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doc_第1页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doc_第2页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doc_第3页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doc_第4页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 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篇一:德育研讨会发言稿 德 育 研 讨 会 发 言 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共同探讨德育工作我很荣幸,也有几分羞愧。其实,还有很多的老师做得比我好。我总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很平淡,没有什么可谈。我调到xx学校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x年了,我只是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学生身上。下面我就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 扎实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1. 树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各项制度,并抓好落实。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是以共同奋斗目标为前提的;正确的奋斗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奋斗的共同纽带,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所以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或每学期开始,我都会根据班上不同现状,与班上的同学共同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同时,根据班级目标制定班规及激励机制,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公平公正、合理可行,并奖罚分明。本学期,根据这个班的现状,我和学生共同制订了班规十条,及班级评星制度。并通过班级布置“雏鹰争章”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激励。班上同学都能发挥所长获得相应的奖章奖品。同时,我会注重制度的落实,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小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同学。 2. 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形成学生自治管理。现在我班的同学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有能力管理好班级事务,所以班上的许多工作我都交给他们去做,充分信任他们,相信他们能做好。同时,多与班干部沟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汇报交流工作,并在工作上多给予帮助指导。时间长了,他们责任心强了,处理班级事务也讲究方式方法了,帮助我处理了很多事情,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3.利用好班会、晨检、午检等时间,做好班级思想工作。早晨和中午课前时间是学生的自由时间,也是最能发现学生问题的时候,每次这些时间走进班里,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时,若发现学生中不正确的言行,可立即引导、制止,严重的或普遍性的问题则利用班会进行思想教育;若发现好的现象还可在班上表扬推广。 二、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学习成绩提不高是我所带的这个班一个最头痛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我试了很多办法。我采取小组合作法:根据实际情况把全班分成十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位小老师,学生可到自己喜欢的小老师组上报名,小老师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学生,最后我根据学生水平稍作微调,定好每个小组的人员。之后,这些组员就是学习上的伙伴,小老师有自由的发挥空间,给组员布置、检查作业,讲解题目,分配组内帮扶对象等,组员们在小老师带领下以好带差,在学习上互相监督,互帮互助,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同时,我还设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团体奖:在学生个人奖励之外,给表现优秀的小组额外颁发团体奖。用此激励、推动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三、做好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每学期初,我都会重新核对更新学生基本信息:住址、监护人及家长的手机号码等,并一式三份:随包携带一份,学校、家里各存一份。一旦学生发生什么事情,可以随时随地和家长联系。同时,为了方便联系,我还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家校联系本。本学期,除了学校规定的家长会之外,我还专门针对部分问题学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达成共识,寻求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四、注重安全教育 安全是教育的生命线。作为班主任,我时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常把安全挂在嘴边。下课时,叮嘱学生别打闹;雨雪天叮嘱学生:课间不要乱跑,注意路面以免滑倒!每天放学,我坚持让路队长清点人数,并向我汇报,并临行前叮嘱: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放学马上回家,不能在路上逗留!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尤其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嘴勤、手勤、眼勤、腿勤,是最基本的必修课。 以上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如有不妥,诚请各位指正。我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将自己几年来的心得与大家一块交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软性的系统工作,我相信每位老师在班级工作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我们能相互切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我们懂得工作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只要我们用心把工作中的细节做好,就会取得惊人的效果。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过程,只要我们用心细细雕琢,就会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 最后祝老师们新春快乐,合家欢乐!谢谢! xxx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发言稿篇二:德育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德育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德育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用爱,让青春之花绽放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么好一个机会,远赴杭州参加这种高级别的德育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走这么远、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使我受益匪浅。我想,这次出行将对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把这次学习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家讲座内容概述及我的感想,二是参观学军中学和保俶塔中学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首先是专家讲座的情况以及我的感想。 本次共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他们分别是: 慈祥和蔼充满爱心且谦虚内敛的朱仁宝教授讲的是文化视野下的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学军小学的退休老校长杨一青校长的立德树人与职业修养; 关注并研究孩子心理发展的朱益明教授的学生发展与学生评价; 谦逊认真态度和蔼可亲总是面带微笑、从孩子的生理发展角度讨论孩子心理问题的的韩似萍教授的生命视角的教育取向; 有高度教育前瞻性的钟志农教授的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并致力于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杨宏飞教授的学生心理问题与辅导对策。 