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doc_第1页
山西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doc_第2页
山西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doc_第3页
山西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doc_第4页
山西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山西省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及特征【摘要】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战略产业与朝阳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山西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无与伦比的产业发展基础。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山西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中心的产业格局,但煤炭产业风险大、污染重以及资源储量有限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隐患。近些年,山西省政府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依托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效果。通过对山西文化产业布局形成的研究及特征的研究,得出山西省通过文化产业聚集,形成了文化产业功能区。根据山西省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及其依托地域可划分成4个文化功能分区:大太原文化区、晋北文化区、晋南文化区、晋东南文化区。【关键词】山西省 文化产业 布局 形成与发展 特征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互为表里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路径。山西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无与伦比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加快山西省经济转型及实现山西“文化强省”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实践价值。1. 文化产业及山西文化产业概述1.1文化产业概述 目前,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来自实践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清晰。这一清晰的发展趋势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了国内外公认的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所谓文化产业,就是利用文化资源,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为以利润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是一种朝阳产业或绿色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个性在文化市场上的表现,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形象的发展。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各地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2001年后,文化产业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皮书系列”中推出了文化蓝皮书,全国各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文化产业蓝皮书。1.2山西文化产业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8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晋南芮城大(黄)河拐弯处的一个叫西侯度的地方,点燃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火,从此,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山西文化历史悠久,全省共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五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六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十余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位居中国之最,共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人文资源大省,在新的历史时期,(于2011年1月2日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适时的推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教育科学等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构建新的文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政府和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方面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山西文化产业得到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渐入佳境。 据统计,近年来山西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太原市修建了省科技馆等五项社会公益基础设施项目,地级市及各县文化中心、文化站建设也基本完成,为山西人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企业方面,一批龙头企业诸如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广播信息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运城宇达、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山西影视集团等风头正劲。产业基地方面,各地市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绩效,山西现有王家大院、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七个;产品方面,创作了立春、立秋、走西口、一把酸枣、粉墨春秋等舞台剧,推出了太行山等旅游演艺产品,以及八路军、乔家大院、走西口、喜耕田的故事等影视文化作品,这些具有浓郁山西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得到市场认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山西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毕竟起步较晚,其长远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2、 山西文化产业聚集和文化功能区布局2.1山西文化产业聚集 本文运用文化产业集聚度来度量山西的文化产业聚集。采用区位商指数对山西文化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某产业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r地区i产业的总产出;表示该地区全部产业的总产出,即该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该产业全部地区的产出; 表示全部地区全部产业的总产值。如果区位商大于1,则表示r地区是i产业的集聚地区;反之,如果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i产业在r 地区集聚的现象不明显。