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类别:无偿资助 受理编号: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 项 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 申请单位: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盖章) 法人代表:何少华 申请日期:二七年十月十六日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2 目 录 项目申请书 4 项目建议表 9 第一章 总论 10 1.1 项目概述 10 1.2 项目实施建设目标 11 第二章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 13 2.1 基本情况 13 2.1 公司情况及上年度财务情况 13 2.3 项目主要负责人履历表 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及成熟性分析 20 3.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用药特点 20 3.2 青蒿的形态及其生长习性 20 3.3 项目建设的技术要点 22 3.4 技术可行性分析 25 3.5 项目成熟性分析 30 第四章 市场需求及竞争力分析 32 4.1 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 32 3 4.2 竞争力分析 33 第五章 实施方案 35 5.1 项目建设的整体思路 35 5.2 具体方案及建设内容 35 5.3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36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 6.1 投资估算 37 6.2 资金筹措 38 第七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39 7.1 成本分析 39 7.2 经济效益分析 39 7.3 项目投资评价 39 7.4 社会效益分析 41 第八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 措施 41 第九章 可研报告编制说明 42 第十章 专家论证意见 43 4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安康市巴山东路 4 号 邮 编 725000 网 址 WWW. 电子邮件 法 人 代 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 月 最后学历 任现职 时间 电 话 何少华 男 1955.11 大学 2004 总 经 理 党治稳 男 1951.04 大学 1994联 系 人 李金灿 电 话 0915 3193269 传 真 0915 3218588 注册登记类型 3 1、股份制企业 2、有限责任公司 3、国有企业 4、研究院所 5、大专院校 6、其它事业单位 7、其它企业 注册资本 3100 万元 其中外 资比例 30% 职 工 650 人 大专以上人员 研究开发人员 管理人员 总 数 350 20 80 通过行业认证情况 部门 /行业 行业 认证时间 2003.1 认证类型 GMP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 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 1 乳康片 45% 2 绞股蓝总甙片 30% 3 心脑血管及普药 25% 上年度单位生产经营情况 总收入 8500 净利润 400 总产值 9100 纳税总额 1200 工业增加值 创汇总额 产品销售收入 8000 技术开发 费 260 5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 项 目 负责人 党治稳 性 别 男 职 务 总经理 职 称 高级经济师 专 业 管理 电 话 3218188 传 真 3218588 技术领域 2 1、电子信息 2、医药 3、农业 4 能源化工 5 生物技术 6、光机电一体化 7、环保 8 新材料 9、其它 技术来源 3 1、自有技术 2、合作开发 3、引进消化 4、其他 2 1、国 家攻关 2、省部级计划 3、其他 合作单位 1、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安康学院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创新点 主要研究内容: 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进行品系分类,选优扶壮; 2、良种引进繁育,确定适合秦巴山区生长的优良品种; 3、青蒿生物学特性研究(需肥需水规律、病虫害防治、生长习性、 土壤及种植密度、最佳采收期等); 4、建立符合 GAP 要求的操作 SOP 及管理系统。 建 设 目 标: 1、进行规范化种植,单株青蒿素含量大于 1.20,平均含量大于 0.80, 亩产达到 200kg; 2、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50 亩,科研示范田 200 亩; 3、逐步推进种植青蒿 20000 亩。 创 新 点: 1、引进繁育出高含量、高产量、性能稳定的品种,提高青蒿素含量 0.5 个百分点,亩产提高 80 公斤; 2、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建立规范化栽培管理体系,大大减少了青蒿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产量。 