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一定限度内发展商品经济C.无产阶级已经掌握国家政权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列宁指出:“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余粮收集制的缺陷B.固定粮食税的不足C.集体农庄体制的弊端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失误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B.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4.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第33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第37课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第38课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A.现代化的不同模式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C.现代化的世界进程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 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似乎因为太疲惫、太僵化而突然不能有效运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失败不是败于技术和军事,而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 (1) 材料一中“用冲击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分别指代什么政策?(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主张“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4分) (3) 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4) 如何理解苏联的失败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2分)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宋都市繁盛的突出表现, 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产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产品交换。 摘编自列宁选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领导人对待市场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说明其所犯“错误”的实质及纠正“错误”的措施。 材料三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据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3)简析材料三中市场“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概括指出在“最近十几年”市场回归中国社会生活的历程。 8.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 ,或欧洲的55%60% 。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国际政治格局状况,并从政治体制和经济政策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大国的原因。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制定解放全国奴隶的法律?体现了什么重要原则? 材料三 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经营之神”、“幸运之神”的阿曼德哈默曾为美苏贸易代理人,哈默的胆识受到了伟大领袖列宁的赞赏,但因为当时党内争论不休,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列宁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并与哈默建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友谊。哈默在苏联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却是1931年从苏联回美国后开始的。他认为赚钱的机会到了他捕捉到一个准确的信息:罗斯福正在走向白宫总统的宝座,如果他一旦当选,那么,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将被废除。这将意味着市场对酒和酒桶的需求将会大增。哈默当机立断,立即订购优质木材,设立了酒桶加工厂禁酒废除之日,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厂用高价抢购一空!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列宁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的政策因素。后来罗斯福为什么解除禁酒令? 材料四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4)材料四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答案和解析【答案】1.B2.A3.B4.C5.(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分) (2)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解决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政治危机。(4分) (3)经济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较快,而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4分) (4)苏联失败的根源是斯大林模式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长期没有得到纠正,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直至其解体。(2分)6.(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前者:余粮收集制。后者: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2)措施:发布农业调整法;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根源:斯大林模式导致。 认识: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应重视农业发展;应根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措施;国民经济应当协调发展。7.(1)现象: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夜市晓市繁荣;服务行业兴盛;出现瓦子等娱乐场所;流动人口众多。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变化:从排斥市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到承认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实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纠正: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的作用发展社会经济。 (3)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历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8.(1)国际政治格局:西欧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 原因: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行 (2)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原则: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的重要原则。 (3)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实行新经济政策。原因:美国当时爆发经济危机 ,罗斯福实行新政 ,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 。 (4)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新”在经济手段上,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货币等因素,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B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C项适合于两项政策,是两者的相同点;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故选B。 2. 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可知,苏俄迫切需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是社会经济恢复的根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余粮收集制”的实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经济危机,进而引发政治危机。综上可知,这段材料反思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余粮收集制”,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错误,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均不是列宁时期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实行垄断”“禁止贸易”等信息表明,苏维埃政权通过法令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内战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障国内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B。 4.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化进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关键信息“现代化在英国”、“现代化在欧洲”、“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等,本题考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根据题干内容信息,题干的主题即是世界的现代化,可以直接判断出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题干内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D;A项表述是对题干内容的曲解和误读,没有准确提炼出题干内容的核心信息。故选C。 5. (1)本题考查苏俄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冲击的办法”是布尔什维克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是指新经济政策,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利用了市场价值规律,从而确保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统治。 (2)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依据图表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增幅数据可看出:经济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较快,而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 (4)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从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来考虑作答。 6. (1)本题考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据题干: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前者:余粮收集制。后者: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2)本题考查西方的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据题干: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发布农业调整法;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 (3)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的能力。据题干: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源是斯大林模式导致;得出的认识可以从所学知识中回答,如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应当协调发展等。 7. (1)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内容“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可知北宋都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夜市晓市繁荣;服务行业兴盛;出现瓦子等娱乐场所;流动人口众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本题考查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内容“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产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产品交换”可知苏俄领导人对待市场由排斥到接受承认,其原因在于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领导人企图用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却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矛盾。其犯错的实质就在于该政策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为解决危机,苏俄领导人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的租用发展社会经济。 (3)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磁灶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包头二模政治中考试卷及答案
- 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存款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计划项目合同书
- 2025年湖北省纪委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广告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Unit 5 First Aid 单元仿真验收性评价(含解析)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 高中政治9.1课件
- 2025年动漫作品改编权及衍生品开发授权合同终稿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仓储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清版)DG∕TJ 08-15-2020 绿地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交通管理与控制3平面交叉口管理课件
- 医学自我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
- 一、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成果案例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亮化工程(夜景照明)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动车维修备案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