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6000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20120131).doc_第1页
NT6000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20120131).doc_第2页
NT6000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20120131).doc_第3页
NT6000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20120131).doc_第4页
NT6000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2012013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T6000V3A 工程应用指导 V1.30REVDATE1.302012-01-31SECTPAGE189189NT6000 分散控制系统 V3A工程应用指导(V1.30 版)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一部2012年 01月 31日 编制:赵永青审核:NT6000 分散控制系统 V3A工程应用指导第一部分 硬件配置51.1 PC 机、交换机配置51.1.1 MOXA交换机的常规配置51.2本地 IO 转接板(BM124-S)101.3远程 IO 转接板(BM124-E)101.4 KM621S/E MODBUS主站卡组态121.4.1 模块说明及系统需求121.4.2 V3A系统应用配置方法131.4.3 硬件配置 执行机构部分接线及配置 KM621S/E卡件接线方法171.4.4 通常故障解决方案181.5 KM226冗余底座的连线191.6 IO 端口201.7 DPU 地址211.7.1 DPU 节点名称含义211.7.2 DPU 的 IP 地址、MAC 码计算方法22第二部分 软件配置232.1软件安装232.2 英文版 XP 安装过程232.3 中文版 XP 安装过程28第三部分 项目文件管理规范353.1 软件安装及配置文件353.2项目工程资料的规范化管理35第四部分 IO 分配表、设备表排列规范384.1 IO 分配表384.1.1 IO 分配表 DCS 编号命名规范384.1.2 IO 分配表排列规范384.2 设备表394.2.1 需要列入设备表的模块394.2.2 设备表排列规范39第五部分控制策略组态405.1 控制器内核版本升级405.2 名词解释415.2.1 NT6000V3A 的 IO 总线415.2.2 模块处理顺序425.3 下位机组态方法445.3.1 IO 组态4 IO 组态规范4 IO 组态过程475.3.2 其它组态50 通道数据引用50 通道品质引用50 页间数据输出、页间数据引用、网络间数据引用以及送至上位机的中间量5 设备、PID 模块、MANS 模块命名规范5 模块顺序规范5 HMI 设置值5 其它模块命名规范5 逻辑组态注意问题53第六部分 KM940-P应用指导556.1 硬件构成556.1.1 网络结构图556.1.2 底座和控制器介绍566.1.3 DB15转RJ45连接改造方法576.2软件安装596.3逻辑组态596.3.1 DCS命名规范596.3.2 组态简介60 卡件组态60 卡件通道组态6 Project枚举设置64第七部分 MMI 组态方法657.1 报警组态657.1.1 安装 Alarm Server 报警服务器657.1.2升级 Alarm Control 报警控件657.1.3 声音报警的设置657.1.2 设置报警区667.1.2 报警画面6 报警画面的组成6 报警OCX控件6 报警按钮设置697.2 历史曲线组态707.2.1 iHistorian3.170 iHistorian3.1 软件安装7 iHistorian3.1 数据采集器配置7 iHistorian3.1 配置归档文件存放路径7 iHistorian3.1 手工添加历史数据采集测点7 iHistorian3.1 批量数据标签 EXCEL 导入出7 iHistorian3.1 管理器恢复归档(*.iha)件847.2.2 NTBASE8 NTBASE软件安装8 数据目录修改8 V3A系统应用方法887.2.3 NT6000 TrendX 软件9 NT6000 TrendX 软件安装9 NT6000 TrendX 数据服务器配置9 TrendX 软件添加笔组的方法977.3 操作记录LogView997.3.1 安装997.3.2 