项目完成年指标 (万元) 工业总产值 550 净 利 润 45 工业增加值 550 纳税总额 68 产品销售额 550 创 汇 80 6 三、项目资金情况 计划投资总额 500 万元 已完成投资 总 额 90 万元 单位自筹 90 万元 银行贷款 0 万元 国家专项 0 万元 省市专项 0 万元 计划新增投资额 总 额 410 万元 固定资产 260 万元 流动资金 150 万 元 计划新增 投资来源 企业自筹 260 万元 银行贷款 0 万元 国家部委拨款 0 万元 创新专项资金 150 万元 其它 0 万元 申请创新专项资金类型和金额 无偿拨款 150 万元 贷款贴息 0 万元 占利息总额比例 0 申请创新专项资金主要用途 (按资金使用金额大小选择三种情况填入空格) 4 3 1 1、研究开发 2、产品开发 3、仪器设备购置、租赁 4、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5、贷款贴 息 6、其他 7 四、信贷部门意见(申请贷款贴息的单位填写) 开 户 行 承 贷 意 见 无 (公章) 年 月 日 审 批 银 行 承 贷 意 见 无 (公章) 年 月 日 8 五、推荐意见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主要对项目申请书、可研报告、项目创新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以及申请单位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项目,符合国家有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 质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符合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决策;符合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药、水、游”的战略目标。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是安康的龙头制药企业,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近几年来在实施中药材种植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组织管理模式。青蒿产业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公司从种植 加工 销售等环节基础条件已经十分成熟,特别是新建的年产 15 吨青蒿素原料药车间已完工,后续青蒿琥酯、蒿甲醚深加工项目已启动,这就为该项目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筹集了一 定的自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实施该项目具有政策、技术、人力和资金保障。 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实施方案可行。在青蒿良种引进繁育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种植,有利于提高该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该项目采取公司科研农户的发展模式,能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 本项目投资少,风险较小,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对该项目给予支持和扶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设区市财政 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9 陕西省 2008 年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 项 目 建 议 表 申请单位名称:安康正大制药有限有限公司 申请项目类别:无偿资助 序号 项目名称 主 要 内 容 (含主要技术指标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进度安排 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主要协作单位 总投资 政府无偿拨款、贷款贴息 单位和部门自筹经费 所需银行贷款 归口部门 核定预算 累计拨款 本年计划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 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 2、良种引进繁育,确定适宜秦巴山区生长的优良品种; 3、青蒿生物学特性研究; 4、建立符合 GAP 要求的操作 SOP及管理系统; 5、建立良种繁育田 50 亩,科研示范田 200亩及配套试验设备设施等; 6、逐步推广种植 20000 亩。 提高青蒿素含量 0.5个百分点;亩产提高 80公斤。 项目建成年实现销售收入 550 万元,利润 150万元。 1、 2005 年 6 月2007年 5月,野生青蒿资源普查 ; 2、 2007 年 6 月2009 年 12 月,同科研院校合作,筛选品种、做好良种繁育试验、培育出 适宜秦巴山区生长的 优良品种; 3、 2007 年 3 月2009 年 10 月制定规范系统的青蒿育种栽培管理规程和 SOP; 4、 2008 年起正式逐步推广种植青蒿基地20000 亩。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党治稳 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00 150 350 0 安康市经贸委 10 青蒿良种引进繁育及规范化种植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述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青蒿种植及 加工项目(年产 15 吨青蒿素生产线建设;年产 5 吨青蒿琥酯、蒿甲醚生产线建设。