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解读凡高作品中线的审美价值 【作者】马 炼 【关键词】凡高线审美价值情感形态 【指导老师】闫 翀 【专业】美术学 【正文】引言人类自产生绘画艺术以来,中西方早期的绘画都是用线的形式去描绘客观物象的轮廓,去表现人类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和认识。从迄今发现人类最早的岩洞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受伤的野牛”中对线的娴熟表现到现代凡高的绘画作品中表现情线条的应用;从中国最早的仰韶时代的彩陶纹样对线的应用,到当代的吴冠中等画家对线的探索表现上,虽然跨跃几千年,但其绘画艺术作品中线的造型作用和审美价值表现却始终是在承传和阐扬。线在人类的绘画历史表现中也经历了发展成熟和创新几个阶段。“线”已成为当代中西方画家无论在绘画,还是现代设计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语言。在凡高部分作品中,有些运用了狂野奔放的色线条,而这种奔放的线条又恰恰与他追求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的画风相一致,有动感和向上延伸的升腾感,体现了凡高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对于他来说,笔触,像带有电流的海水,构成了他艺术作品的重要成分。他的笔触首先是带有装饰性的,大而有力量;其次是热情奔放的,富有节奏和韵律。这就造成了观者必须站得很远,才能捕捉他特殊的情感和他痛苦灵魂的吟唱。本文笔者通过对凡高绘画作品中线的详细分析,了解凡高绘画中线的形态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因素、以及线的审美价值。一、 线的概述“线”是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无论是写实的,还是装饰的;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美术发展的长河中,“线”作为画家创造艺术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绘画属于造型艺术,造型因素的表达需要形象,形象的边缘形成了最初的“线”,平涂一块颜色其边缘形成了另一种概念的“线”。中西方绘画在最初的时代,是极其相似的,如法国的阿尔塔米拉岩洞中受伤的野牛,与中国红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庙遗址中的原始壁画,都是先以线勾勒出形象的边缘形成轮廓,然后再在轮廓中涂上颜色。轮廓线,就成为最重要的绘画因素。线的应用不仅在于构成画面形象的视觉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内涵。线是画家性格、情趣与艺术禀赋的自然流露,反映了画家的艺术风格与个性特征。笔触在美术作品中(特别是油画作品中),可以产生特殊的表现力,它以艺术家饱满感情的流露,以其直观形式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增加了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内涵。在后印象派大师凡?高的作品中,笔触,像带有电流的海水,构成了他艺术作品的重要成分。他的笔触首先是带有装饰性的,大而有力量;其次是热情奔放的,富有节奏和韵律。观者可以被他特殊的情感和他痛苦灵魂的吟唱。早期受印象派画家用笔、用色的影晌,后来又舍弃了印象派的作画方法,利用抽象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厚重的笔触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和情绪,为现代派表现主义画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他的绘画艺术高悬于世界艺术顶峰,为后来艺术家照亮了道路,并影响、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 凡高的概述与时代背景凡?高(Van Gogh,18531890)为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他出生于荷兰乡村牧师家庭。在他成长为艺术家之前,为了生存。凡?高从事过许多工作,曾经当过画店里的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也当过传教士,后来到了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的最初作品,情调都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但他的艺术语言又不被人理解,且无法与人合作,这就常常将他抛入极端的苦闷与压抑之中,最后在1890年7月,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凡高的绘画有着内在的连贯逻辑性,他的每一笔触、每一色彩都是心灵的写照,构图完全服从心灵表现的需要。正如凡高自己说的那样:“艺术,这就是人被加到自然里去。我在全部自然中,例如在树木中,见到表情,甚至见到心灵。我想在那里面表现某种生存斗争。”因此他的作品极富诗意,那狂热的色彩、扭曲的形象无不指向画家躁动不安的内心。凡高的情感有时热烈得近乎凶狠,但正是世所罕见的情感强度赋予了他的作品以传世的魅力。