配置1007.3.3 使用方法1017.4 ReportX1077.4.1 简 介1077.4.2 程序安装及配置1077.4.3 ReportX 程序文档结构构成1087.4.4 ReportX 使用方法10 ReportSrv 报表服务器程序10 ReportMak 报表编辑器程序1.1 ReportMak 程序界面按钮介绍1.2 ReportMak新建报表流程1.3 添加报表的日期1.4 如何添加瞬时值1.5 如何添加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其相应时间1.6 如何进行常量值计算1.7 如何进行报表的关键字替换1.8 报表的模板替换功能1.9 报表的平均值条件筛选功能AvgC(Avg Condition)1.10 报表的周报表功能12 ReportVew 报表查看器程序12 ReportHis 报表历史记录器程序1297.4.5 通常故障解决方案1307.5 eNetGW指导说明1317.5.1 软件说明1317.5.2 软件安装13主程序安装13其他说明1327.5.2 软件使用1327.5.3 eNetGW与NT6000系统共存方案140 王坪项目多网段通讯为例进行说明1407.3 站点配置1547.3.1 本地配置1547.3.2 系统配置15 配置人机接口15 配置网络15 配置交换机15 配置控制器15 配置卡件15 配置安全区、报警区16 配置操作权限1627.3.3 枚举1667.4 画面组态1697.4.1 基本概念1697.4.2 画面组态步骤170 屏幕规划170 添加切换按钮170 添加变量和事件17 添加测点17 添加设备178第八部分 系统时钟同步1808.1 软件安装1808.2时钟同步设置1818.2.1服务器端时钟同步设置1818.2.2客户站端时钟同步设置1828.2.3 KM940A与服务器时钟同步1838.2.4 SOE 功能18下位机组态18硬件接线18相关软件及配置18 性能概述189第一部分 硬件配置1.1 PC 机、交换机配置NT6000V3A 系统网络图典型 V3A 系统网络图如上图,其中:操作站及工程师站推荐采用普通商用机,推荐配置 CPU:core2 2.2GHz;内存 1G;硬盘:160G。 历史数据服务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如果配备两台历史数据服务器,推荐采用普通商用机,推荐配置CPU:core2 2.2GHz;内存 1G;硬盘:250G;如果配备一台历史数据服务器,推荐采用普通商用服务器, 推荐配置 CPU:core2 2.2GHz;内存 1G;硬盘:250G。交换机推荐使用普通商用交换机(最好 DC24V 供电,如果不是 DC24V 供电,要保证两个独立网络的交换 机由独立的两路电源供电)1.1.1 MOXA交换机的常规配置1、配置IP地址前提:交换机出厂IP地址统一为53;要求:假设需将交换机IP地址配置为29;步骤1:将计算机与交换机互联,需计算机IP地址设成与交换机在同一网段,只需和交换机地址不冲突,如。步骤2:登录到交换机。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交换机IP地址53,弹出如下界面,点击Login进入交换机配置界面 步骤3:配置交换机IP。进入IP Setting,窗口右面如下图,修改IP地址信息,点击Activate,应用设置。步骤4:修改计算机IP地址后重新登录到交换机,验证修改信息。上一步骤中已经将交换机IP修改为29,而与之相连计算机IP地址仍然为,因此需要先将计算机IP地址修改为1网段,如,才能连到交换机。验证方法1: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交换机IP地址29,可以进入交换机配置界面。验证方法2:点击开始-运行,输入ping 29,显示“Bytes=32 Time1ms TTL=4”连接正常2、查看版本号等信息。右击界面左上角的标志,在菜单中选择“查看源文件”弹出如下图记事本,里面包含交换机型号、版本号、当前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如下图中,交换机型号:EDS-516A; 版本号:V2.5;IP地址:53;MAC地址:00-90-E8-20-E2-7F;3、对时进入System Time界面对时前无显示时间,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修改时区,输入工程师站IP地址进行对时:应用设置之后自动对时,显示如下4、电源报警设置进入Relay Warning报警设置,根据交换机接线根据交换机上接线,进行选择,若有两路输入电源,报警输出接线为relay1,则均选择“Enable(relay1)”5、环网设置选择Communication Redundancy选项,进入环网设置界面,选择Turbo Ring,并设置其中一个交换机为主,勾选“Set as Master”选项,其他不勾选此项。