以上两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是从 2004 年正式启动的,是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和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药、水、游主导产业的背景下,公司结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实际提出的。 青蒿,为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据中医记载黄花蒿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等功效。 从我国秦岭南部汉水流域、长江流域到海南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重庆、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南部等地,此外越南、 印度等国家也有少量黄花蒿。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类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以及与氯喹无交叉耐药性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 21 世纪替代奎宁的最有效抗疟疾药。青蒿素 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 523 项目重大科技成果, 属我国发明和创新药,中国在青蒿素类药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绝对领先水平。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现今,青蒿素复方制剂已经发展到第 4、 5 代,在提高治疗疟疾疗效的基础上,更开始探索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黑热病、红斑狼疮、利氏曼、血吸虫、涤虫、弓形虫以及戒毒的新用途,青蒿素在白血病和癌 症方面目前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前研究,显示出独特的效果,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 11 定的取代奎宁的抗疟药物,前景十分广阔。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南, 气候温和 ,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 土壤肥沃而无污染, 野生青蒿分布广泛,人工种植也取得了成功。公司 2005 年在安康市境内及周边(关中、汉中、商洛等地)对青蒿资源进行了初步普查,结果 90的野生青蒿中不含青蒿素,但普查也发现有个别单株青蒿素含量达到 0.8;同时公司在 2005 年从重庆、广西基地分别引进青蒿品种( 1、 2、 3)在安康汉滨区五里等乡镇进行人工种植,结果发 现不同品系其青蒿素含量不尽相同,但平均含量达到0.65。以上两项调查研究初步表明,青蒿存在不同的品系,不同品系间的含量是不同的,进行良种引进繁育是可行的和非常必要的。 从市场的情况看, 2005 年由于国内好多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家盲目收购原料、上生产线致使青蒿素价格迅速走低,市场秩序混乱,通过 2006年一年的调整,淘汰了一大批生产厂家,青蒿种植规模也得到了控制,大的种植基地如湖南、广西、重庆等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现在市场行情已有所好转。本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从实 施该项目的产业链条和社会效益来看,该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把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 1.2 项目实施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本项目将在前期已做的工作基础上,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做好青蒿良种引进选育的同时,推动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种植加工体系,使公司青蒿产业项目实现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促进公司总体经济效益上台阶;在规模种 12 植上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1) 建设目标: 、确定优良青蒿品系,使青蒿单株含量大于1.20,平均含量大于 0.80,亩产达到 200kg;、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50 亩,科研示范田 200亩;、逐步推广种植青蒿 20000亩。 ( 2)经济指标:本项目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已完成投资 90 万元,已有公司自筹解决;计划期内还需投资 410 万元,其中,申请创新项目专项资金 150 万元,公司自筹 260 万元。项目建成当年,将新增销售收入 550 万元,净利润 45 万元,上缴税金 68 万元,投资回收期 4.30 年(含建设期 2年)。随着种植规模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益将会逐年呈梯状增长。 ( 3)阶段目标: 、良种引进繁育。第一阶段: 2005 年 6 月 2007 年 5 月,在安康市及周边地区野生青蒿资源初步普查,定期检测含量,观察其差异性,为深入系统有目标的普查做准备。第二阶段: 2007 年 6 月 2009 年 12月,同科研院校合作,制定系统的良种繁育方案,做好良种繁育试验。 、制定规范系统的青蒿育种、栽培、管理规程。此项工作在 2007年 3 月 2008年 10 月完成。 、逐步推广种植青蒿基地 20000 亩。在安康市汉滨区、平利县等实施,此项工作 2008 年正式启动,以后逐年推广实施。 2008年当年 即可实现销售收入 550万元,利润 45万元。 13 第二章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安康市巴山东路 4号 注册时间: 1994年 11 月 注册资金: 3100万元 登记注册类型:中外合资企业 主管单位:安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产权结构情况: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现有总资产为 1.3亿元,其中土地面积 50 亩 ,建筑面积 30 亩 ,机器设备 6000 万元 ,土地折价 1500 万元。 2.2 公司情况简介及上年度财务情况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是 1994年 11 月由原陕西安康地区中药厂(现更名为陕西安康强健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与香港健康产品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正大制药(安康)有限公司)组建的中外合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 3127.8 万元,其中中方占 70%股本,国有控股经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现有员工 650 人,下设总经理办公室、行销部、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质量部、采购部、设备动力部、厂务部、人资部、法律事务室等 11 个部门,并设立了党委、工会。公司整合构建了 26 个省市级办事处、 100多名营销人员的强大营销推广体系。 公司于 2002年购并了 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并于 2003年 1 月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中心现场检查验收,实现了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剂、颗粒剂、原料药(绞股蓝总甙、葛根素)等七个 14 剂型 GMP 认证的全面通过,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已形成以“强健”“健美”商标品牌为主的中西药品种 97 个,其中国家级新药 10 个,中药保护品种 8个,主导产品均进入了国家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已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乳腺疾病用药、传统中成药及抗菌抗过敏等西药共四大系列。其中,主导产品“绞股蓝总甙片”、“ 乳康片”均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葛根素注射液”、“乳块消胶囊”、“益气复脉胶囊”、“愈风宁心片”、“齐迈宁”等产品占据一定市场。后续新产品“小儿清热感康口服液”、“盐酸西替利嗪片”、“肝悦片”等潜力很大。同时,公司拥有“绞股蓝总甙”、“葛根素”、“青蒿素”、“二甲双胍”等原料药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在全国同领域中占据主导优势。 公司 2005 年、 2006 年分别启动了青蒿素生产线建设和青蒿琥酯、蒿甲醚深加工项目,截至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投资 43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 2008年投产,此项目达产达效后,年新 增产值 2.5 亿元。可出口创汇 3000万美元。 1996 年中方控股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7.9 亿元,实现利润 9218万元,上缴税费 11663 万元。 2006 年实现销售收入 7900万元,上缴税费1200万元,利润 300 万元。合资后,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科技示范企业”、“陕西省先进集体”等多个省级荣誉,十年来被评为“安康市纳税先进企业”、“安康市纳税大户”,已经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特别是医药经济的龙头支柱企业。 “诚信自律,以人为本,植根中华,创造健康”是企业永恒的宗 旨,公司将继续坚持“质量争市场,服务赢顾客,创新求发展,管理出效益”的质量方针,努力作大作强秦巴药业,为区域经济做出新贡献。 