丐在说话。众人立时哑然,先前说话的老头儿显见是个爽快人,他反问道:“怎么废了?”乞丐说:“二胡这东西属贱,要越拉越好,不拉就算废了。三年不拉,便是废琴;十年不拉,便是死琴了。”人们一听还有些讲究,但有几个年轻人挑逗乞丐:“你既然懂琴,想必也会拉,你就拉一段,我你听听。”乞丐连忙推辞,那老头儿却不由分说,从老胡手里抢了二胡就往乞丐手里塞。乞丐拿了琴也就不再客气,他在台子上正了正身子,调试了几下音,手腕一动,立刻就令人感到是个内行。琴声响起,听众马上分辨出和老胡拉的完全不一样,老胡拉得单薄、轻飘,仅仅是成调而已,而这个乞丐却拉得厚重、连绵、凄婉、如怨如诉,把音符当作一支支利箭,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人们再看乞丐,不禁大吃一惊!月光下的乞丐乱发飞扬,双目炯炯,与先前的模样判若两人!乞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风神气韵俱佳,显出一个音乐大师的气概;一摆头,一抖弓,一弹指,莫不潇洒自如,顾盼神飞,把一群人都看得呆了,听得呆了!连月亮也似乎听得醉了!一曲终了,乞丐凝然不动,最后一个音符还在他的指间环绕盘旋。人们还看到他的额头和面颊闪动着细密的亮光,虽是夏夜,但这河边甚是凉爽,人们早已落了汗,却见乞丐浑身湿透。之后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静。等人们反应过来让他再拉一曲时,他已经摆着手,趿拉拖鞋飘飘而去。夜深了,凉气出来了,众人都散去了。老胡回到家,找出一块净布,把二胡擦了又擦,才郑重其事地放入琴盒。20这篇小说以“琴”为行文线索,请分别概括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分)答: 21简要概括老胡身上的两个显著特点。(各1分,共2分)答: ; 。22乞丐拉二胡,“把一群人都看得呆了,听得呆了!连月亮也似乎听得醉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试结合文意说出三条原因。(不超过15字)(分)答:2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 本文多次进行景物描写,这种描写有点明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B 第三段中“连一个衣衫褴褛入迷的听着”一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有重要的铺垫作用。C 第七段中乞丐说:“琴是好琴,可惜废了。”意思是说老胡在三年之内没拉过一次琴。D “人们看到乞丐,不禁大吃一惊”,是通过人们的情态描写,从侧面表现乞丐拉琴的风神气韵。E “之后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静”是正面描写,表现人们都在思考,乞丐为什么会拉得这么好?他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呢?24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3分)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25作文(60分) 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根据要求作文。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以“只缘身在最高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片断作文,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1B 2A 3B 4C 5 6B 7A 8C 9C 10B 11B 12C 13A 14表现了观众对梅兰芳的期盼,突出梅兰芳的演技,照应了前面“我们在戏院坐了将近五个钟头”“梅兰芳在哪儿呢?”“像这样呆坐着一出接一出没完没了地看戏,真是一种叫人肉体上受不了的疲劳战”等句。15梅兰芳出场前,观众疲乏不堪;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人人精神抖擞,眼睛炯炯有神。这种前后对比的描写,突出了梅兰芳高超的演技和他受观众欢迎的程度。16这段文字用词华美,句式整齐;使用排比手法,加强了文章的气势;选用一系列新颖的喻体构成比喻,创造了优美的意境。所有这些都渲染了梅兰芳非凡的表演艺术,表达了作者的由衷钦佩和赞美。17(参考答案)这种说法可以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十分准确。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