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方式探讨 导语:对于教学的课堂来说,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则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他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柔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成因 课堂纪律问题在小学课堂上经常发生,非常普遍,教师要想管理好课堂就一定要究其根本,选对策略,这样才能避免此类扰乱课堂事件的发生。 通过对小学课堂上的观察到的现象和教师的访谈的内容的分析,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心理学表明:12岁以下的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小学生的年龄通常都在612岁左右,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情感发展较为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差,所以上课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 (2)性别因素 学生的性别在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影响。相同年龄的男生和女生相比较,男生更容易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男孩子大多都比较外向,喜欢刺激和热闹,同时也很好动,精力也比较旺盛,所以在课堂上大声吵闹、接话、顶嘴、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等问题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比重比较大。相比较而言女生比较安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长,她们看起来都很听话,实际她们容易发生溜号走神等这种不易被发现的课堂纪律问题。 2.教师因素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纪律问题与教师管理策略不当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也是影响课堂纪律的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教师管理能力的缺失 在跟踪观察过程中发现,学生课上出现纪律问题跟教师也有关系。教师首先要尊重、爱护班级里的几十个学生。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而现在很多教师缺少责任感和爱。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反纪律的行为时,教师第一反应就是强制地制止、呵斥,处理方法很单一、粗暴,有时候甚至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犯了错误的学生,却不尝试去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表面上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大大激化了师生矛盾,还很有可能打消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自尊心、并产生怨恨的情绪,而课堂纪律不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2)教学方法陈旧 最容易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课堂,教师授课方法大多都很陈旧。其实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活动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或者困难,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都很容易接受,但是对知识挖掘不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内容过于困难,学生对知识理解不了。更有一些教师不能很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不能用心的设计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更多的是听教师授课,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稍不留神,课堂纪律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3)教师情绪失常 教师个人的情绪也是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之一。小学教师平常的工作非常累,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很好排解压力的方式,那么教师势必会把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中来,而毫无疑问,学生就成为了教师发泄的对象,并且教师的这种行为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行为,从而导致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 3.家庭因素 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位老师应该就是他们的父母,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易于被孩子接受,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的结构都会影响对孩子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教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等。在家庭中,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过分看重学习成绩会使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孩子为了逃避父母责罚而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情来。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全家人都围绕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愿意与人交流和合作,也会形成爱冲动、自制力差等情绪,为出现课堂纪律问题埋下了种子。 二、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解决对策 对于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从预防性策略和矫正性策略这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预防性对策 预防性策略呢就是在学生没有产生课堂纪律问题之前就对此采取一些方式和手段,从而降低问题产生的几率,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式。 1.创建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难,“以人为本”既是基础也是核心。要想做到以人为本,无疑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有很多教育学家倡导在新教师任教前应该对他们进行“尊严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尊重学生。一位教师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进行了良好的尊严教育,学生才会由最初的模仿教师的行为到内心真正对教师产生尊重,尊重他人以及尊重知识,是尊重和认可教师的劳动,而对这样师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又有谁会在她的课上溜号捣乱呢呢? 2.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是保证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的关键。同时,教师高水平的课堂管理能力也是高效课堂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应该是当今教师追求的目标。 3.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每一个班级都会有其独特的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使整个班级的氛围变得积极向上,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个别人产生纪律问题行为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向好的方向发展,能够促使学生遵守集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形成。 (二)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矫正性对策 1.与学生推心置腹的谈心 课堂观察发现,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同一个问题反复出现,有的是一个人重复犯相同的错误,有的是一个问题在不同学生身上出现。其实,当这个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和出现问题的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带来的不好影响,也鼓励学生改掉这样坏毛病的决心,并借机让其他学生认识到这种问题的危害,树立正确的观念。 2.与家长及时沟通 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无疑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行为很可能就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折射,教师应及时把孩子的问题向家长反馈,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家长的重视,使家长积极协助教师的教育行为,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对问题学生适当的提醒 在课堂上,当课堂纪律问题出现时,教师不应该马上制止,因为它可能起反作用。首先教师应该用眼神示意,轻轻地走在孩子身边或者对他进行提问,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自觉地回到教师讲课的内容上面来。为了保证课堂的秩序,教师也可以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比如说“大多数的孩子都很认真,还有一位同学,你要加油啊!”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慢慢的,学生也会尊重教师的课堂。 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纪律问题时,适当的批评是避免不了的。在观察中,常听见教师批评学生:你为什么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你这样懒散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上次我就批评过你在课堂上偷吃水果其实,教师的适当批评是可以的,但是要就事论事,不要总是揪住以前的过错来训斥学生,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有多么生气,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并且非常努力的想要改正错误才是目的,也更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行为表现、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解决的研究有理由相信,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对此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正,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使其健康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积累经验,用充足的耐心和爱心对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加以干预,就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课堂秩序井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的提升,让学生每天都有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施工承包协议书3篇
- 高级保姆合同范本
- 口头形式担保合同范本
- 工资外包合同范本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作文小马过河
- 后勤保障下半年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2025年四职汽修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齿轮的应用考试题及答案
- 亲子家庭购房合同协议
- 红军过草地课件
- 妇科进修汇报课件
- 直播选品策略与规划
- 资金主管岗位工作计划
- 电动车交通安全培训
- 2022-2023人教部编版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
- 2024届广东省高三三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日月地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
- 巴中中学小升初开学摸底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