15 2.3 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 党治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1 4 15 民族 汉 职务 总经理 学历 大学 专业 经济 管理 政治面貌 党员 职称 高级 经济师 籍贯 陕西省安康市 从药年限 36 年 个人简历1970.8 1972在安康地区药材公司任药材管理员; 1972 1977在铁道兵部队 13 师 65团中药库房任负责人; 1977 1990 在安康地区中药厂先后任新药车间负责人,生产科长,副厂长; 1991 1993任安康地区中药厂厂长; 1994 今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备 注 1987 年获陕西省医药局颁发的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9 年荣获陕西省经委优秀新产品开发三等奖; 1992 年荣获陕西省职工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 1993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8 年荣获陕西省质量明星厂长。 16 姓名 赵振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3年 2月 民族 汉 职务 副总经理 学历 大学 专业 化工 机械 政治面貌 党 员 职称 高级 工程师 籍贯 陕西安康 从药年限 35 年 个人简历1971 1976在 西北第二合成药厂工作 ; 1976 1980 在 大连工学院化学机械专业学习 ; 1980 1985 在 西北第二合成药厂任技术员 ; 1985 1998 在 安康地区中药厂 先后担任技术科科长、副厂长职务 ; 1998 2000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2001 2002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 2003 今 在 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任副 总经理 ,董事等职务 。 备 注 17 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 梁宗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 8月 民族 汉 职务 技术总监 学历 博士 专业 植物学 政治面貌 党员 职称 研究员 籍贯 陕西扶风 从药年限 23 年 个人简历1982.9-1986.7 农学学士(作物育种与栽培学) 西北农业大学 1986.9-1989.7 理学硕士(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西北农业大学 1995.9-1999.7 理学硕士(植物生物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历: 1989.7-1992.12 西北农业大学 植物生理学助教 1993.1-1997.12 西北农林大学 植物生物学讲师 1998.1-200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生物学副教授 2000.10-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研究员 备 注 获奖:获 1996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第 3名 获 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列第四) 获 2001年度陕西青年科技奖 获 2001年度宁夏科学技术进步 2等奖 获 2001年度甘肃水利科技进步 2等奖 获 2004年度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89 年以来,先后主持与参加 23 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1 项,国家 973 项目,陕西 省 “ 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公关项目一项,水利部科研基金 1 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先后参加中国科院 “ 白人计划 ” 课题一项,中华农业科技人才基金一项,中国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一项,水利部水利技术开发基金 2 项等。现主持 13 项与中草药规范化栽培的理论与技术有关 的 课题 。 18 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 李金灿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 8月 民族 汉 职务 研发部 经理 学历 大学 专业 化学 政治面貌 党员 职称 制剂 工程师 籍贯 陕西省安康市 从药年限 19 年 个人简历1986 1988 在安康地区制药厂实验室工作; 1988 1995在安康地区制药厂任实验室主任; 1995 1998 在安康地区制药厂提取车间主任;从事葛根素、绞股蓝的提取、分离管理工作; 1998 2003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生产技术部部长; 2003 今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备 注 本人主要专长: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有丰富的组织、研究、管理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获陕西省新产品创新奖,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安康市科技先进工作者, 2003 年被授予“首届陕西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2004 年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及国家中药产业发展计划指导教师。 