6、日志查看进入system log 选择event log选项,可以查看或清除交换机日志:7、恢复出厂设置进入Basic Settings,选择Factory Default,可点击按钮恢复出厂设置1.2本地 IO 转接板(BM124-S)本地 IO 转接板 DB15 口各引脚含义如下:IO 预置电缆各引脚定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分支分布在远程柜的情况,此时可采用串口光电转换器(RS-485 协 议)将远程柜与 DPU 之间进行连接(也可采用远程 IO 转接板 BM124-E 进行连接,见下一节)。工程应用时,只需要正确焊接 5、10、4、9 这四个引脚即可。1.3远程 IO 转接板(BM124-E) 远程 IO 转接板的使用示意图如下:DPU 至 BM124-E 远程 IO 转接板连接方式 IO 网络 1:DPU 底座连接光电转换器(RS-485 协议,使能光电转换器内建 120终端电阻) DPU 底座 IO 网络 1 口 DB15 头的 5 引脚连接 DPU 柜光电转换器的 R+;DPU 底座 IO 网络 1 口 DB15 头的 10 引脚连接 DPU 柜光电转换器的 R-。光电转换器互联DPU 柜的光电转换器 Rx 通过光缆连接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x; DPU 柜的光电转换器 Tx 通过光缆连接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x。远程柜光电转换器连接 BM124-E(RS-422 协议,使能光电转换器内建 120终端电阻) 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连接至 BM124-E 左侧 DB15 头的 9 引脚;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连接至 BM124-E 左侧 DB15 头的 4 引脚;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连接至 BM124-E 左侧 DB15 头的 10 引脚; 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连接至 BM124-E 左侧 DB15 头的 5 引脚。IO 网络 2:DPU 底座连接光电转换器(RS-485 协议,使能光电转换器内建 120终端电阻) DPU 底座 IO 网络 2 口 DB15 头的 5 引脚连接 DPU 柜光电转换器的 R-;DPU 底座 IO 网络 2 口 DB15 头的 10 引脚连接 DPU 柜光电转换器的 R+。光电转换器互联DPU 柜光电转换器 Rx 通过光缆连接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x; DPU 柜光电转换器 Tx 通过光缆连接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x。远程柜光电转换器连接 BM124-E(RS-422 协议,使能光电转换器内建 120终端电阻) 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连接 BM124-E 右侧 DB15 头的 5 引脚;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R+连接 BM124-E 右侧 DB15 头的 10 引脚; 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连接 BM124-E 右侧 DB15 头的 4 引脚;远程柜光电转换器 T+连接 BM124-E 右侧 DB15 头的 9 引脚。注:采用 BM124-E 后,远程 IO 机柜只能通过 DPU 左右两边的最上面两个通讯接口向外连接,一旦这两个 通讯接口连接了远程 IO 机柜后,下面的两个通讯接口则必须空置不能再使用,因为它的分支号已被远程柜占用,即使远程柜中实际没有那些分支也是如此。1.4 KM621S/E MODBUS主站卡组态1.4.1 模块说明及系统需求一、模件说明 KM621S/E为双通道冗余MODBUS主站通讯模件,通过MODBUS总线与MODBUS从站设备通讯。 支持标准MODBUS总线协议。 支持双通道冗余配置和通讯。 