凡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图1】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凡高虽然只活了37岁,但他的生活和艺术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状态,即使穷困潦倒,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画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凡高的艺术中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畅神达意的线条,脱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而进入了颇为自觉的艺术状态,尽管凡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表现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三、凡高作品中线的形态在凡高艺术生涯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几年内,他的笔触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点彩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和象征主义时期,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他艺术风格的改变。而凡高绘画的主观性,则是他将全部的激情、全部的不安、全部的心灵,毫无保留地倾泻在画布上。如果将凡高画面的一部分放大数倍,再观察其细部时,在那一瞬间谁都会咋舌不已:凄厉的笔势以及时而由颜料管挤出的颜料就涂在画布上,涂得厚厚的一层,透过这种笔法,其独一无二的灵魂脉动陡地传向我们。凡高作品的细部的放大图版,连其本人也意识不到这是内心深处的裸露。画面的伸展、连接,笔法的长短、速度、方向等,表现出构图及色调所不易感觉到的个性之神秘。不过,凡高令人感动的地方远不仅如此。比如他的作品唐居伊老爹这幅【图2】,是一幅让人喜欢的肖像画。画面以贴满日本版画为背景,显得善良、亲切。凡高的运笔独具一格,有很多变化,在画背景和画人物时采用了不同的涂色方法:画背景较多运用了平涂,用以表现日本版画的雅致风韵;而在描绘老爹时,则把颜色厚厚的堆积上去,以使人物从背景中凸现出来。在人物服饰的描绘上,还采用了类似点彩那样的技法。图2-1雷纳德.巴琉说:“凡高的柏树、向日葵,以及橄榄树园图式化的剖面,在其清晰的轮廓中,均可看到,涂得很厚的画面。”而有关凡高的艺术目的,他继续说到:“驱动万物的推力,与表现生命的树叶细部的放大图版所看到的正是这种推力的形态。”凡高常以厚涂法来作画或者修饰,这点与其说是与印象派联合起来,倒不如说是延续了德拉克洛瓦的血统。凡高从日本的版画家,特别是北斋处学习版画笔法尤多是事实,但并非是构图。在画肌的构筑方面,他是独树一格的,与浮世绘画家及西欧的传统迥异。四、凡高作品中线的情感因素凡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在他的部分作品有些运用狂野奔放的线条(粗的线条可以理解为笔触),而这种奔放的线条又恰恰与他追求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的画风相一致,有动感和向上延伸的升腾感,体现了凡高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就是他的情感的真实写照,也让后人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凡高性格内向、神经质,常常会显得精神亢奋,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情感。向日葵是他的著名作品,整幅画使用亢奋的黄颜色,已是够令人不安的了。甚至他将整管的黄颜料挤在画布上,再用刮刀将它们刮出向日葵的样子,花瓣就像火焰一样翻卷着,给人以刺激和不安。这里凡高主要是强调一种主观感觉,一种精神上的感觉,它不需要对实物进行如实的描绘,然而是将实物不准确、变形,正好体现出了作者的感受以及兴趣。凡高的笔触尤其使人印象深刻。回首过去,也没有哪位画家的笔触达到如此强烈的表现力。他那厚厚的色层、凌厉的笔势,使色彩化整为零,使画面激情绽放,令人仿佛摸得到他那暴烈的神经和澎湃的心跳。向日葵【图1】是凡高的静物画中的精品之一。他画过不少的向日葵,每一幅都有它特殊的意义。他不是像一般的静物画那样以描绘对象的形似为目的,或者是展示一种装饰性的美。而在这里,凡高是以饱满的大笔触来表现各种各样的向日葵的形态,似乎在展示向日葵生长的全部过程,既有盛开的,也有枯萎的,因而,这些向日葵具有了某种人生的寓意。如果人们再从西方文学中看到有关向日葵的典故来看的话,更可以引发出一些唏嘘不已的含义。整幅画面中鲜亮的色彩和平涂的笔触,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以及很强的独立性。比如图中背景用平涂的手法很好地衬托出了葵花的体积感,而每一个花盘里笔触堆积,形成果实累累的肌理效果,在陶瓶上的笔触随形而转粗糙让人感觉很温馨。特别是这幅画,在表现向日葵的手法上,也是别出心裁。他采用1简化的手法描绘物象,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和装饰的意味。画面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绿色与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那大胆恣肆、坚实有力的笔触,以不同的走势,在明亮、灿烂的底色上找寻不同的结构与色调,把朵朵向日葵表现得光彩夺目,动人心弦。在1886年3月初,凡高与印象派画家相识并深受点彩派的影响。他曾言:“我认为,无论是要赞美生命或表现其他事物,点彩法都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这改变了他荷兰式的晦暗色彩,画面明亮了。作品戴帽的自画像,笔触均为短线和小点的排列,颇具点彩派的特点,这时的笔触与造型、质感、空间等因素无关,只服从于色彩并置规律。与修拉不同,凡高忽略对象表面光色变化,化点为线,形象简洁而直接。在他的第二幅自画像,把它看作是自己神志正常的标志。作者运用旋动的冰蓝色笔触描绘出似乎在颤动的背景,背景衬托出身着中产阶级上衣和坎肩、留着桔红色头发和胡须的画面主公,同时画家的面孔又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气质性光彩。凡?高的自画像所表现的是现代画家的气质与抱负,是从画家的立场上追求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背景使用灰蓝色的连续曲线,产生如旋涡般的效果。木然的神情与变动的背景形成对比。而他的眼神,就如安东尼阿得所说的,能把一个人穿透一般。