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北宋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A.司马迁B.司马炎C.司马睿D.司马光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小说B.诗C.词D.散文3.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城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个城市指的是( )A.唐都长安B.北宋都城东京C.元朝大都D.南宋都城临安4.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A.赵孟B.张择端C.吴道子D.顾恺之5.辛弃疾生活在( )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两宋之交D.元朝时期6.宋朝著名的书法“宋四家”不包括( )A.苏轼B.蔡襄C.黄庭坚D.赵孟頫7.下列作品,属于苏轼的代表是( )A.清明上河图B.资治通鉴C.念奴娇赤壁怀古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9.下列关于宋词表述,不确切的是( )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出现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10.资治通鉴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的历史是( )A.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B.秦汉时期历史C.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多年的历史D.两宋时期的历史11.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突出体现在( )年画 风俗画 写意画 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A.B.C.D.12.下列对宋元时期艺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有( )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且日益增多 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 宋朝绘画以人物画为主要内容 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朝著名画家有米芾、黄庭坚等A.B.C.D.13.宋元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 )A.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B.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D.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非选择题14.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三人的书法各有何特点?(2)人称“宋四家”指的是哪些人?15.图1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观察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现代人诗词里有如此风格的吗?试举例。(2)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内容的词?图1 图216.读图2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风格?(2)词中的“周郎”是谁?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17.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参考答案1.D 2.C 3.B 4.A 5.B 6.D 7.C8.解析:此题是肯定选择题,重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思考与理解,解答时应对“通史”“断代史”“纪传体”“编年体”这几个概念区别开来。“通史”指的是自古通到今的历史;“断代史”指的是一朝一代的历史;“纪传体”,“纪”指的皇帝传记,编年编写;“传”指的将相和知名人物的传记,按照这种体裁写的历史叫纪传体。它是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活动,但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的相互联系;“编年体”是以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一种体裁。其优点是将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概念,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前后次序及具体因果关系。明确以上概念,联系资治通鉴是以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因此它是一种“编年体通史”巨著,答案是A。答案:A9.B 10.C 11.D 12.C13.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选择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运用知识能力,以及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审题应从艺术成就入手,关键词语是“主要条件”,从四个选项分析可知:艺术成就属于文化范畴,而一定的文化现象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即文化是社会的反映。题干中谈“较高艺术成就”,那么它肯定是由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A、B、C、D四个选项中,只B项涉及的是生产力发展状况,无疑B是本题正确答案。而A、C、D只是条件之一,决非主要条件,应排除。答案:B14.(1)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米芾能书能画,擅长行草,风格学东晋书法,而技巧又有独到之处;蔡襄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写得出神入化;赵孟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2)人称“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15.(1)辛弃疾是将苏轼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现代诗词中毛泽东的诗词就具备风格豪放,气魄宏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水调歌头游泳等,就是这种风格的作品。(2)辛弃疾的两句词的意思是,酒醉也不忘收复失地,灯下看着宝剑;睡梦中又听到当年抗金营寨中的号角声。因为作者生活在南宋,他亲身经历了声势浩大的抗金斗争,所以他歌颂当年义军的英勇善战。坚定的抗金意志,始终贯穿在他一生的作品里。16.(1)这首诗描绘了雄浑壮观的景物,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