V3A系统可连接8个支持通讯冗余的MODBUS从站设备。 由于数据结构不同,在V3B系统中只能连接4个MODBUS从站设备。 二、系统需求硬件需求:名称说明V3A系统DPU用以与KM621S/E模件通讯及数据交互V3B系统DPU用以与KM621S/E模件通讯及数据交互KM621S/E模件与DPU通讯及连接执行机构PC机安装V3A系统软件PC机安装V3B系统软件其他通讯线软件需求:名称说明V3A系统V3A上位机及下位机软件V3B系统V3B上位机及下位机软件其他办公软件1.4.2 V3A系统应用配置方法确定KM621S/E卡件所在的槽位,如在A分支的第8个槽位,则在下位机组态中在相应的槽位中加入ACT模块: 模块添加完成后,在组态的页面中也要加入相应的FACT模块 查询模块说明完成配置后,可以在组态中加入调节型及开关型执行机构。调节型:开关型:1.4.3 硬件配置 执行机构部分接线及配置完成了下位机的组态配置后,下面开始进行执行机构及KM621S/E卡件的接线,可以参考角行程说明书中的端子接线图来进行通讯总线BUSA和BUSB以及电源的接线,具体接线图如下(红色字体标注部分):再使用红外线遥控器对执行机构的相应参数进行设定,在停止控制模式下,通过红外遥控器可以对执行器进行操作。红外遥控器各按键功能定义如下:红外遥控器就地操作: C键 停止执行机构 C和键 打开执行机构 OK和键 关闭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中需要进行的设置有如下几种: 1. 设置执行机构的类型 点击OK进入高级设置远程控制设置远程控制类型根据实际的执行机构类型选择现场总线开关型或者现场总线调节型 控制信号类型自保持(针对于不可调型开关型电动门)点动(针对于点动式电动门) 远程调节型设置信号类型420MA 其余参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2. 设置执行机构的协议地址及协议参数 点击OK进入系统设置现场总线设置协议选择Modbus协议 总线地址只根据该执行机构在该块KM621S/E卡件中的位置而定,如该台执行机构在该卡件中处于第2台从站,则地址为02 总线速率192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校验位无校验 其余参数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设置,如对执行机构接线及遥控器设定参数部分有疑问,可参考角行程说明书 KM621S/E卡件接线方法KM621S/E卡件中的通讯接线方式如下:完成所有软件配置及硬件接线配置后,KM621S/E模件的相应从站通道灯会常亮:1.4.4 通常故障解决方案1.故障现象:KM621S/E卡件通讯灯不亮解决方案:检查组态中的卡件配置是否正确,是否在正确的槽位配置了KM621S/E卡件。2. 故障现象:从站灯不亮或者频闪解决方案:检查卡件底座和执行机构接线端子上的通讯总线接线和是否正确,如果灯不亮则说明A,B总线接线均出现问题,如果灯频闪则说明其中一路总线出现问题。 3. 故障现象:卡件通讯正常,灯显示正常,但是无法对执行机构进行远程操作 解决方案:(1)检查执行机构中是否设定为远程控制模式,检查组态中是否将此台执行机构配置为远程控制模式。 (2)检查组态中的相应动作位在连接到设备模块时是否连接正确,如命名是否错误,或者连接是否错误。1.5 KM226冗余底座的连线目的:根据腾龙项目客户的要求开发了冗余KM226卡件及底座,以实现冗余卡件任一工作正常时都能正常实现模拟量输出操作的目的。接线方式:以第一通道为例,正端接上卡件的03端子,负端接下卡件04端子,然后把上卡件04端子和下卡件03端子短接1.6 IO 端口DPU 底座 IO 端口分配如下:DPU 底座 IO 端口定义 本地 IO 转接板 IO 端口分配如下:IO 转接板端口定义在使用预置电缆连接 DPU 与 IO 分支时,要注意接线,DPU 上 IO 网络 1 的端口必须要连接至 IO 转接板上 的 IO 网络 1 端口;DPU 上 IO 网络 2 的端口必须要连接至 IO 转接板上的 IO 网络 2 端口(注意 C、D 分支 的 IO 网络分配)。1.7 DPU 地址DPU 地址拨码开关在 DPU 底座中的位置如下图,其中左侧拨码为 DPU 网络域号拨码开关,右侧为 DPU 节点 号拨码开关:DPU 地址拨码开关1.7.1 DPU 节点名称含义逻辑 DPU 节点名称命名规则为:“DPU”DPU 网络域号“0”DPU 节点号。如 DPU1001,DPU1008, DPU2032,DPU8064,其中 DPU 网络域号在 08 之间;DPU 节点号在 064 之间。