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发展脉络表格2012.doc_第1页
人类学发展脉络表格2012.doc_第2页
人类学发展脉络表格2012.doc_第3页
人类学发展脉络表格2012.doc_第4页
人类学发展脉络表格20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学发展脉络H斯宾塞(18201903)社会学原理社会T卢伯克(18341913) 文明起源(1870)考古学、婚姻、家庭巴霍芬(1815 1887)杂婚制麦克伦南(1827 1881)原始婚姻婚姻、家庭韦斯特马克(1862 1939)人类婚姻史 一进化论取决于生物学达尔文(1809 1882)物种起源(1859)人类由来(1871)巴蒂斯安(1826 1905)历史上的人(1860)民族的史前史(1881)原始观念、民族观念、文化特征、本原观念、地理环境摩尔根(1818 1881)古代社会(1877)亲属制、三段论、(蒙昧、野蛮、文明)人类起点相同快慢有别以慢变快(慢:原始民族;快:文明民族社会)泰勒(1832 1917)原始文化(1871)人类学(1881)泛灵信仰弗雷泽(1854 1914)金枝(1890)三段论最早使用“社会人类学”二传播论(取决于物理学“扩散”“漫流”)FGratbner格雷布纳(18771934)海洋洲的文化圈及文化圈及文化层民族学方法论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中心论、反历史主义WSchmidt神甫 施米特比较宗教史宗教、家庭、文化圈WFoy 福伊BAnkermann安克曼非洲的文化圈及文化层(1913) 法奥学派WRivers 里弗斯(18841922)美拉尼西亚社会史心理学与民族学 社会组织、结构;历史学方法英国派 全埃及论(泛埃及主义)GESmith史密斯(18711937古埃及人(1911)莱比锡学派WTPerry佩里太阳之子文明的生长埃及唯一论 文化圈文化波文化层(Kulturkreise) 按时代划分、按地区划分、(culturalwave) 按人种划分(strata) 按经济类型划分、按社会特征划分 F拉弟尔(18441904)人类历史人类地理学地理学观点L弗罗茨纽斯(18711938)or(18731928)文化独立于人(不能用历史方法而只能用自然科学方法)第一次为“文化圈”下定义。一定区域内文化要素在历史和地理上的关系。 三文化史学派历史批评学派鲍亚士(18521942)初民心理人类学通论原始艺术文化之树、历史与批评、文化区、文化相对论克鲁伯(18761960)(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人类学文化发展的结构文化超有机体罗维(1883 )(奥衣美国人;在自然史博和加州)初民社会亲属称谓婚姻家庭威斯勒(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美国印第安人人与文化哥登卫塞(鲍亚斯的弟子)早期文化伊凡普里查德(19021973)社会人类学(1951)四功能派左朗士孔德社会有机论斯宾塞涂尔干(18581917)社会学方法论1895社会学年刊1897社会学与哲学1924人类社会、结构、社会类型、集体观念、集体表象芮克里夫布朗社会结构心理需求共时研究结构功能论马林诺斯基生物学功能论 M萨林斯文化与进化文化的理性实践一般进化论和特殊进化论(多线进化)五新进化论柴尔德(18921957)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考古学教授人类创造自身1936工艺进化与社会进化怀特(19001975)能量与文化进化(1943)、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与性格(1925)文化的进化(1959)能量说;文化史、文化进化、文化学;文化三部曲(技术、社会、观念)斯蒂华(19021972)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教授进化与文化1943多采进化方法论文化变异论多线进化、文化类型、文化生态学创立六文化物质论MHarris哈瑞斯(1927 )EElmanService塞文斯格尔兹 (Geerts)七结构论莫斯(18021950)馈赠分析(1922)身体的技术涂尔干(18581917)列维斯特劳斯(1908)神话学(19641971)语言学和人类学中的结构分析(1945)结构人类学(1958)野性的思维(1962)婚姻、神话;文化象征系统吕西安列维布留尔(18571939)原始思维(1930、俄文)集体表象、互渗律FD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R雅各布森(1896) 文化生态学 M格拉克曼国家、革命、暴乱雷蒙德弗斯人文类型(1938)社会结构伊凡普里查(19021973)社会学;系统的结构;由宗教而来的认知体系:时间观念(生态时间、结构时间)、空间观念(生态空间、结构空间)R尼达姆(1932 )HC康克林(1926) 文化人类学理论框架经历的四个变革时期:第一期:将“野蛮”与“西欧文明”编排在历史 发展的同一时间轴上,用进化论予以说 明。第二期:伴随殖民扩张,对亚非“未开化民族” 考察之际,出现了历史主义、文化相对 主义。第三期:在第二期收集的民族志基础上进行理论 的建树。第四期:对泰勒以来总括性的文化概念进行批判, 各种新理论相继出现。八文化模式论 R本尼迪克特(鲍亚斯的学生)文化模式(1941)文化的各种模式(1943)文化科学(1929)心理学类型、文化的民族精神M米德(19011978)三个未开化社会中的性与气候(1935)文化与人格 九 莱登学派(荷兰结构主义)德约瑟琳民族学研究领域马来群岛(1935)被限定区域内集中的实证研究 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来开化民族引向现代社会的文明民族国民性研究如何搜集资料,为从调查对象处得到更正确的材料,应如何提问?(调查项目、指南)如何用更科学的方法详细记录资料,随时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