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马山县林圩镇林圩村小学蒙屯教学点 黄莉 2015年4月9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入情入境,导入课题1画面导入(多媒体播放水灾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些图片你想说一些什么?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灾难的呢?4学生们交流。5师:是啊!这是一场百年洪灾,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进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人物老汉(板书:老汉)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3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1)默读,找句子画线。(2)朗读,体会。(3)汇报交流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并引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洪水凶猛,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水位在不断上升,情势越来越危急。(并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范读,请学生评价;师生一起再读。)这些句子很多都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一、两句为例,不用拟人或比喻与原句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你也能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洪水狂奔的场景吗?(学生说句子。)4想象体验:(1)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的样子吗?(2)学生自由发言。(3)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后请学生板书从文中找到的关键词。)三、再读再悟,体会人物形象1. 师过渡: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到的?(同样请学生将描写老汉与村民不同表现的关键词板书出来。)3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关键词句。教师巡视,作适当的指导。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先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说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再大家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老汉“先人后己、临危不惧、不循私情”的高尚品质。5其实老支书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桥塌了,老支书似乎要喊什么,你猜想他想喊什么?请拿起自己的笔写出老支书没来得及喊出的话。6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老汉说的话。(学生谈到哪,就读到哪。)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睡不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我的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挤到了前面,心想先人后己是党的纪律,儿子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儿子,吼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时,他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大声喊着木桥在呻吟了,老汉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肝肠寸断,他悲怆地喊着洪水吞没了他的儿子,老汉心如刀绞,绝望地喊着7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位老汉,他做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 ,他是个_的人。(如:他第一个来到桥边,却没有只顾自己逃生,他是个先人后己的人。)8小结:是啊,初次读课文时,老汉与小伙子前后矛盾的行为曾让我费解,可当我们读到文章的最后,谜底揭开后,内心难以平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位不徇私情的老支书让人肃然起敬。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1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还能用什么做题目?)2学生自由发言。3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