各控制网络域 DPU 节点名列举如下:DPU1000 域:DPU1001DPU1064DPU2000 域:DPU2001DPU2064DPU3000 域:DPU3001DPU3064DPU4000 域:DPU4001DPU4064DPU5000 域:DPU5001DPU5064DPU6000 域:DPU6001DPU6064DPU7000 域:DPU7001DPU7064DPU8000 域:DPU8001DPU8064 其中拨码开关采用 8、4、2、1 拨码方式:如上图拨码,则 DPU 编号为 DPU4036,其中该 DPU 网络域号为 4,DPU 节点号为 36。1.7.2 DPU 的 IP 地址、MAC 码计算方法DPU的各以太网接口的MAC地址生成格式为: 00:AA:8D:80:X(a,b):Y(l,r) DPU的各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生成格式为: 192.168. X(a,b).Y(l,r)其中,X 表示同一 DPU 设备的网络接口,下标 a 或 b 表示连接 A 网或 B 网的物理接口,Y 表示逻辑 DPU 节 点的 LDPU(下标 l)和 RDPU(下标 r):Xa (DPUINDEX / 1000)21Xb (DPUINDEX / 1000)2Yl (DPUINDEX % 1000)2+1001Yr (DPUINDEX % 1000)2+100 上式中符号“/”表示整除,符号“%”表示求余(求模),DPUINDEX 表示 DPU 编号。例如,对于名称为 DPU1001 的逻辑 DPU 节点计算如下:LDPU: MACa = 00:AA:8D:80:01:65MACb = 00:AA:8D:80:02:65IPa = 01IPb = 01RDPU: MACa = 00:AA:8D:80:01:66MACb = 00:AA:8D:80:02:66IPa = 02IPb = 02第二部分 软件配置2.1软件安装工控机操作系统推荐安装 XP 中文版操作系统,国外项目安装 XP 英文版操作系统。一、工程软件安装:V3A整合包:按站点类型选择安装,分为配置站、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数据站、接口站。历史数据服务器如非特殊要求用iHistorian3.1,则必须安装NTBASE。二、补丁 2.2 英文版 XP 安装过程 系统安装完毕后,按下面步骤进行修改: 一、登录界面显示 administrator重启机器按 F8 进入安全模式,选择 Administrator 登录,进入 startsettingsControl Panel Administrative ToolsComputer ManagementLocal Users and GroupsUsers,删除其它管理员权 限的用户:二、在控制面板中设置区域和语言选项,恢复区域及语言中文简体化将 Windows XP SP2 (英文版)光盘放在光盘驱动器里,进入 startsettingsControl Panel Regional and language Options,在 languages 页下,选中 Install files for East Asianlanguage,点击 OK。如图:安装东亚语系安装完成后,按提示重启机器。将 Regional Options 页改为下图所示,先修改 Location 后修改 Standards and formats:区域设置在 languages 页,按 Details按钮,改变输入法,默认输入法只有在机器重启后由于新的设置而失效, 只留 CH 输入法,如图:输入法设置 在 Advanced 页,按下图设置:非 Unicode 程序其语言匹配设置三、修改系统时间日期/时区/Internet 时间设置 双击系统任务栏最右的时钟,分别如下图设置:取消 Automatically synchronize with an Internet time server 对时时区修改时间日期调整 四、安装驱动及其它应用程序(注意:以 Administrator 身份登录) 五、恢复经典远程访问模式进入 startsettingsControl PanelAdministrative ToolsLocal Security PolicyLocalPoliciesSecurity Options:恢复经典远程访问模式窗口将 改为 将改为六、关闭 WINDOWS 防火墙进入 startsettingsControl PanelAdministrative ToolsServices,找到 WindowsFirewall/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ICS)项,双击后如下图:WINDOWS 防火墙默认属性将 Startup type 改为 Disabled,再点击 Stop,点击 Stop 后,会出现一个进度条,待进度条完成后,点 击 OK,即完成设置。