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准测量(1).ppt_第1页
第二章 水准测量(1).ppt_第2页
第二章 水准测量(1).ppt_第3页
第二章 水准测量(1).ppt_第4页
第二章 水准测量(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水准测量 内容提要 2 1水准测量原理 2 2水准测量仪器及其操作 2 3普通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 高程测量的方法分类 1 水准测量 leveling 2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leveling 3 气压高程测量 airpressureleveling 4 GPS高程测量 GPSleveling 高程测量 HeightMeasurement 根据已知点高程 测定该点与未知点的高差 然后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方法 一 基本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 水平视线 测量两点间高差 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 1水准测量原理 前进方向 水平视线 大地水准面 Hi HA HB A B 后视尺 前视尺 b hAB A 后视点a 后视读数B 前视点b 前视读数 二 连续水准测量 转点 测站 连续水准测量 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点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 最后取各个测站高差的代数和 即求得两点间的高差值 hAB h1 h2 hn a1 b1 a2 b2 an bn a b 若A B两点间布设一些过渡点 转点 1 2 3 将其分为n段 则用水准仪分别测得各段高差为h1 h2 hn 则有 转点 如果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 仅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得它们的高差 这时需要加设若干个临时的立尺点 作为传递高程的临时点 三 注意事项 1 选择土质稳固的地方作为转点位置 要保持转点 尺垫 稳定不动 2 同时要尽可能保持各测站的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还要尽可能通过调节前 后视距离保持整条水准路线中的前视视距之和与后视视距之和相等 这样有利于消除 或减弱 仪器i角误差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对高差的影响 2 2水准测量仪器及其操作 仪器 水准仪 附属工具 水准尺 尺垫 三脚架一 水准仪分类 一 按结构分类1 微倾式水准仪2 自动安平水准仪3 激光水准仪4 数字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 2 2水准测量仪器及其操作 二 按精度分类1 精密水准仪 DS05 威特N3 蔡司Ni004 DS1 国产S1 蔡司Ni007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2 普通水准仪 DS3 DS10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和常规工程测量下标 05 1 3 等数字表示该类仪器的精度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 1 望远镜 telescope 物镜 目镜 调焦透镜 十字丝分划板 物镜对光螺旋 目镜对光螺旋 水准仪 微倾式 的构造 主要三部分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水准仪构造 望远镜视准轴 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 延长线即为视线 水准仪构造 2 水准器 圆水准器 circularbubble 用于粗平 水准管 bubbletube 用于精平 特性 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3 基座 tribrach 二 水准尺 levelingstaff 主要有直尺和塔尺 1 尺面分划为1cm 每10cm处注有阿拉伯数字 2 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 一把为4687mm 另一把为4787mm 3 塔尺可伸缩 伸足为3米 5米 用于一般工程测量 三 尺垫和三脚架放在转点上 以防水准尺下沉 操作程序 安置仪器 粗平 瞄准 精平 读数 一 安置仪器前 后视距大致相等三脚架高度适中 以目镜高度比人站立越低3 4cm 同时注意架脚与地面大约成65 70 保持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二 粗平调节脚螺旋 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三 水准仪的使用 1 方法 对向转动脚螺旋1 2 使气泡移至1 2方向中间 转动脚螺旋3 使气泡居中 2 规律 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三 瞄准 1 方法 先用准星器粗瞄 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 消除视差 概念 由于物镜调焦螺旋调焦不完善 使目标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之间有相对移动 产生原因 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 先进行目镜调焦 使十字丝十分清晰 再瞄准目标进行物镜调焦 使目标十分清晰 使目标与十字丝平面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四 精平 1 方法 如图所示 调节微倾螺旋 使水准管气泡成像抛物线符合 2 说明 自动安平水准仪 compensatorlevel 不需进行精平 五 读数记录 精平后 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 方法 米 分米看尺面上的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