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区分碳单质,熟练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循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提高应考能力情感目标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增强自信教学重点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教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透明的_金刚石_、灰色的_石墨_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_碳原子排列方式_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2常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木炭、活性炭1)木炭: (2)活性炭(高频考点):吸附作用较木炭强,可用于防毒面具的_滤毒_罐,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时也要用到活性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不活泼_。2可燃性:3还原性:与CuO反应:_C2CuO2CuCO2_;与Fe2O3反应:_3C2Fe2O34Fe3CO2_(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与CO2反应:_CCO22CO_。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_还原反应_;上述反应体现了碳的_还原_性,利用此性质常用于_冶金_工业。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会观察到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_红_色,澄清的石灰水_变浑浊_;实验时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是_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_;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从直立试管中撤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_防止直立试管内的液体倒吸回试管内,使其破裂_;然后再等到横卧试管冷却后才能把其内部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其目的是_防止生成的铜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_。,碳循环及温室效应)1自然界中产生CO2的途径有_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_,消耗CO2的途径有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海水的吸收_。2温室效应的危害:_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3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_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等_。例题:【例1】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长期未用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例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例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息技术总监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银行中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空间规划设计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外交公务员题库及答案
- 地铁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企业法律事务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会计税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 南航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会计基本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设计研究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乡风文明建设课件
- 校园禁烟制度管理制度
- 某停车场收益预估报告(共49)
- 拍卖公司业务管理制度
- 退林还耕地合同协议
- 2025年保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附答案(完整版)参考答案详解
- 邮政快递行业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 行政后勤管理员专业实操复习题
- 韩国驾照笔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