2.3 中文版 XP 安装过程 硬盘统一格式化,重新创建30G的C盘,将中文版XP安装到C盘。系统安装完毕后,按下面步骤进行修改:一、划分磁盘XP系统中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双击进入计算机管理,如下图在“磁盘管理”选项中划分硬盘,其中D盘划分40G,E盘划分30G,剩余为F盘,但须注意E盘格式设为FAT32格式,用于存放镜像文件。二、登录界面显示 administrator选择 Administrator 登录,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删除其它管理员权限的用户:三、安全中心进入,“更改安全中心通知我的方式”,关闭自动更新,关闭防火墙:(未修改时字体为蓝色,我这里是已经修改过的,这里做个指示)四、恢复经典远程访问模式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中,恢复经典远程访问模式。 将,改为“已禁用”; 将 ,改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五、服务修改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中,进行防火墙和系统时间服务的修改。1、防火墙设为禁用双击,进入后改为禁用2、系统时间设为手动停止双击,进入后改为手动停止六、日期和时间修改双击系统任务栏右下角时钟,如下图设置:取消自动与网络时间同步设置时区调整到当前正确的日期时间七、去掉登录用户名密码输入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ontrol userpasswords2,如下图所示,确定之后进入“用户账户”界面,将前面方框中打勾取消八、修改计算机名称、屏保等按项目分配要求修改计算机名字,屏幕保护程序设置为“无”,工作站电源使用方案,关闭监视器、关闭硬盘、系统待机三项均设置为“从不”九、禁止闪盘或移动硬盘的启动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如下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ntrolSetServiCESUSBSTOR,在右侧的窗格中找到名为“Start”的DWORD值,双击,在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将其数值数据修改为十六位进制数值“4”。点“确定”按钮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设置生效。十、安装驱动上述操作完毕后,装驱动(包括 DELL 芯片组,显卡,声卡,网卡),安装尽量按此顺序装驱动;intel 8391网卡驱动,并根据要求设置好IP地址。十一、镜像文件机器安装过程中要求做三次镜像文件:第一次:系统安装完毕,做一次镜像,命名为: XP.gho;第二次:前面9个步骤已经完成,安装好各项驱动,命名为: XPdriver.gho;第三次:安装好工程应用软件如下:工程师站:NT6000安装包,完成系统配置、TimeSync、新版TrendX;操作员站:NT6000安装包,完成系统配置、TimeSync、新版TrendX;历 史 站:NT6000安装包,完成系统配置、TimeSync、新版TrendX、NTBase;镜像命名为:机器名(镜像时间).gho;第三部分 项目文件管理规范3.1 软件安装及配置文件NT6000安装路径:D:NT6000;日志路径(可修改):E:LOGLib;V3A系统,各配置文件默认存放路径:D:NT6000Project文件夹下(1)D:NT6000ProjectCCMNetWork1DPU1*DataXcsi 用于存储1网段DPU1*卡件配置文件;(2)D:NT6000ProjectSysdefmodset 用于存储1网段所有DPU卡件配置文件;(3)D:NT6000ProjectGraphX 用于存储用户所有画面组态文件;(4)D:NT6000ProjectGraphVew 用于存储用户配置的初始运行画面;(5)D:NT6000ProjectEDbase 用于存储所有图形支持文件;(6)D:NT6000Projectzdb 用于存储EDbase中所有图形支持文件的压缩文件,供同步站下载使用;(7)D:NT6000ProjectEDbase 用于存储所有图形支持文件;(8)D:NT6000ProjectCCMNetWork1DPU1* 中CSA和CSV文件为正在编辑的点表;(9)D:NT6000ProjecteNetNetWork1DPU1* 中CSA和CSV文件为系统中运行的点表;(10)D:NT6000Sysdefaccset 用于存放权限设置软件;(11)D:NT6000Report 用于存放报表相关软件;3.2项目工程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所有项目必须在工程师站的E盘下存放工程资料,文件名:XX项目工程资料。