区位商愈大,意味着该地区某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山西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计算依据,实证测度了 2011 年山西文化产业集聚区位商。具体见表 1:表1 2001-2011年山西11个地市文化产业区位商情况地市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均值太原2.0650.7722.22.1862.3281.1221.7960.8910.8411.1511.471.530大同1.1842.8610.8750.9531.5170.8721.5931.561.391.3891.1611.396阳泉0.910.4060.6390.662.4111.4362.9152.1381.4821.0211.3391.396长治0.8711.0730.6751.0021.3860.7641.4211.3410.950.8460.9131.022晋城0.6220.7240.640.9190.820.7711.8951.1740.8710.7960.6640.900朔州0.060.6050.3660.4050.5081.8581.9861.8861.5990.9031.3561.048晋中0.7120.8130.5250.91.1690.8261.7351.1761.0291.030.8980.983运城0.4590.8560.5860.4051.1691.082.7140.8791.1411.380.8961.051忻州0.8270.850.8081.0910.9510.540.930.730.8110.8650.9690.852临汾0.5460.720.7280.3581.4731.1872.8290.4290.8171.0750.8971.005吕梁0.7840.7390.7150.4560.5980.3330.6440.8940.7780.6160.8780.676 从表 1 可以看出:1、2001-2011 年间,山西各地市文化产业集聚区位商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各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不同年份的值差异较大,呈较大波动;2、在 2011 年,有 4 个地市的区位商在 1以上,分别是:太原、大同、阳泉以及朔州,也就是说这 4 个地市存在文化产业明显的集聚现象,其中太原的区位商最高,说明其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这与其在交通、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有密切联系;3、从这 11 年的平均值来看,有 7 个地市的区位商达到了 1 以上,分别是: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运城、临汾,总体来看,山西 11 个地市大部分处于文化产业集聚地区。 由于文化产业聚集,形成了文化产业功能区。根据其聚集程度及其依托地域可划分成4个文化功能分区:大太原文化区、晋北文化区、晋南文化区、晋东南文化区。2.2山西文化功能区布局1、 大太原文化区 太原文化区以山西省会太原为中心,以晋中市的榆次、平遥、太谷、祁县、介休,吕梁市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城,阳泉市的郊区和盂县,忻州市的原平和定襄等县市区为核心圈。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地。(1)文化旅游。以平遥古城、晋祠、晋商大院为龙头,以太原市为中心,榆次、阳泉、吕梁为次中心,突出晋商民俗文化主题,城市旅游等。依托大运高速公路(太原晋中段)和平定旧关柳林军渡高速公路,包括晋阳文化清徐、神堂沟、南良庄、大寨、杏花村等重点景区,辐射太原市、阳泉市、吕梁市以及晋中市部分地区,通过航空(太原机场)、高速公路(石太)、铁路(石太线)、国道(207、307)及省道与周边的河北省、陕西省及主要旅游客源地对接。(2)文化博览。随着太原经济实力,2007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太原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给太原市带来了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真正拉开了山西省会展业的序幕。2008年的第二届煤博会,来自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的218家企业和境外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家能源企业云集太原,共签约项目343个,外资累计到位2.87亿美元,内资累计到位193.29亿元人民币,合计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213.39亿元。“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新晋商大会形象展示与产业博览会”、“太原国际美食节”、“国际镁业论坛”、“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山西)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大小展会,成为太原会展行业的主力军。2011年1月份,太原荣膺新世纪十年中国十大创新会展城市。2011年太原中博会更是推动了太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太原市十大建筑现已全部建成。(3)文化传媒。2011年4月25日,省属五大文化企业集团挂牌成立,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诞生。全新组建的五大文化企业集团,均为山西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成,包括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山西影视集团,涵盖网络、演艺、传媒、报业、影视等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多个领域。如山西影视集团,力争5年内打造年生产电影20部、电视剧500集以上的大型国有影视生产企业。加之率先成立的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至此,山西省基本形成以六大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新格局,这六大文化企业集团已具备了与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竞争的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标志着山西省文化产业进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4)文化体育。伴随经济的发展,太原的体育业也有了巨大进步,2008年,太原举办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项赛事国际自行车联盟BMX(小轮车)世锦赛(北京奥运会预选赛)。这次比赛,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德国等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八百七十五名小轮车精英相聚太原,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自行车世界锦标赛,也是首次在亚洲举办。2008、2009年连续举办了女子摔跤世界杯,2010年9月5号太原国际马拉松正式开赛,有来自6个国家的21名外国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参赛总人数突破一万人,是太原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盛会。以后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太原都将举行马拉松比赛。2012年4月太原将举办伦敦奥运会摔跤预选赛,这也是在中国举办的唯一一项奥运会选拔赛。(5)传统工艺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太原玉雕、平遥推光漆器等二、晋北文化区 晋北文化区是以大同、朔州为龙头的文化区。以大同为主依托,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1)文化旅游。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具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特点,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2)影视文化。2011年3月,经大同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大同市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和魏都影视基地。