19 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 张 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 年 10月 民族 汉 职务 基地办 主任 学历 大学 专业 中文 政治面貌 党员 职称 助理 经济师 籍贯 陕西省安康市 从药年限 7 年 个人简历1997.9 2000.7就读于安康师范专科学校(现安康学院); 2000.7 2001.3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办工作; 2001.3 2001.9在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锻炼 2001.9 2002.6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合成车间副主任; 2002.6 2003.1任安康济仁制药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兼安监科科长,分管党委会,董事会材料,公司文件处理及安全监管工作; 2003.1 今 任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药源基地办公室主任。 备 注 20 第三章 技术可行性及成熟性分析 3.1 青蒿提取物及衍生物的用药特点 青蒿,学名黄花蒿,别名臭蒿、香蒿、苦蒿。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以地上部分叶片、未开放的花蕾供提取生产青蒿素等系列产品 。青蒿中提取的有效生理活性成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高效、速效、安全的抗疟新药,其衍生物蒿甲醚治疗恶性疟与间日疟,其治愈率高达99,开发生产的双氢青蒿素 其 抗疟活性,为青蒿素的 10 倍,苯勿醇还是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品,美国已与中国合作研究开发生产苯勿醇等系列产品。因此,已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特别以美国为首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WHO 承认其独特的疗效和用途。青蒿素也是我国惟一进入美国药典( USP)重要天然药品,同时也是被世界 WHO推荐的首选基本目录的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产品畅销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赤道附近 及东南亚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专家和生产企业的老板称誉为 “ 世界青蒿资源在中国 ” 。 3.2 青蒿的形态及 生长习性 3.2.1 形态 青蒿株高 80 300 厘米,全株具有较强的挥发油气味。茎直立,具纵条纹,多分枝,光滑无毛。基生叶平铺地面,开花时凋萎;茎生叶互生,幼时绿色,老时变为黄褐色,无毛,有短柄,向上渐无柄;叶片通常为一回羽状全裂,裂叶短细,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斑点;叶轴两侧具窄翅;茎上部的叶向上逐渐细小呈条形。晚秋开小黄花,头状花序细小,球形,径约 3 6毫米。具细软短梗,多数组成圆锥状;总苞小球形,花全为管状花,黄 21 色,外围为雌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椭圆形。花期在 9 10 月份,果期在 10 11 月份。 3.2.2生物学特性 ( 1)每克种子 4500 5000 粒。种子萌发要求光照或变温。在光照下,15 25 时萌发,种子萌发率为 90;在 15 以下或 30 以上种子萌发率较低。 ( 2)生育期 为 2 月上旬播种( 15 ), 7 天出苗, 12 天长出第一对真叶。出苗后 40天生长加快,苗高 18 厘米; 80 天抽茎, 39 厘米时第一次出现分枝; 6 月中 下旬进入第二次分枝。第一次分枝至现蕾需 130天,170天后( 9月初至 9 月底)开花, 200 天( 9月底至 11月 上旬)果熟,260天( 12 月底)倒苗( 5 8 )。从播种至叶的收获 182 天,全生长周期 265 天。 ( 3)青蒿为浅根植物,主根短,侧根发达,多而密集;根深 8 16厘米,根幅 20 26厘米。 ( 4) 分枝习性,分枝的 萌发力强,可达 76 90 个侧枝。从萌发至侧枝出现以前,主茎生长缓慢; 5 月下旬以前茎的增粗生长快; 8 月上旬至中旬,出现第二次抽茎高峰期; 9 月上旬进入花蕾期,生长停止。干叶重与青蒿素 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 ( 5)开花习性 , 9月中旬为始花期, 9月下旬为盛花期, 9 月下旬末为开花末期。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同一分枝由茎部向上开放,同一花序由外向内开放。花为管状花,外围均为雌花,中央为二性花。自花授粉率 5,为异花授粉植物。 ( 6)抗逆性 , 具有较强的生物竞争能力。在第一次分枝后生长快,对杂草以压倒的优势而形成以青蒿为主的植物群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干旱,抗水涝,抗疫病。 22 3.2.3 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青蒿分布较广,常野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宅旁。收获后的玉米地 、油菜地或二荒地生长最多,熟土地次之,多年荒地较少。 ( 1)青蒿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含量较高的青蒿生长多分布于 10 4 14 9 、积温在 4627 2 5212 7 的地带。种子萌发要求变温,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于恒温,在 20 27 5 ,抽茎现蕾生长迅速,有效成分含量增长也快。 ( 2)水分 。 抽茎至现蕾期,平均降水量最好为 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最好为 80。在高温高湿度地带生长旺盛。 ( 3)阳光 。 以温度 30 、光强有力 1000 2000勒、光周期性 12:12 小时,最能促进青 蒿早熟,有效成分高而稳定。在分枝至现蕾期的日照时数较长,为 156 5 169 4 时月,开花期光照时数为 185 3时月。青蒿属短日照植物,要求年光照时数在 1000 小时左右,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光照时数过多或过少,青蒿虽能生长,但会导致青蒿素含量下降。 ( 4)土壤 。 青蒿宜选向阳潮湿的冲积土或地质为二迭系的灰色厚层灰岩母质的紫红泥土。黄壤土生长的青蒿有效含量较低,不宜栽种。 3.3 青蒿种植关键技术要求 3.3.1育苗 ( 1)播种时间: 2月初 2月中旬,农历正月初正月中旬。 ( 2)苗床准备:选向 阳(朝南)、地势平、土地肥沃又疏松的土壤,在晴天进行翻土,移栽 1 亩青蒿约需要宽 4 尺、长 6 尺面积的苗床(以下亩床和苗期的施肥量均以此面积计算),翻土后即可施农家肥 1 挑,并按宽 4 尺( 1.4米)左右开沟成厢。 ( 3)苗床整理:将苗床 表层土耙平整细 (越碎越好 ), 施人畜粪水 1 23 挑、磷肥 0.5 斤,再覆盖筛过的肥沃细土 1 公分厚左右,以表层都是细土为准。待 2-3 天后,再将青苗床用锄头翻一次。(注:为防止生长野生青蒿,苗床地和过筛细土选择无野生青蒿生长过的地方。) ( 4)播种:将 1 克青蒿种子用细泥沙 2 3 斤充分拌匀,在整好的苗 床上均匀撒播,用稻草等杂物较薄地盖上一层再盖好地膜 ,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 18 25。 ( 5)苗期管理: 覆膜期管理:苗长出后 2片叶左右时及时炼苗,方法是每天上午 9点钟揭开两端农膜,下午 4 点钟覆好。头 1 2 天揭开小,逐渐变大, 5天左右两端全部揭开,但是阴雨天气不揭开。待苗长到 4 片叶左右时,上午 9 点钟将膜全部揭掉,下午 4点钟覆好, 2 3天后全部揭棚。 间苗、匀苗:揭膜后视苗大小即可第一间苗,先将生长特别密的苗间出,每寸见方留苗 3 4 株,同时拔除杂草。在揭膜后 5 7 天进行第二次匀苗,留苗数量每寸见方 1 2 株,总数量 1200 1300 株(满足每亩移栽 1000 株左右即可)。匀苗要点: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去弱留强、疏密均匀。 施肥:匀苗结束时即施清、淡人畜粪水半挑,采用浇施,切忌过浓和泼施致使土壤板结,用手指或削尖竹块轻轻地松表面结板的土。 送嫁肥:移栽前 10 天施一次送嫁肥,清淡人畜粪水半挑左右。 3.3.2移栽: ( 1)移栽时间: 4月中旬 4月底,农历三月初三月二十五。 ( 2)基肥:翻耕前每亩施猪(牛)杂肥 2000斤左右,翻入土中。 ( 3)顺夏季风向开厢,厢宽 4 尺,厢沟距离 45 公分,长可以地形 而定;厢土要细、要平。 ( 4)以平地 80 90 公分(株距行距)、坡地 70 70 公分密度标准 24 栽植(不可太密或太稀)。苗尽量自然带土移栽。 ( 5)移栽时选用壮苗,壮苗标准:株高 20 公分,叶片数 8-10 片,茎粗、节间短。 ( 6)移栽后每株根部浇施适量水,保水促成活。 3.3.3田间管理:中耕、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 ( 1)时间: 4 月底 6月中旬,农历三月底五月中旬。 ( 2)中耕锄草:连续雨天后引起土面板结或杂草多时需要中耕锄草,中耕宜浅不宜深,锄草要锄小、锄净,不伤青蒿根。 ( 3)锄草后每亩复合肥 2.5 公斤 ;不施或少施铵类氮肥。施肥时不要离青蒿植株太近或太远。 ( 4)苗高 1 米左右时打顶,便于青蒿分枝。 ( 5)用苦参素、茴蒿素等水液防治青虫、红蛛蜘。 ( 6)红蚂蚁:将两块普通肥皂溶化水后加白糖 1斤兑水 30 40 斤,充分摇匀,灌根,可防治红蚂蚁。 3.3.4分枝期管理:施肥、锄草、封根(煨篼)、病虫害防治。 ( 1)时间: 6 月初 7月中旬,农历五月初六月中旬。 ( 2)施肥、锄草、煨篼,以便保肥封根。 ( 3)用老烟头浸出液加 1:40石灰水喷雾防治蚜虫。 3.3.5蒿采收加工: ( 1)时间:结蕾前。 ( 2)选连续晴天 时收割,上午 9 点钟以后将整株砍下,竖立在原地内半天,下午再背回家中,放于阴凉通风处;第二天,对着太阳暴晒到干,水分不得高于 10%。 ( 3)加工方法:将干燥后的整株青蒿,用木棒先槌下植株下部的老、黄叶,除去并清扫干净,再用木棒槌下青黄叶,用筛子筛去杂质后晒干 25 装入麻袋,放于阴凉通风处。 ( 4)商品青蒿叶质量要达到身干、净叶、青色或青黄色、无枝杆、无枯叶、无泥沙、无杂质、无花蕾、无霉烂变质,青蒿叶中青蒿素含量在5.5以上。 3.3.6病虫害防治 ( 1)青蒿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又名冬瓜粉病, 6 7 月份发生 。主要危害叶片,病害由老叶向新叶发展,白粉遍布全叶,为病原菌子囊壳。 防治方法:用石硫合剂喷雾 2 3次;或用可湿性粉锈灵兑水 500800 倍进行喷雾防治。 ( 2)青蒿的主要虫害是蚜虫,为害嫩梢。 防治方法:用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喷杀防治。 3.4 技术可行性 3.4.1野生青蒿资源普查具备基础条件。安康及周边地区野生资源丰富,据迟到的报告(张剑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记载,安康地区属青蒿中高含量区。 2005年公司局部进行了青蒿资源普查,初步掌了 一部分零星资料。附 表 1 26 普查采样记录表 样品编号 采样时间 采样地点 株高 (米) 分枝 杆颜 色 含量 白河 -1-01 2005.6.29 白河县城关镇汉江边 1.80 57 青皮 0 白河 -1-02 2005.6.30 白河县麻虎镇火车站 1.30 41 青皮 0.02% 白河 -1-03 2005.7.1 湖北省郧县胡家营镇 1.60 39 青皮 0.01% 白河 -1-04 2005.7.2 白河县卡子镇桂花村 3.0-3.6 34-69 青皮 0.06% 白河 -1-05 2005.7.3 旬阳县 城关镇公路边 1.20 31 青皮 0.02% 岚皋 -1-01 2005.6.29 岚皋佐龙镇湘子坝 1.8-2.0 29-50 青皮 0 岚皋 -1-02 2005.6.30 岚皋四季乡二组 1.1-1.3. 