(项目名称以ERP登记的项目为准),该目录下存放下列资料:出厂资料和竣工资料光盘均以此目录为基准形成。项目负责人的笔记本电脑里也要有此文档。一级目录二级目录重要程度来源00、合同文档001、技术协议、合同必须销售002、会议纪要项目组003、传真信函(变更记录)各方004、立项报告、基准计划项目组005、采购申请单必须项目组006、发货(调试报告、发货清单)必须项目组007、差异表、差异说明项目组008、各方联系方式01、输入资料011、IO清单必须设计院012、P&ID图纸必须设计院013、电子设备间布置图设计院014、其他设计院或业主02、工程设计021、IO分配表、设备表必须必须022、逻辑设计说明必须必须023、CCM设计说明024、MMI设计说明025、报警设计说明026、网络布线图03、机柜设计031、机柜设计说明(包括电源分配图、接地系统图)必须项目组032、端子排出线图、盘间电缆清册必须机柜设计033、柜内接线图必须机柜设计034、机柜内布置图必须机柜设计035、机柜内馈电图必须机柜设计036、机柜、铁板、操作台加工图必须机柜设计037、机柜、操作台槽钢加工图必须机柜设计038、其他非标图纸04、组态资料041、CCM组态必须042、MMI组态必须043、系统配置表(EXECL格式)必须044、历史曲线数据库必须045、枚举数据库必须046、仿真调试资料及记录必须05、竣工资料051、D盘NT6000、SOE备份必须052、72小时抓屏必须053、投运后修改记录必须过程资料054、MMI操作说明055、系统安装维护说明056、项目总结必须06、其他不在上述归类的资料说明:1)现场调试时的工程师站电脑里只要有01、02、03、04四部分资料。00合同文档要删掉,只在项目负责人的电脑里和出厂光盘上有。2)05竣工资料在项目投运后形成。3)静态调试和现场调试期间、资料应经常备份。项目暂停调试、有人员交接、项目节点到达之前资料必须备份。 4)出厂后和竣工后的资料除了要刻盘,还要拷一份到部门的资料备份机器里。第四部分 IO 分配表、设备表排列规范4.1 IO 分配表4.1.1 IO 分配表 DCS 编号命名规范NT6000V3A 系统 IO 分配表中 DCS 编号须遵循以下规则:区段示例含义说明AAAI信号类型AI 模拟量输入EI 热电偶输入RT 热电阻输入DI 开关量输入DQ 开关量输出AQ 模拟量输出FI 频率量输入BB03DPU 编号数字编号 0164XC分支号字母编号 ALYY05卡件号数字编号 0108ZZ06通道号数字编号 0116示例:DI12A0115:12 号 DPU,A 分支的第一块开关量输入卡件的第十五通道 DQ14B0208:14 号 DPU,B 分支的第二块开关量输出卡件的第八通道4.1.2 IO 分配表排列规范IO 分配表共分 26 列,从第 1 列到第 26 列分别为“序号”、“卡件类型”、“DCS 编号”、“页码”、 “设计编号”、“测点描述”、“信号类型”、“量程下限”、“量程上限”、“单位”、“报警低 III值”、“报警低 II 值”、“报警低 I 值”、“报警高 I 值”、“报警高 II 值”、“报警高 III 值”、“报警分区”、“安全区”、“柜号”、“槽位号”、“正端”、“负端”、“屏蔽端”、“回线”、 “信号供电”、“备注”。几点说明:1、“信号供电”指回路是否需要 DCS 供电,如果需要 DCS 供电,填入 DCS;如果为外部供电,填入 EXT。2、“正端”“负端”“屏蔽端”“回线”是指接线端子标号,有正负之分的信号(AI、EI、AO)按照要求标注端子号;对于开关量(DI、DO)C 端端子号填入负端,另外一个端子号填入正端;对于 RTD 信号, 分别填正端、负端、回线三列。3、每对 DPU 的 IO 排列在一个工作表中,工作表名称前几个字符必须为 DPU 名称。4、分支必须以 Branch_X(X 为分支号)进行分隔。4.2 设备表4.2.1 需要列入设备表的模块 所有下位机组态中的下列模块均需要列入设备表:a、PID 模块b、MANS 模块c、DEVM 模块d、DEVS 模块e、DEVD 模块f、DEVT 模块(目前未开发)4.2.2 设备表排列规范设备表共分 15 列,从第 1 列到第 15 列分别为“序号”、“模块名称”、“设计编号”、“设备名称”、 “开输出/开指令”、“关输出”、“停输出”、“已开/开反馈”、“已关”、“故障”、“就地”、“报警分区”、“安全区”、 “柜号”、“备注”。 