由于内容十分丰富,我无法一一再现教授们精彩的讲座,我且节选部分教授讲座的内容说说我的感想吧。 那么,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校的紧密联合。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位。好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表现在学校,而是在家里。但家庭里产生的矛盾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状况以及效果。没有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孩子对这个社会的信赖度和对自身的自信程度都会很成问题。 我们在参观学军中学的时候,听那里的老师介绍,说他们的家长委员会很得力。学校只要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家长们迅速就可以聚拢来,配合相当主动和积极。连收补课费自习费这些事学校都不需要去理会,家长收好了主动交到学校来。而这个在我们这边似乎是很难实现的事情,说道收费家长们不抱怨不推脱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比如开家长会,很难有一个班是家长全员到齐了的。到了的家长好多也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来报个到就说忙,走了。坚持坐到最后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位,更多的只是来看看听听,也不和老师交流,会议已结束就闷不做声的离开了。有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也不是很在意,老师不主动请家长留下来交流交流,他们也很少会主动留下来和老师交流。 所以,在我们邻水,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其实并不是很顺畅的。也很难真的做到很顺畅,我也知道,这和我们这边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对教育的认识有关。在很多家长眼里,都觉得自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帮不上忙,他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吃饱穿暖,别的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而解决。 二、作为老师,要对孩子充满爱,用真挚的爱去唤起孩子们的对自己的信赖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后进生”。 孩子们的感情是很简单而且真挚的。当孩子们真正感知到你对他们的爱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产生信赖,并依赖于你。 但是,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在问题学生面前不生气,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一定都能做好。我们要坚决杜绝对后进生的冷暴力。比如有的学校用“红领巾”“绿领巾”来区分优秀学生与不够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做法直接会导致孩子们不自信,同时也对学校失去了信赖,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会找不到归属感,他是孤独的。 在一项调查孩子们遇到烦恼时最愿意向谁倾诉的问题时,统计结果为:愿意向同龄人倾诉的占82%,向老师倾诉的占12%,向家长倾诉的占6%。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孩子们把更多的信赖给了自己的同龄人,他们和老师和家长是有很远的距离的,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思向家长老师敞开。于是有的老师在和孩子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一问两问三问都问不出原因或者结果的情况下,开始没有耐性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本想解决问题却反而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有的孩子特别调皮,有的还特别暴力。朱仁宝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孩子因为住校老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为了和父母相聚,他就总故意打架。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打架,老师就会请家长来学校,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了。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犯错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他的需求。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挖掘孩子们犯错背后的真相,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朱教授说,当今我们的德育往往被放到了一个“高大上”的位置,这是不切实际的,她说:顶天立地的德育,重点应该放在“立地”上。这个说法很沾地气。如果德育脱离了孩子们的需要,那一切的努力都只是白费力气。所以,我们的德育一定要切合孩子们的需要,作为德育工作者之一的班主任就得真正用心去关爱他们,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千万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用粗暴的方式或冰冷的话语去伤害他们。 现在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过度的关爱,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草莓族现象”:身体长得高高大大的,很健康,但内心十分的脆弱,经受不了打击,害怕承担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还得要学习说话的艺术。用杭州市学军小学老校长杨一青教授的话来说:老师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有修养的人,一个修养不够的老师是很难让孩子们受到好的引导和教育的。因为老师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你的包容和信赖度。所以,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允许孩子犯错并在心里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渐长大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不犯错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孩子们感知到了老师对他的理解关爱和包容,他就不会觉得自己处处被捆住了手脚,他会感觉到自己在学校在老师在同学这里都是一个可以被包容的个体,他犯错了会有人乐意原谅并引导他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仅仅只是受到指责和否定。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那么,他会在自己的这个空间里给他信赖的人留下足够的位置来,让这个他信赖的人住进他的心里去。 我们不得不承认,问题家庭里出现的问题孩子比例更大一点儿。但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离异家庭或者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一定更可怜?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孩子是能够理解父母不在身边或者是父母离婚这样的事情的。留守孩子也早已经知道大人离开自己离开家乡也是为生活所迫,是正常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依旧凭着你的经验和感觉去过多的给予他们关爱,只会让孩子对你产生反感情绪。所以,对于不同的状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无端的自作多情给孩子带去烦恼。 三、把握住孩子青春期的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安全的度过青春期。 千万不要把谈恋爱当成是洪水猛兽,更不要对他们的叛逆进行强制性的改变。他们在青春期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因生理变化带来的不自觉的反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处于怎样一种让家长老师担忧的状态,他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觉得这一切的状态自然而然,没有任何问题。 钟志农教授说:不少班主任由于在教育引领孩子们的过程中急躁激进了一点儿,有时候问题没处理好反而将自己搭了进去,而且,这样的老师往往还是好老师。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好多老师包括我,之前一直都认为孩子在高中时期一旦谈恋爱或者迷恋看小说,那这个孩子的高考就完了。