15-22 青皮 0 岚皋 -1-03 2005.7.1 岚皋花里镇白果树 1.7-1.8 15-43 青皮 0 岚皋 -1-04 2005.7.1 岚皋城关镇四平 1.7-2.0 35-41 青皮 0 石泉 -1-01 2005.6.30 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 二组(家种) 1.2-1.4 20 青皮 0.02% 石泉 -1-02 2005.6.30 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 七组(野生) 1.2-1.4 27 青皮 0.03% 石泉 -1-03 2005.7.1 石泉县中池乡中心村四 组(野生) 1.2-1.4 22 青皮 0.02% 石泉 -1-04 2005.7.1 石泉县中池乡中心村四 组(家种) 1.2-1.4 24 青皮 0.51% 平利 -1-01 2005.6.29 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 中心组 1.9 24 紫皮 0 平利 -1-02 2005.6.29 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 中心组 1.2 16 青皮 0 平利 -1-03 2005.6.30 平利县城关镇长沙铺村 1.65 26 紫皮 0.1 平利 -1-04 2005.6.30 平利县城关镇长沙铺村 1.3 6 青皮 0.02 平利 -1-05 2005.7.1 平利县兴隆镇关河口村 1.5 15 紫皮 0 平利 -1-06 2005.7.2 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 1.5 30 青皮 0.19 平利 -1-07 2005.7.2 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 2.1 48 紫皮 0.48 2005.7.1 五里基地,酉阳青杆 0.18 2005.7.1 五里基地,酉阳紫杆 0.4 2005.7.1 五里基地,广西青杆 0.32 长安 -1-01 2005.7.9 西安市长安区引镇东堡村 2.1-2.2 39-49 青皮 0.15% 长安 -1-02 2005.7.9 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山下 1.5-1.7 35-47 青皮 0.05% 长安 -1-03 2005.7.10 商洛市柞水县铁路沟下 2.0-2.1 32-36 青皮 0.04% 竹溪 -1-01 2005.7.10 竹溪县城关镇大浴沟 2.0 35 0 竹溪 -1-02 2005.7.11 竹溪县县河镇镇头 1.6 35 0 竹溪 -1-03 2005.7.12 竹溪县水坪镇北家村 30 30 0.26 平利 -2-01 2005.7.12 平利县普济村(种植) 2.0 40 0 石泉 -2-01 2005.7.11 石泉城南 2.1 41 0 西乡 -1-01 2005.7.12 西乡城关中渡村三组 0 27 西乡 -1-02 2005.7.12 西乡城关车站 0 八仙 -1-01 2005.7.10 八仙镇狮坪二组 2.1 40 紫 皮 0 八仙 -1-02 2005.7.10 八仙镇狮坪二组 1.6 30 青皮 0 镇坪 -1-03 2005.7.12 镇坪瓦子坪 2.4 47 青皮 0 镇坪 -1-04 2005.7.12 镇坪城关镇 2.1 38 青皮 0 平利 -3-01 2005.7.19 平利长沙铺 2.0 40 0.08 2005.8.2 五里基地(酉阳) 紫皮 0.44% 2005.8.2 五里基地(酉阳) 青皮 0.43% 2005.8.2 五里基地(广西) 青皮 0.45% 平利 -4-01 2005.8.2 长安野生 1.8 65 0 平利 -4-02 2005.8.2 长安自种 2.0 45 紫皮 0.56% 2005.8.12 五里酉阳 紫杆 0.82 2005.8.12 五里酉阳 青皮 0.97 2005.8.12 五里广西 紫杆 0.66 2005.8.12 五里广西 青皮 0.90 050826-3 2005.8.25 五里酉阳 青杆 0.83 050826-4 2005.8.25 五里广西 青杆 0.61 050826-5 2005.8.25 五里酉阳 紫杆 0.74 2005.8.24 广西植物研究所 0.70 2005.8.29 广西植物研究所 (迟种植 ) 0.84 2005.8.30 广西植物研究所 0.81 2005.8.30 广西象州野生 0.51 2005.8.30 广西象州人工种植 0.42 2005.9.5 五里酉阳(晚栽青杆) 0.78 2005.9.5 五里酉阳(早栽青杆) 0.94 2005.9.5 广西青杆 0.62 从普查中发现,大部分野生青蒿不含青蒿素,但是有个别单株含量同家种(表中部分统计数据是人工种植的)青蒿基本相当,这充分说明,青蒿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的品系,实行良种引进繁育是必要的。 3.4.2初步引进试种取得成功。 2004 年底,公司与广西植物研究所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对方通过 1年的繁育(从 60年代开始参与国家 523攻关)研究试验, 2005年底,正式转让青蒿优良品种(桂 9300 1 号)。另外,公司 2005年还从重庆酉阳引进青蒿的青杆和紫杆优良品种。从 2006年起,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张滩镇、关庙镇及平利县八 仙镇试验 28 种植,结果其含量、产量均超过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