在1887一1888年,浮世绘使凡高从点彩派脱出,按照事物物理特征用笔,随和而宁静,这是凡高笔触的自然主义时期。作品有播种者可尔的吊桥向日葵等等。阿尔的吊桥中,吊桥的结构用笔严整规则,桥墩的笔触则完全按照砖石的自然形态处理,水纹用弧线,显示出水波荡漾的自然形态。凡高抛弃光影等一切影响人感受的绘画因素,笔触间的肌理成了造型的一部分并被上升到本体的地位,成为情感的最佳载体之一,它与色彩结合完成了对生活温情的讴歌。1888年末,凡高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以至发病,这时的作品笔触发生了质变,凡高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来作画,激越而狂放,笔触成了心灵的外化和象征,这是凡高笔触的象征主义时期。而他在圣雷米的疯人院期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旋动飞滚的线条充满了生命的激情;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图3】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这幅作品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凡高来说,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然而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在图中,我们再也寻不到以往宁静的平涂了,每一个笔触都在运动着。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在向外或向内旋转,星河被描绘成翻卷的波浪状,不安而涌动。而地上的柏树犹如一簇黑色的火焰直冲云霄,似乎要刺破那蓝色的交响。与这充满生命力的拍树相比,教堂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它没有笔触也就没有了足够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力,在星空与柏树对抗中,山川与村落的线条绵软而温和,它们似乎被震撼住了,摒息以观。整幅画运用了颤动的曲线、螺旋线,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和力度,我们可以从中那翻卷的夜空,抖动的柏树看出他所运用的线条来。这样的线条让我们不得不觉得让人感觉心神不宁。凡高在这幅图中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象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并且,寻找某种方式,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五、 凡高作品中线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客观对象与主体审美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指自然、社会的事物和现象经过实践创造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发起人的审美感受的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所以研究审美价值,其中包括艺术价值复杂多样的本质的必要性,既取决于理论任务,又取决于实践任务。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形成人们一定的价值定向,而且在于创造最高价值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科学的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价值方面,旨在解决同加强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效果有关的最主要的一些问题。审美价值是很广泛的,不仅只包括绘画、雕塑等形式的艺术品才有审美价值,在许多自然界里,事物、现象也具有审美价值。但是在各类的审美价值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则是艺术品,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对美的规律塑造出具有审美化的艺术品再现了现实和人的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既是审美产物,又是审美对象,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真、善、美的综合具体反映。我们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绘画家的艺术品,了解艺术家们怎样运用艺术作品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而凡高的绘画艺术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大胆采用平面的鲜明色调,并且注重线的运用。特别是凡高作品中线的审美价值。而在麦田的群鸦中笔触更为撼人心魄,那短而粗的黑色线条从天顶直压下来,渐变为顿挫有力的死亡之神-乌鸦,它冲向充满生命渴望的麦田,而麦田里的笔触执拗而有力地对抗着天堂,小路急速向麦田的中心奔去,天边飞来的群鸦迫使观者改变了视线的方向,小路在积聚的同时又向外扩散,人对自然的注视变成了世界对人的压迫凡高的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它服从于心灵与潜意识的召唤,这样激越的笔触运载着奔涌不息的情感激流,粗犷、豪放、充满动感,紧张、强烈而富节奏。凡高以其作品揭示了绘画形式和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的直接联系。凡高对于画面中的笔触有着超前的认识,每一种笔触都是对人生及艺术观的最好设释,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凡高人格力量的伟大不仅在于个性笔触的创造,更在于创造这些笔触富于启示的历程。