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上)》教案02.doc_第1页
《科学技术(上)》教案02.doc_第2页
《科学技术(上)》教案0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 科学技术(上)一、活字印刷1、背景(1)、雕版印刷术盛行普及。唐朝发明,宋中期逐渐盛行、普及。(2)、宋朝刻书业兴盛,雕版技术娴熟。2、泥活字印刷术(1)、发明的时间、人物:北宋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2)、发明的经过听说师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给学生的启示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个有心人。(3)、发明的意义A、毕升的发明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既方便又省时;B、为近代活字印刷术之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早四个世纪。古腾堡 德国发明家。约1398年生于黑森的美因茨;约1468年卒于美因茨。关于古腾堡的早期生活了解到1435年时,他卷入了一诉讼案件,在该案中使用了“印刷”一词,古腾堡打算把印刷术变成现实可能是从这时开始的。比较中国与欧洲在随后的发展状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古腾堡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古腾堡出生时这两个地区的技术发展大致相等。但是在古腾堡发明了现代印刷术之后,欧洲发展非常迅速,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停滞不前。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1)、北宋泥活字(2)、西夏木活字(3)、元木活字(4)、元以后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插图西夏文木活字印本,是迄今所见最早活字印刷品之一。有关木活字的记载,最早见于元王桢农书,发明转轮排字架(字母按音韵存放,提高了排字效率)。铜、铅活字。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其影响13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波斯和欧洲,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改变了欧洲封建时代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受高等教育的状况)2、 指南针1、指南针的发明过程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2、指南针的影响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被应用于航海。我国人民首创这种仪器导航方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不排斥天文导航,二者可配合使用,这更能促进航海天文事业的进步。中国使用指南针导航不久,指南针就被阿拉伯海船采用,并经由阿拉伯人把这一伟大发明传到欧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磁针从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国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国人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比欧洲人至少早80年。三、火药武器1、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国家(1)、火药在唐末用于战争唐末藩镇割据混战中,郑璠进攻豫章(今江西南昌),使用“发机飞火”,即用抛石机把点燃引线的火药包抛射出去,烧了城楼,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药打仗的记载。(2)、宋代的火药制作配方渐趋成熟唐代火药配方、定量都未固定,宋时配方定量逐渐固定,与后世黑火药接近。(3)、宋、元时期由作坊、匠人制作火器南宋“突火枪”、宋、元年间的“火铳”,已具备管形火器的基本特征。阅读第一段小字和火器图片,归纳管形火器的基本特征。(身管、火药和子弹)。2、影响(1)、改变战争方式,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2)、13世纪,西传阿拉伯地区、又传欧洲,对欧洲历史发展影响巨大。(火药和火器的使用,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结合“名家史论”思考:宋元时期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西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火药、指南针、印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