可随着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这样的观念在当下这些孩子这里已经行不通了,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老问题展示出来的新现象。 朱仁宝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说北京一个考托福考了600多分的男孩子,眼看就要出国了,有一次与一女孩儿一起逛街被母亲发现,母亲当即呵斥这个男孩儿并责骂了那个女孩儿,后来这孩子把自己的父母给杀死了。他说:父母没给他留一丝一毫属于自己的空间。一看到自己和女孩子在一起就总说自己是在恋爱,他受够了!朱益明教授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举到一个例子,说有一中学学生会主席问校长:什么叫谈恋爱?最后校长给出的答案是:老时间、老地点、老人物。 从这些例子里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天性受到压制是要出问题的。而且,现在的孩子是有思想的,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自己的解读,他绝对不会容许老师直接给他扣帽子。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说的话不能轻易说,没有根据不能扣的帽子绝对不能扣。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自身,比如:开始打扮,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家长老师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开始关注身边优秀的孩子,这种种种种,其实都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来了心理变化。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总是敏感于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走得近了些就说他们是谈恋爱了,会在他们的心里造成阴影,严重的还会给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带去不好的影响,甚至会让他们以后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最后导致这个孩子的社交能力缺失。 其实更多的孩子是知道这个时候谈恋爱是不对的。也许在他们心里其实根本就还没来得及去想自己对异性的这种关注是不是恋爱。可老师怀疑的眼神、一再的叮嘱和提醒,有时候反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他们容易冲动又不愿意让人管。在不被信任的情况下,也许会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已经被扣下帽子了,何必让它莫须有呢? 中学阶段的德育,是帮助孩子们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而并非让孩子们扮演我们所希望的某个角色。他们正在学习如何处理父母关系,师生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朋友同学的关系。在这几种关系中,高中生最看重的是朋友关系,父母和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关系了。他们不愿意在父母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弱的方面,他们要发出吼声,甚至要用出走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成熟,来宣告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一切的叛逆行为,都只是因为他的生理发生了变化,和孝顺、道德无关。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对他们很看重的朋友关系扣上早恋的帽子,孩子会不知道如何才能处理好种种关系而迷茫无措。 人不是活在道理中的,而是活在一种感受中的。我们的教育如何来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那就是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让孩子们在你领导的团体里有归属感,有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的感觉。 四、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在三种价值感里寻找平衡点:同伴价值感、同性价值感、异性价值感。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同伴价值感最突出,他们会把父母老师当朋友,当同伴,什么都愿意和你讲,他们是简单的透明的也是可爱的。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同性价值感逐渐增强,他们会慢慢的在同性中寻找自己的伙伴,父母老师的地位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你会发现他 有了几个和自己要好的朋友,可如果在这个阶段他的同性价值感没能得到满足,他就会在异性中去寻找一种平衡,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从而来看到自己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开始打扮自己以引起异性的注意的时候,也许就是他的同伴价值感和同性价值感不足以让他的内心觉得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了。他在靠自己的努力寻找一种平衡。而高中阶段,往往同性价值感和异性价值感同样重要。你会发现有的高中孩子明明有自己的几个同性的好伙伴,但他依旧不开心,他还需要有异性的朋友来满足他的异性价值感,他心里才会觉得踏实,觉得自己是被集体认可的被尊重的一个完整的存在。 钟志农教授说:教育是一种传承和引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先知先觉,应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少走弯路、少受伤害。我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要关心他们身体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发育。一个孩子只有在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做好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只有把德育放在智育的前面,才能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让孩子们觉得幸福,让教育成为创造幸福的伟大事业。 最后,我谈谈参观学军中学和宝俶塔中学之后的。 总起来说,学军中学和保俶塔中学,都是一些高大上的学校,全国这样的学校原本就没有几所,所以,很多东西我们看了,不一定能学得来。所以,我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 一、学军中学 学军中学即原杭大附中,是浙江首批省级一级重点中学,也是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还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涉外单位。是全国知名的中学。学校占地不宽,不到70亩土地。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2个班,全校也就1800个学生。学军中学最初也只是一所普通的中学,学校最初的崛起是因为学校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是来自浙大和清华北大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学校的高级教师比例可以说是全国第一的,现在有157位教师,119位都是高级教师。 他们学校选择老师很苛刻,很多老师都来自清华北大,而且考察教师的时候还要参考他们高中时候的学习情况。而且他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全杭州市前1000名的学生,生源质以道为鉴,以德育人,高中德育研讨会年级组长稿篇三:德育工作研讨会的发言稿 德育工作研讨会的发言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育人即指在教学或其他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德育,当然德育的范围要比他大得多,之所以在这里啰嗦,只是想说明德育与教学是分不开的,因为现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是来形容德育的: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并且还能发言,实感荣幸倍加。今天我从一个班主任和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谈谈对德育和对德育工作者的看法,比较单纯,狭隘,请各位同事多多担待。 一、富润屋,德润身。 这是从一个德育工作者自身来说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要从语言上教育学生,更要以自身为榜样来影响学生和周围的同事,身正方能为范啊!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德育工作者在要求别人去做这做那时,自己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去育人,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完全可以肯定德不高的德育工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