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3. 自读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精品练习2(鲁人版必修2)1.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穹顶( )和煦( )堵塞( )嶙峋( )咆哮( )呼啸( )强劲( )2. 请解释下列词语。漂游( )浩茫( )暗淡( )苍穹( )震撼( )垂顾( )凛冽( )3. 请辨析下列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所选文段的横线上。依稀 浩茫 静谧隐约 浩渺 静穆不过,我还是_发现远方世界中消失的火光,大地暗淡的反光升入_可闻的乐曲声中,这乐声很轻,和风不时打断它的曲调,并把它扩散到_的宇宙之中。之后,一切归于平静。我孤独无依,悄悄的融入云层的_之中。4. 作者在文中说:“我再也看不见自己,感不到自己存在。”这句话描述了怎样音乐效果?_5. 作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经历了哪些变化。 _6. 分组讨论:同样是音乐描写,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和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_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突然,响起一声号角。这是大天使的号角,是最后审判的信号。我的牢狱像易碎的水晶破裂了,在我周围成为碎片。我又一次孤独又自由的置身于天上的平原之上。但这一次我很快的毫不费力的向天主飞去。柔软的云有的白如鹅绒,有的如朝阳下的海水一样闪着金光他们在我下面翻滚,我朝着更美妙、更纯洁的天空飞去,我感到一阵疲惫无力。我像凭风而行的燕子、随风飞舞的羽毛,漂游空中,清冽宜人的泪水在我身上流淌,冲走了裹在我身上的黑颜色。我渐渐变白了,像一朵百合花。我看见周围那些幸福的精灵拉着手同声赞美上帝。天幕渐渐半开,我听见一个声音从高处传来:“来吧,我的强者,去休息吧。”但我什么也没看见,因为交响乐结束了。7. “我”“又一次孤独又自由的置身于天上的平原之上”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与第一次孤独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_8. “但我什么也没看见,因为交响乐结束了。”为什么乐曲结束前后作者的感受反差会如此之大?_9. 那些精灵为什么要“拉着手同声赞美上帝。”?_10. 文中“更美妙、更纯洁的天空”借指什么?_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但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得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身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距离的。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的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更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既然诗是诗人灵魂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技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就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旧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的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的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选自在梦中搁浅11. 第一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_12. 第三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_13. 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_14.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离我们遥远只是因为缺少时间的距离,因此作者未对诗歌失去信心,只要经过若干年当代诗歌也会有古诗名句一样的魅力。B. 斑驳的岁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C. 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常读常新。D. 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有机巧的构思。E. 读诗能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得以升值和深化。【试题答案】1. qing x s ln xn xio xio jng 2. 漫无目的的飘荡 广阔无边 昏暗,不光明 天空 震动、摇撼 敬辞,指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刺骨的寒冷。3. 模模糊糊 看起来听起来不很清楚 广阔无边 水光无边 安静 安静庄严。4. 作者沉浸于美妙、激越的节奏和旋律所带来的意境中,完全陶醉了,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的强烈艺术魅力。5. 作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乐曲的旋律经历了“舒缓间歇平静混乱激越雄壮轻快”的变化。6. 琵琶行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把抽象的音乐变成了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东西。再通过环境的描写,侧面突出乐曲的魅力;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作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通过构建强大的意境把自己的欣赏感受描写出来。借以反映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7. 第一次时处于迷茫、彷徨状态感到很失落和恐惧。第二次“我”突破了牢狱,通过努力向天主飞去,这时的心情是自由的、豪迈的。8. 作者的感受是随着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而变化的,演奏中作者在乐曲的感染下是忘我的,乐曲结束,作者从强大的意境当中解脱出来9. 上帝给予他们以勇气和力量,促使他们去奋斗。10. 一种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宣讲活动方案
- 雪花兑奖活动策划方案
- 西餐最佳活动方案
- 灌肠法考试题及答案
- 窗外的世界景物描写与想象13篇
- 招聘流程标准化操作步骤手册
- 法语逻辑考试题及答案
- 写物:我的最爱铅笔盒10篇
- (正式版)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
- 文字识别技术服务协议
- 2022年新兴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全国地区码
- DB44T 269-2005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 小学数独游戏校本课程教材
- 第三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 完美奖金制度课件
- 大项目销售之如何测量控单力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生岗位月度绩效考核表(KPI)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课件(公开课)
- 深基坑开挖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