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doc_第1页
2014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doc_第2页
2014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doc_第3页
2014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doc_第4页
2014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考机构是全国最早最专业的高端考研辅导机构之一,爱考机构专注提高学员考研应试的竞争力,同时致力于量身打造适合考生情况的个性化辅导模式,以提高学员的通过率。 爱考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服务范围广阔,从考研公共课考研专业课到与考研相关的心理服务;从北京地区高校到各地重点高校;从适合成绩优秀同学选择的小班课程到适合基础薄弱跨校跨专业同学选择的一对一辅导;爱考学员遍及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爱考机构标准化的高端应试课程体系已成为考研培训领域的模板。爱考机构考研辅导体系主要包含考研精品小班辅导、壹计划定制辅导、金榜集训保过班、状元保录特训营、至尊全科一对一保录取计划等,在爱考机构参加辅导的学员有超过70%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招生目录单位代码:10027地址:主楼A801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电话:58801006联系人:李霄霞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哲学与社会学学院69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30%左右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401人的哲学与素质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1西方哲学史02价值哲学与当代社会问题研究同上03文化哲学与现代化理论同上04唯物史观与现代性问题研究同上05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哲学思想研究同上06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同上010102中国哲学801中国古代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2中国哲学02中国现当代哲学同上03易学与中国文化同上04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研究同上05儒学与社会发展同上010103外国哲学801西方历史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1西方哲学史02西方文化哲学同上03西方政治与法律哲学同上04心灵哲学与分析哲学同上05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同上010104逻辑学401现代逻辑及应用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3普通逻辑02语言逻辑同上03人工智能逻辑同上010105伦理学501伦理学原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4伦理学原理02中西伦理学思想史同上03应用伦理理论与方法同上04公共管理伦理学同上05教育伦理学同上010106美学301美学原理与美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5美学原理02中西美学同上03时尚美学同上04宗教美学同上010107宗教学401佛教与传统文化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32宗教学概论02道家道教哲学同上03基督教史同上04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化同上010108科学技术哲学501科学技术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6科学史02科学、技术与社会同上03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同上04科学与宗教同上05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同上030301社会学701社会学理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91社会学理论908社会学研究方法02应用社会学同上03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同上030303人类学201人类学理论与方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91社会学理论908社会学研究方法02应用人类学同上030505思想政治教育701思想政治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1马克思主义哲学907政治学概论02政治哲学同上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本专业初试科目也可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致,复试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内容。如此,则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1方向及相应科目,同时在备用信息一中填写“报考课程与教学论”。01思想政治教学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02综合人文课程与教育创新同上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介绍本所源于原哲学系的科技哲学教研室。该教研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开展科技哲学研究和最早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单位之一(1981.11)。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应用美学实验室挂靠本所。本所在哲学一级学科内招收科技哲学硕士生及科技哲学、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生,并接收博士后进站。 本所现职教师为:刘孝廷、李建会、董春雨、田松。曾在本所工作过的老师有:沈小峰、张嘉同、郭华庆、彭新然(1970年调离)、王德胜、王振武(现居加拿大)、柳树滋(1993年调离)、宋怀时(1990年调离)、刘志学(1993年调离)、鲍鸥(1993年赴俄罗斯进修)、刘晓力(2006年调离)、郝海燕。 本所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技哲学范畴和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优良传统,其中在自组织哲学等方面做出过开拓性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学科作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团队之一,曾主持过若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出版过多套著译丛书,并获得国家科研奖和国家图书奖。 本所内设的硕士专业课程有: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伦理学、科学与宗教、心灵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内设的博士专业课程有: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经典研究、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本所承担的全校理科博士生“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和硕士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公共课,一直是学校的品牌课程,2004年该课程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1世纪初本所发展步入新时期。现有人员全部具备自然科学与哲学双重教育背景和博士学位,并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本所目前在物理学哲学、复杂性哲学、生物学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与宗教、科学史、科学传播、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向积累了一批新成果,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多次获北京市和校级社科奖。本所现有教育部马工程专家二人,其中首席专家一人,有一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有多位学者在国家一级学会担任重要职务或被国内外学术机构聘为兼职。本所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级重点项目、部级重点基地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省部级及各类横向课题十余项,出版著作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自编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市精品教材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概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本所近年来积极推动外向发展战略,已与欧美多个学术机构展开教学与研究合作,并向部分机构派出了留学生。本学科全部教师都参加过在国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所的人才培养近年来成效明显,已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博士硕士论坛获高等级奖励。本所作为发起单位参与筹办了“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2005)、“第13届国际科学哲学、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大会”(2007)、“第12届科学探索与人类福祉国际大会”(2007)。本所作为主办单位合作举办的系列会议有“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等,有多人担任大会主席或主持。本所主办的“京师科学与人文论坛”在全国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研的重镇之一,目前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到教师培训、本科函授、研究生课程班等系统的教学、科研体系,涵盖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各专业均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有些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历史沿革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53年的政治教育系。197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以原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逻辑教研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研室为主体,整合相关部门,组建起了哲学系,这是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第一个哲学系。1988年,政教系并入哲学系。1994年,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中心及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并入哲学系。2003年,在原哲学系的基础上,整合相关学术资源,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机构设置学院设有3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社会学系;13个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所、宗教与文化研究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辅仁国学研究所;两个实验室:社会数据调查实验室、科学技术与应用美学实验室;两个杂志社: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高等学校文摘:哲学(英文版)、教育部委托的思想政治课教学。