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doc_第1页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doc_第2页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doc_第3页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报告 10生本3班 许月红 2010574336一、调查的背景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问题,它是客观的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高中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导致了学生产生了逆反的心理。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家庭、学校不良教育的影响,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由于这一阶段的发展相当复杂、充满矛盾,所以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心理;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等,其中逆反心理的危害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与之“顶牛”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抱怨孩子上了中学就没有小学时候听话了,有时甚至蛮不讲理,有的对教师和家长的正面教育持“对着干”的态度,以“反其道而行之”为快,有的故意做出与自己主观意识相违背的行为。这些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存在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最容易导致情绪躁动和逆反行为,甚至酿成不良后果,有的对抗、有的消沉、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轻生,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作为教师 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二、调查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高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以便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为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打基础。调查对象是麻章一中高一3个班的同学,总共200人。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发放给学生,然后将卷子回收,统计。3、 调查结果及分析1、 结果: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ABCDEF130%10%50%10%214%36%29%7%14%370%30%4 43% 7%29%14%7%570%30%630%20%50%740%30%20%810%40%20%30%930%50%20%1050%50%1190%10%1280%20%1340%50%10%1410%60%30%1550%50%1660%20%20%1710%90%1840%20%40%1910%80%10%209%23%18%5%36%9%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80%的都有过逆反心理,到了高三还仍然很严重的占30%,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65%,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70%,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达到80%,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影响的占40%,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80% 。2、 分析: 从心理角度说,高中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成人感较突出,但却缺乏涵养,往往会过分地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他们的需要因不能满足而感到受挫时,往往会采取怀疑和敌视态度看待周围事物。而这种怀疑与敌视态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总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是我们平时观察不够,未能发现或观察到了却未作细致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罢了。经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会在学习、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现渲泄反感情绪。(1)学习方面:大多表现为兴趣淡化或丧失,经常走神,学习及其被动;有的表现为故作学态或抄袭作业,以逃避老师或家长的责备;严重的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转移同学注意力,干扰教师教学;少数学生还会借故迟到,早退甚至借故负气出走。(2)交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或家长敬而远之,不理不睬,装聋作哑,不说真话;有的会背后嘀咕或说长道短,甚至假传教师意图,离间师生关系;严重的会故意找茬或当面顶撞。(3)工作方面:有的会在班级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以此渲泄内心的不满;完全把自己当作局外之人。针对以上结果我进行了深深的反思,我们常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更何况初中阶段是孩子身体、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认真细致的做好疏通和缓解工作,怎么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基于此我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一)、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内因。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关键因素,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见证人,老师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应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沟通工作,做好关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工作,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家庭,感谢学校,感谢同学,在感恩的过程中顺便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二)、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 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70%,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三)、正确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影响达到80%,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对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事件的价值观的正确取向,用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导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人生信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教会孩子学会辨别、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理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孩子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保持清醒的同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 (四)、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交流、成长。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80%,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工作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创意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如原来举行的读书超市,书香晨会等,孩子们在读书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更收获了友谊,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快乐因素。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也即是要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附:调查问卷 中学生逆反心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为了了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组织了这项调查。感谢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我们此次的问卷以无记名的形式进行填写,因此不会涉及你的隐私,请放心填写。谢谢你的参与!您的年级:A、高一 B、高二C、高三您的性别:A、男 B、女 1、你认为自己是否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如:“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等)?()A、有B、从来没有C、以前有,现在没有 D、不清楚2、你认为谁是造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A、社会B、父母与家庭C、学校与学习D、同学E、朋友F、自己G、老师H、其它(请写出)_。3、如果你接触的对象不尊重你,是否会引来你对他的逆反心理?A、会B、不会C、不确定。4、你觉得对你日常影响最大的是哪个群体?()A、同辈(同学、朋友等年龄相仿者)B、兄弟姐妹C、家长D、英雄人物或伟人E、老师F、其它(请写出)_。5、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意识与性别意识在增强?()A、是B、否C、不知道6、你是否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A、是B、否C、不在意别人怎么看D、不确定7、从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方面去理解,你对目前的生活状况:()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是太满意D、不满意E、非常失望8、你认为你自己是愤世嫉俗的人吗?()A、是B、不是C、曾经是现在不是D、不确定9、你认为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比如,报刊杂志,网络,电视新闻,社会上的文化现象等)是否对你人格的形成和性情、心理的发展起着作用?()A、很大B、一般 C、偶尔D、一点儿也不。10、在班上你会做一些小动作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吗?()A、从来不会 B、偶尔C、经常D、想过但没有做过11、当你做错事受到别人的批评时,你通常会()A、虚心听取B、很不耐烦C、无所谓,由他们说D、认为他们不了解你,和他们争执到底12、对于一些学校或家长不允许做的事,你通常会()A、心里想去做,但不会以实际行动做B、偷偷去做C、与他们作对,故意做给他们看13、你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吗?()A、很大B、一般C、偶尔D、没有14、你在哪个年龄段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A、10-12 B、12-14 C、14-16 D、16-1815、在家里你()会和父母吵架吗?()A、很少 B、偶尔 C、经常16、老师、家长的嘱咐、指点、提醒、督促是否令你厌烦、不悦?()A、经常B、偶尔C、一般D、不会17、当你和别人意见不一样时,你通常会()A、听取别人的意见B、与别人重新协商C、沉默,但心里不服气D、认为他们故意与你作对,一定要他们听你的18、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