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频出现惊世怪谈.doc_第1页
为何频出现惊世怪谈.doc_第2页
为何频出现惊世怪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何频现“惊世怪谈”?唬头的效用071109这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惊世怪谈”频现的时代!举例说明,孔子是“丧家犬”,孔子的身高为2.21米。李清照有外遇。李白是“古惑仔”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等等,不一而足。惊人的结论风起云涌,产生的效果让世人大开眼界。从全球看,制造新闻的主体往往是以影视界、政坛方面的人物为主。如政坛上曾经出现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等,影视圈出现的梦露之死 、赵忠祥与饶颖、那英在加拿大诞女等等。如果说政坛、影坛新闻叠出,唬头不断还不难理解,毕竟政坛、影坛本身就是“是非之地”,就是新闻的策源地!与之相比,研究院、大学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庭院,因为求真务实的知识分子是这个庭院中的主要人物。但近两年来,本应安静的学术殿堂也开始喧嚣起来了。如,借助于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马瑞芳语),走出了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王立群这批学术明星和财富新贵。于丹,2007年的版税收入就达到了1060万元,摇身巨变为身价千万的财富教授!易中天,一个即将退休的厦门大学的教授,在百家讲坛上变成了名嘴,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粉丝效应”,甚至有的报刊杂志登出了许多女粉丝的强烈呼喊,“要嫁就嫁易中天”,这下可把60岁的易中天着实惊吓了一阵,也惊喜了一通!毕竟这是个人魅力的体现!也许是于丹、易中天的致富道路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原来呀,满腹经纶但囊中空空的教书匠们也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创造财富呀!既然于丹能够以研究论语发财,那么,研究孔子不更可以发财吗?孔子,这是影响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一位东方伟人。孔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度非同小可。于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李零出版了其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针对孔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提出孔子是“丧家犬”,而后,又提出孔子的身高几乎与篮球巨星姚明一样高,孔子高2.21米,姚明身高为2.26米。当然,李教授的观点并非孔穴来风,他的根据是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据此,李教授表示,按西汉一尺二三一公分换算,应是二二一七六公分,进而得出孔子和姚明的个子差不多为221.76厘米。无独有偶,有关孔子外貌的说法也不屡见不鲜。孔府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档案材料称孔子的腰围:先圣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若依此换算,一围约略是三十公分,十围足足有三公尺,孔子根本长得就像日本相扑选手。还有,学术殿堂的“花边课题结论”越来越多。如,李清照有没有外遇、李白是“古惑仔”、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等,都以“学术问题”名义等上了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在此,我们不想也不能考证孔子的身高和貌相到底是怎样的,只是要解释的是,为何在21世纪初的中国出现了孔子是丧家犬、孔子是巨人的研究结论。按照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对上述现象可以给予一定的解释。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定的产品(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所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好奇心是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也能够产生效用。所以,当人们听到闻所未闻的信息时,就会大吃一惊,就会一定程度上满足好奇心。如果是惊世骇俗的言论,就会产生令人“目瞪口呆”的效果,让人们的好奇心得到更大的满足!也就是效用更大。那么,制造“爆炸性新闻”的动机何在?受益方是谁?动机很明显,就是要产生“爆炸性”效应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让制造新闻者成为名人,让刊登“爆炸性新闻”的媒体成为著名媒体。无论是新闻制作者还是新闻传播者,只要有了名气,白花花的银子就可以流入口袋了,经济效益马上显现出来。如,于丹、易中天等教授们因百家讲坛而名利双收,百家讲坛也因为于丹、易中天等教授们精彩的演讲收视率攀升为仅次于CCTV1新闻联播的好栏目,自然,栏目主办者及其团队会有自豪感、成就感,估计年终奖也会增加许多。那些没有机会登上百家讲坛的学者们,则各自妙招高出。首先出现了百名博士联合签名请“于丹下课”,理由是于丹歪曲了论语;后来,又出现了学者们解构名人的“另类”的一面。三本畅销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和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分别把人们心目中的先贤孔夫子、诗仙李白和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打下了神坛,却还被还原为“下九流”的人物。这样的反差的确很大。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出版其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被世人尊为先贤的孔子则被李零认定为“丧家犬”。出于各方面的动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讲师、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檀作文,用一本畅销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重塑了“诗仙”李白的形象。在这本书中,李白被包装成一个组织过黑社会、为美色打群架、甚至吃软饭的著名“混混”。檀博士的新书一亮相,舆论一片哗然。 檀作文在书中写到,“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在闹市拿刀砍人是李白的理想。而且李白当年还曾组织过“四川帮”,并在湖南和当地流氓发生过火拼。另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檀作文认为,李白还先后娶过四房妻室,且其中多是为了攀高枝。“李白专挑谁家的爷爷做过宰相,就去做上门女婿。做过宰相,意味着家里有大笔遗产,还有人脉关系网。商人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眼睛贼亮贼亮的。” 难怪有人不无担忧地感慨到:在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