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7个跨学科交流的研究中心: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民意调查事务研究中心、过程哲学研究中心、企业管理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传播与交流中心。学科发展学院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3个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学科融合,学院获得了全国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学科进入“211”二期建设,以学院为主要依托建设了“985”工程“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创新基地。队伍建设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涌现出齐振海、袁贵仁、韩震、杨耕、张曙光、周桂钿、郑万耕、李景林、杨寿堪、杨百顺、吴家国、董志铁、廖申白、刘清平、沈小峰、王德胜、贺允清等一大批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学者。目前学院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4人,副编审1人,讲师1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44人(其中4人为欧美国家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入选者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人,北京市“百人工程”入选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另外,学院还聘请了罗蒂、杜维明、安乐哲、池田大作等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人才培养学院通过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了本科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学院从以本科生培养为主转向本科培养为基础,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约为2:1。研究生生源质量和研究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学院形成了系统有效、丰富多彩的学生工作模式,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院在校学习的全日制本科生196人,硕士生298人,博士生114人,在站博士后9人;另有进修学者7人,教育专业硕士48人,函授生116人。学术研究学院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传统,在认识论、价值哲学、人的哲学、生存哲学、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易学哲学、人本主义、西方历史哲学、普通逻辑、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学院实现了我校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方面零的突破;并且还获得了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学院教师获得的科研经费累计超过700万元,哲学学科的人均论文产出量在校内名列前茅。从2003年起,学院教师每年都有论文在SCI或SSCI和A&HCI系统刊物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迅猛。学院积极加强学术交流,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派出多位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访问进修。国际知名学者理查德罗蒂、约翰培里、杜维明、约翰柯布、戴维格里芬等先后到学院开展了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拥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人才资源,这为我们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我院的重点,教师和研究团队的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的则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我院还整合各学科,举办丰富多样的课程研修班和学术讲座,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我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支持学校组织的各种支教活动,先后有数百人次参加,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以及西部开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参考书目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71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袁贵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09791社会学理论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91社会学理论近代中国社会学杨雅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91社会学理论新编社会学概论宣兆凯中国人事出版社791社会学理论(人类学专业)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90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概论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02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华书局出版社902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902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概论李景林 郑万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03普通逻辑普通逻辑(增订本)普通逻辑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904伦理学原理伦理学概论廖申白北京师范大学904伦理学原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904伦理学原理西方伦理学史罗国杰 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905美学原理美学原理叶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05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905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906科学史科学简史石云里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906科学史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高等教育出版社907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907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07政治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908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908社会学研究方法(人类学专业)拉德克利夫.布朗华夏出版社2008932宗教学概论宗教学纲要吕大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科学技术哲学 2012年学校基本复试分数线说明:1.此复试基本分数线只是我校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报考院系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招生计划、整体考试情况等,上调复试分数线。考生须同时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报考院系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才有资格参加复试。报考院系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办法将于近期公布,请密切留意。2.民族骨干计划、援藏计划、单独考试的复试分数线近期将另行公布。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政治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01哲学5050909034502经济学5050909034503法学0301法学555590903600303社会学505090903500302政治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5050909033004教育学0401教育学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5050180 3350402心理学5050180 3300403体育学4545180 32505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505090903450502外国语言文学5050909033006历史学5050180 32007理学4848909031008工学4848809031009农学5050909033010医学5050180 33012管理学5050909033013艺术学1301艺术学理论1303戏剧与影视学50509090350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4美术学130520数字艺术学45459090315 科学技术哲学 2012年报考院系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专业代码及名称政治理论外 国 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50509090345010102中国哲学50509090350010103外国哲学50509090370010104逻辑学50509090345010105伦理学50509090345010106美学50509090360010107宗教学50509090345010108科学技术哲学50509090345030301社会学55559090360030303人类学55559090350030505思想政治教育55559090350040102课程与教学论5555180 350爱考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辅导课程体系:一、精品小班辅导:爱考机构考研公共课和专业课全年分三期举办,为保证授课质量,每班限招2030人。1)基础班: 爱考机构在每年的暑假举办,辅导方式为面授,授课内容为:基础详解,建立完整知识框架,梳理复习思路,重点难点考点点拨串讲,实现知识体系化。2)强化班 :爱考机构在每年的国庆期间举办,辅导方式为面授,授课内容为: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重点、难点、考点的精细模块深度讲解,各个击破。突出考试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分析、提炼考点和答题方法,将所有知识提炼升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3)冲刺班:爱考机构在每年的临考前举办,辅导方式为面授,授课内容为:扫描考点、突出重点,过滤难点,模考查漏补缺,点拨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并进行考点预测。主要是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讲解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前提下,通过大量习题练习和模拟考试进行查漏补缺和现场演练。4)保过班:爱考机构根据学员需求,特开设考研保过小班。爱考机构考研保过小班结合小班集训、课后答疑和模拟考试三维一体的辅导模式,确保学员通过考研公共课难关。参加爱考机构公共课小班辅导的学员未能通过分数线将根据保过协议退还学费或者免费重学。公共课保过小班课程链接:/special/gonggongke.html5)函授班:鉴于越来越多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参加面授辅导,爱考机构所开设的面授班均辅以函授班。资料包括辅导班讲义、辅导录音、专业试题以及班上发放的所有资料。二、壹计划(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