大同市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占地5000亩,园区内包含:外搭景区、摄影棚区、工厂区;文化产业区、出版产业区、教学培训区、会议会展区、版权交易区、国际交流区;行政管理区、商务办公区、生活区、外交公寓。入驻园区的影视公司和剧组从剧本策划、拍摄以及后期制作都可以在大同完成。魏都影视基地即大同古城,占地面积3.28平方公里,目前是全球古装片拍摄基地中面积最大的;从建筑规模和建筑使用率来讲,魏都影视基地又是全球最适合拍摄古装片的影视基地。(3)传统工艺。大同刀削面、广灵剪纸、大铜火锅(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曾以大同铜火锅相赠。)三、晋南文化区利用侯马的区位交通商贸优势、运城南向门户、河东文化经济区位优势。以运城、临汾、侯马为龙头的晋南文化产业区。(1)文化旅游。中国史前的尧、舜、禹曾建都在山西晋南一带,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如临汾的尧庙、芮城的大禹渡、历山的舜王坪等。这里还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的发源地之一,据考证,百家姓中有三分之一的姓氏起源于山西。历史上“南林北裴”之说中的“裴”,就是指山西闻喜县裴氏。还有中国武圣关羽故里的解州关帝庙,明代移民见证唯一历史遗存的洪洞大槐树,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心脏壶口瀑布等等。依托大运高速公路(临汾运城段),以壶口瀑布、洪桐大槐树、解州关帝庙、运城死海为龙头景区,包括尧庙、永乐宫、普救寺、后土祠、丁村、霍州州署等重点景区,辐射临汾市和运城市,通过航空(运城机场、太原机场)、高速公路(风陵渡运城高速、运城三门峡高速、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铁路(侯西线、南同蒲线)、国道(108、209、309)及省道与周边的陕西省、河南省及主要旅游客源地对接。这些地方地域相连,条件相近,经济相融,人脉相通,因此要集中力量加快区域的联合开发建设。(2)文化传媒。2011年临汾市创作编排了现代戏酸枣岭、大型古装戏屠夫状元等优秀剧目,再夺中国“小梅花”奖称号,临汾市大小“梅花”奖总数达到51个,居中国地级市之首。(3)传统工艺。在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临汾市有1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43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位居山西省前列,霍州威风锣鼓和翼城花鼓获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称号。该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4、 晋东南文化区晋东南文化产业区是以长治、晋城为龙头的文化区。(1)文化旅游。20世纪30年代末,八路军建立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三大根据地,展开了多场重大抗日战事。为纪念民族解放战争,建立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黎城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浸透着民族解放战争将士的鲜血,坚挺着民族的脊梁。位于山西省武乡县东部的王家峪和砖壁村。1939年7月1942年5月,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驻此,是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峪在洪水河南岸的一条狭谷中,夹岸丘壑起伏。总部旧址由村北三所相连农家院落组成。西院有接待室、参谋人员住室、总部马棚;中院为总司令部参谋处、秘书处、刘少奇路居处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警卫员等的住室;东院为刘伯承、邓小平、陈赓、陈锡联、李达等回总部开会时的住室。现已复原了旧居中的陈设,有办公用具、题词、小油灯、桌、椅等。院外路南有总部球场和朱德种的小菜园。南行约千米,有朱德手植的白杨树及植树纪念碑亭等等。该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是连接晋冀豫的重要通道。太行红色旅游线路框架:太原定襄灵丘涞源西柏坡昔阳武乡黎城;吕梁红色旅游线路框架:太原兴县离石交口介休。应该大力宣传,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推出本地区的特色。(2)文化传媒。晋城动画影视,晋城动画城位于山西南部,全名是花鸦影视动画中国城。属于中国规模最大的三维动画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同时花鸦动画城还是旅游风景.(3)传统工艺:上党二簧、上党梆子3. 山西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3.1存在问题(1)经营理念落后,竞争力低山西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经营时间短,大部分企业是看中了文化产品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开始进入,创业期的企业自然以解决自己生存问题为第一要务,规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远未建立,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经营理念还比较落后,企业本身对文化产业整体市场环境和文化产品特性不太熟悉,对市场需求关注不够,在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主营业务大多比较单一,市场范围也大多局限在省内,在与国外内同行竞争中,自觉底气不足,缺乏积极开拓市场精神和创新意识。(2)研发创新能力差,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阶段文化产业链指从产品研发、技术开发、产品加工制作、产品销售到版权贸易为止的四个环节,这些环节保证了文化产品的顺利生产,但是由于竞争情况和技术含量等不同,处于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其价值增值能力和赢利水平是不同的。其中加工制作阶段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利润微薄,技术含量不高。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大部分山西文化产业企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主营业务为产品的加工制作,只有个别企业在高附加值、高创新型的研发创新阶段有所作为,但是在技术开发、版权贸易等阶段涉足的也很少。现阶段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少。3.2建议山西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交通便利性的优势,以优化产业地域结构为原则,高速公路沿岸的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优化文化产业集聚格局。本文根据地理位置相近原则,对各地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具体来讲:(1)山西北部大同、朔州、忻州地区以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培育具有佛教文化特征和边塞风情的文化产业链。最为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忻州五台山,以这两大景点为支撑,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抓重点项目投资的策略,逐步建设各种演艺中心、影视基地、旅游纪念品生产展销基地等项目,带动这些子行业的发展,并推动相关产业融合。(2)山西中部太原、晋中地区以晋商文化、古都名城文化、民居古建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逐步构建并优化晋商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太原在交通、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等的集中优势,重点打造太原高新区,从规模集聚和地区集聚两方面考虑,形成大中小微型文化企业集聚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同时充分利用“平遥国际摄影节”的影响力,重点发展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基地,吸引跟多的演艺作品在旅游景区拍摄,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