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5.11.doc_第1页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5.11.doc_第2页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5.11.doc_第3页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5.11.doc_第4页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5.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学 科 分 类_ 小 学 语 文 _ _ 课 题 名 称 品经典,唱诗文,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研究课 题 主 持 人_ _ 户 波_ _ _课 题 组 成 员_ 郑玉霞 高风海 卢金玲 郝芳 高娜 主持人工作单位_ 鹤壁市淇滨区庞村明德小学_申 请 日 期_2011年5月11日_ _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填 表 说 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6人。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 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五、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邮政编码:450016联系人:杨伟东 电话E-mail:课题名称品经典,唱诗文,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研究主持人 姓 名户 波政治面貌党 员性别女年龄33行政职务专业职称小教高级学科专业语文学历学位本科起止时间 2011 年 5 月 11 日至 2013 年 5 月 11 日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鹤壁市淇滨区庞村明德小学 邮政 编码458030固定电话3292981E-移动电要参与者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 职称学科 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郑玉霞女39小学高级语文本科庞村明德小学高风海男38中学一级地理本科庞村明德小学卢金领女40小学高级语文大专庞村明德小学郝芳女庞村明德小学高娜女庞村明德小学预 期 成 果(在选项上打“”或加粗)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一、基本情况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2、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在0-13岁,尤其是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成其身心的一部分。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打下一生最重要的智慧和思想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古诗文是灿若星海的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情感的沉淀,历经时间的淘洗,永不磨灭。青少年学习古诗文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开发古诗文中的显性资源,挖掘隐性资源,捕捉动态资源,将引领学生走向提升国学素养的道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为之奠定丰厚的语文素养。 2、我校作为明德小学,积极贯彻“全人教育”理念中“在文学方面强调朗诵古典与圣贤所留下来的珍贵经典”的思想,我校自2008年始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向纵深层次发展,我校提出了“品经典,唱诗文,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的研究”这一课题,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1、古诗文诵读可以将孩童的注意力、意识力(听、讲、思考)融合为一。小学阶段正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年龄段里,通过诵读经典的篇章,配合儿童学习能力之发展的前提,使儿童在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吸收古文化精华,让他在自主而快乐的情景中学习,达到开启智能、陶冶品格、传统文化的目标,以期将来成为“博通古今、德术兼备、文物双全”之一流人才。2、品味古文经典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小学生从小诵读点古典诗文,接受高品位的文化熏陶,对其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们心中有了这些经过历史陶冶,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古诗文积累,不仅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了条件,还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补上了人文修养这一大课,加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3、古诗文传唱激活了孩子们童稚的诗心诗情。将许多非常传统的古诗文以流行歌曲式的儿歌传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培育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传承和光大中华民族文化,培养人文素养及民族精神,自八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前后,伴随中华经济的繁荣、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影响的扩大及对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的反思,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掀起一股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热潮,并波及东南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在北京、上海、香港、长沙等大中城市对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内容、方法及与之关系的影响开展广泛的研究和实践。1998年,在赵朴初、南怀瑾等文化界名人的倡导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中国古诗文诵读”并在全国100个县试点,目前已有数百万少年儿童加入到“诵读经典”的行列。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更是“十五”期间国家级重点课题。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有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或者只是对“民族文化”本身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云南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尹绍亭编著的中国民族文化专题研究丛书。有的是关于古诗文诵读的研究,有的是古诗文与审美教育的研究等。而将古诗文进行诵、唱、演、画、写综合起来,形成一套研究体系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及欲突破的难点:1、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经典古诗文诵读、吟唱、赋画、表演等。2、课题研究的重点不断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及道德素养,实现语文教学在内容与方法上的新突破,推进语文课改向纵深发展。3、课题研究欲突破的难点书生朗朗,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我们打算用2年时间使全校三百余名学生都能熟练诵出160首古诗文,到那时,学生出口成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让诵读活动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品牌和特色。三、课题研究程序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 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一)、营造诵读的环境。 、学校建设古诗长廊,每一学期开学典礼进行一次诵读古诗文的动员活动,班级的版报开设古诗文园地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并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由班干部组织学生诵读古诗文。 、星期五的早读课设定为古诗文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画一画:教师可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的艺术特点,根据古诗文的意思和意境让学生作画,丰富想象,体会意境,而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必然增进了对诗文的理解,背诵起来也就化难为易了。2、演一演:有的诗文的故事性较强,有的诗文有对话内容,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也是较好的一种活动化设计。3、唱一唱:谷建芬等一些作曲家为许多的古诗作了曲,学生通过古诗新唱,增添了无限乐趣。4、听一听有人说:古诗是跳跃的五线谱。如果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又一定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诗句中去,则诗词就可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活起来。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5、辩一辩:古诗文是用古代文字写的,语言凝练含蓄,且有不少语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因此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一辩活动,辨别古今差异,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他们养成思辩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准确理解诗文内容也是很有好处的。 6、赛一赛:小学生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因此在学生背诵古诗文时,教师适当穿插一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活动时,如能加入“最佳背诵”、“背诗大王”等“小奖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7、写一写:或者将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进行想象,写成现代文,或者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诗句,或者模仿写诗,以提升作文品味。(三)、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工作、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号召教师与学生一同背诵古诗文。 、为了确保课题的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及时制定研究方案,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边实验边总结的办法进行课题研究。力争做到每周课题组备课,每两周集体讨论,每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2次以上,展示课节以上,并仔细做好案例分析、文字记录、汇总、存档。二、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组建实验教师队伍,申请课题立项,完成实施方案及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计划,参加课题要求相关活动。2、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2月开题,按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寻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品经典,唱诗文,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有效组织策略,搞好阶段总结,对相关材料及分析进行汇总。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5月分析总结实验材料,形成实验报告,自检结题相关材料,准备结题验收。三、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户波:课题主持人。制定方案,汇总资料,组织各项课题研究的活动,组织教师每学期的古诗文教学研讨,撰写论文,写实验报告等。高风海: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精神与物质支持者。主持各项课题研究的活动,督促研究工作的开展,负责实验成果的验收。郑玉霞:课题组副组长。校本教材的策划和整理。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等。卢金领:收集资料,整理活动记录,组织学生的“吟诗作画”及学生引用诗词歌赋的作文竞赛等。郝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古诗文的演唱和情景表演等各项活动。高娜:检查各班古诗文诵读情况,负责如何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策划与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档案整理与管理。四、 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为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如:小学语文课程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