创作于1888年的向日葵【图1】是后印象派巨匠凡?高一系列向日葵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直到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静物画。向日葵描绘的是十五朵或热情绽放,或走向枯萎的向日葵。画面朴实,无做作感。构图和表现手法带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线条纯粹,笔触粗砾,用色浓烈,璀璨的金黄撑住了整个画面,向日葵以独特的方式疯狂燃烧着它们的生命。美的生成来源于客体的审美属性,花朵耀眼的黄色、虬曲的姿态,艺术家高超的技法、炙热的情感使向日葵成为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统一。美的生成立足于审美活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才形成现实的审美关系。在未真切感受向日葵之前,我想象不出一个精神分裂的艺术家如何能表达出常人能理解的美。于是我到图书馆翻检出一本“世界名画欣赏”,向日葵果然毫无异议地位列其中。铜版纸的印刷,显然淡化了油画的粗糙质感,但它仍然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和无边的美感。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激荡的崇高与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浓厚、坚实、毫不犹豫。凝固的油彩仿佛被搓揉的灵魂。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鲜艳夺目。亮丽被无情地凝结,凝结却又生发出无限希望。或许凡?高正是用响亮的黄色来慰藉人世的苦难,用沉默的冻结以表达内心的渴望。每一个色块都散发出动荡的激情,却能温暖人心;每一抹笔触都透露出寂寞的不安,却能传达无限动感;每一朵向日葵都似在扭曲挣扎,却在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凡?高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凡?高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逐日者,向日葵是凡?高逐日的脚印。在那片灿烂的金黄中,每一笔线条、每一个色素、每一朵向日葵都似在竞相逐日。美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和主体的审美需求在审美活动中契合而成的一种价值。凡?高对艺术的执著、对美好的向往,通过他的作品中极致的美,横亘百年,跨越千里,投射在书页的方寸之间,呈现在我面前。令人仿佛体悟到那个阳光强烈的法国南部小镇,那个热爱生命却又放弃生命的狂者,那杆追求至美的坚定画笔,那丛生生不息、盘盘向阳的太阳之花-在现实世界或艺术作品中,如果一个形象的形式符合形式美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考虑其内容如何,认为它是美的。有些看来是纯形式的线条、色块、体面、结构,它们本身不一定依赖于某种概念,不一定有明确的内容,但却能唤起人们的美感,这种美就是整个形象的形式美。这正是因为它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符合人们在生理、心理、情感上审美意识的要求。凡高的星月夜【图3】那星的漩涡,月的橙黄,燃烧的松检,颤栗的教堂,如果不是和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对追求的执著,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内心的狂躁不安,压抑沉闷相结合,他便无法获得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冷抽现象代表蒙的里安以红、黄、兰三原色、黑、白、灰三补色,直线矩形去构铸的作品,虽号称为“纯粹的形式”,但却要简单表现复杂,去探索掩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9T 348-2025 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服务规范
- 备战2026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新高考)消灭易错08 名词(解析版)(3大题组)
- 教育资源优化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支付宝运营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面向企业的销售代表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信息技术督导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承包商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海运物流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的士运营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现场经理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三年级上26个英文字母A-G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
- 便民服务中心考勤制度
- 证券投资计划、方法与技巧
- 课后答案(固体枯燥)
- GB/T 9239.1-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 GB/T 36198-2018土壤质量土壤气体采样指南
- GB/T 11361-2008同步带传动梯形齿带轮
- 公益事业捐赠预评估表
- 江苏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