注:模块名称详细规范参阅 、设备、PID 模块、MANS 模块命名规范。说明:每对 DPU 的设备排列在一个工作表中,工作表名称前几个字符必须为 DPU 名称第五部分控制策略组态打开 SCIYON NT6000 Config Environment,如图:5.1 控制器内核版本升级目前DPU内核版本:老硬件DPU自带内核为2.2.0036;我们通常升级为2.2.0037;新硬件DPU(TF卡外加保护套的)自带内核为2.2.0039;多网段升级内核到2.3.0307(当前版本)。查看当前DPU内核版本:打开控制器组态,监视状况下,选中SH0001页添加的“DPU*”模块,属性窗口中Version栏显示的即是DPU的内核版本信息。同一项目要求控制器内核版本统一。应用批处理文件进行DPU内核版本升级,批处理文件内含如下文件:下面对于批处理包中文件做一说明。1、vxWorks-A为将要新版本的内核文件;2、upload.bat为批处理文件,右击此文件点击编辑显示其内容如下,里面写明了被升级DPU的IP地址,进行DPU版本升级时把此文件中IP地址改为被升级DPU对应的IP地址即可。3、upload.txt打开如下图所示,里面写明了进入DPU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并指明新版本内核文件名称;4、readme.txt文件里面对于如何升级DPU做了详细说明,大家升级内核时按照如下操作步骤进行即可: 将新版本的vxWorks_A文件拷到本路径中,如本路径中有此内核文件,省去此步 右键编辑upload.bat,将其中被升级的DPU的IP地址进行更换并根据实际DPU数量增减“ftp -n -v -s:upload.txt 192.168.X.XXX” 双击upload.bat,如显示“DPU升级操作完毕”表示内核软件完成更新 reset被升级的DPU,升级完成 如有异常(控制器面板、通讯、运行等),记录现象5.2 名词解释5.2.1 NT6000V3A 的 IO 总线NT6000V3A 内部总共有三条 IO 总线,分别为 IOBUS01IOBUS03,每条 IO 总线下有 4 条二级总线(看作 分支),因此三条总线总共有 12 个分支(分支相当于以前说的机架),具体分配为:IOBUS01 的 4 个分支为 A、B、C、DIOBUS02 的 4 个分支为 E、F、G、H IOBUS03 的 4 个分支为 I、J、K、L如下图的 BusID:1 表示为 1 号 IO 总线,其中标有 11、12的两条竖线表示 1 号 IO 总线的 1 号分支(即 规范中的 A 分支);标有 21、22的两条竖线表示 1 号 IO 总线的 2 号分支(即规范中的 B 分支)。11、12、21、22表示槽位。注:IOBUS 有本地 IOBUS 和远程 IOBUS 之分,使用时要注意。通过 BusType 来设置。5.2.2 模块处理顺序NT6000V3A 系统中,模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逐个计算处理的,如图:DPU 在运行上面的逻辑时,是按照模块的顺序来逐个运算,首先运算 1 号模块,再处理 2 号模块,然后才 处理 3 号模块,接着处理 4 号模块,依次进行处理。注意:在组态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逻辑运算需要的先后顺序设置好模块的处理顺序,否则有可能会得出 错误的结果。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有上图一个组态,ADD1 模块的输出每个周期加 1,假如第一个周期时为 1,在 DPU 第一个周期内,首 先处理 ADD1 模块,其输出为 1,然后处理 ADD2 模块,ADD2 的输入为 ADD1 的输出,由于在计算 ADD2 之 前已经完成了 ADD1 的计算,故此时 ADD2 的输入为当前周期运算过的新数据 1,最后处理到 SUB1 时, SUB1 的两个输入都已经为当前周期运算过的最新数据,故 SUB1 的输出为 0,同样,下一个周期 SUB1 的 输出还是为 0,如此循环,SUB1 的输出始终为 0。但如果将模块的处理顺序修改为如下所示:此时在 DPU 第一个周期内,首先处理 ADD2 模块,此时其输出为 1,然后处理 ADD1 模块,由于是第一个周 期,其输出然后处理 SUB1 模块,其输出为 0,当运算到 DPU 第二个周期时,首先处理 ADD2 模块,由于 ADD1 模块此时 DPU 还没有处理,因此其输出是上个周期的数据,因此 ADD2 的输入为 1,其输出为 1,再 处理 ADD1 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