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 选修四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contentspage 目录页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一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 秦统一六国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3 过程 先后灭掉韩 赵 魏 楚 燕 齐 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2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3 秦始皇的暴政 1 焚书坑儒 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3 大兴土木 仿建六国王室宫殿 修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4 徭役 兵役 伐南越 戍边疆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4 秦始皇的功与过 1 功绩 统一中国 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 过失 暴政导致秦速亡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二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 贞观之治 的出现 1 原因 历史 吸取隋亡教训 用人 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 经济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不夺农时 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 反复强调 存百姓 的思想 以民为本 慎用刑法 制定 唐律 体现仁义为本 刑罚为末的原则 文德治国 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制 提高进士科地位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表现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 文化繁荣 2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 措施 战而后和 武力讨伐 随后采取 战而后和 的策略 设置机构 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 以突厥领为都督 刺史 官职世袭 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 管辖西域地区 册封首领 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 天可汗 他们的后嗣由唐朝册封 和亲通婚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作用 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3 开放的对外政策 1 积极友好的中外交往态度 设置鸿胪寺 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 做官 与中国人通婚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宽容的宗教政策 佛教经典大量传入中国 被译为汉文 派玄奘去天竺取佛经 景教 回教 摩尼教传入中国 朝鲜 日本僧人到唐都游学 3 兼收并蓄的方针 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 措施 1 平定三藩 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 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随之加强 2 统一台湾 采取攻抚兼施的方针 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之下 巩固东南海防 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3 三征噶尔丹 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 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广大疆域 4 崇尚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 延揽汉族文士 既缓和了阶级 民族矛盾 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加强与蒙 藏民族的团结 特别尊重喇嘛教 特封四大活佛 既保护佛教 尊崇活佛 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5 抗击沙俄 捍卫北疆 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 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 1689年 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 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中国主权 2 评价 1 功绩 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抗击了外来侵略 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 缔结 巩固了空前统一多民族国家 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消极 对内加强专制 文字狱 设南书房 对外轻视西方 实行闭关政策 未能紧跟世界潮流 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3 总评 康熙缔造 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他一生的文治武功 臻于极致 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 康乾盛世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题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的共同历史影响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1 政治上 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经济上 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3 民族关系上 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战争与怀柔措施 4 文化上 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练史料 2012 福建高考 史料一雍正五年 1727年 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 漳泉内地无籍之民 无田可耕 无工可佣 无食可觅 一到台地 上之可以致富 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 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 到嘉庆中期 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 中国经济通史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史料二1684年 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下辖台湾 凤山 诸罗三县 从康熙到嘉庆年间 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 训导23人 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 训导25人 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 训导11人 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 台湾历史纲要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探究 1 史料一中 台湾归统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指出史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答案背景 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统一已成历史趋势 殖民入侵 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意图 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主干梳理 考点一 深化探究 2 据上述史料 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 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答案作用 经济上 大量移民进入台湾 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 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 文化上 输送福建教育人才 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一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 政治思想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2 教育思想 1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2 教育的目标 把学生培养 成人 成君子 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 还要兼济天下 3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4 教学内容 诗 书 礼 乐 还教学生 政事 和治国的本领 3 对后世的影响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1 对中国 古代政治 孔子整理和修订的 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古代文化 六经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古代教育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二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1 思想观点 1 哲学思想 理念论 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 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 前者真实 完美而永恒 后者虚假 残缺而变幻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2 政治思想 理想国 认为理想国家应由护国者 卫国者 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 各守其位 国家的统治者应由所谓的 哲学王 来担任 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 3 教育贡献 柏拉图学园 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学术空气轻松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2 主要评价 1 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 学园的创立者 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 是研究思想史 哲学史 政治学 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无法回避的人物 2 虽然人们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 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 是大家公认的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三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 柏拉图学园的头脑 1 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 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 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2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这一观点使他 接近了唯物主义 2 博学家 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3 教师生涯 1 兴建吕克昂学园 在此讲学著书 他喜欢在学园的林阴道上边散步边讲学 人称他为 散步的哲学家 或逍遥学派 2 提出 中庸之道 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 即过度 不及和中间 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是一种人生境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4 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 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他在逻辑学 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 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 三段论 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 中庸之道 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法治 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 探求新知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主题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练史料 2012 江苏高考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 仁 礼社会 和 理想国 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 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史料 史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并且相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 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 肯 沃尔夫 大历史视野 史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 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探究 1 据史料一 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的 礼 和 仁 在构建 仁 礼社会 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答案共同性 社会的和谐 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 明晰等级 仁的作用 缓和矛盾 品德 智慧 勇敢 自制 节制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 2 按照史料二的思路 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 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答案原因 社会关系冲突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典题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北宋时 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苏轼称 自建隆 北宋第一个年号 以来 未尝罪一言 谏诤 者 士大夫也以天下 安危治乱 为己任 积极议政 上书言事蔚为风气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 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 后任开封府尹 善于断案 执法刚正不阿 对贪官嫉恶如仇 虽贵 衣服 器用 饮食如布衣 平民 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等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 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 元代出现了 陈州粜米 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 清代小说 三侠五义 戏剧 铡美案 等深入人心 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后世人称 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 包公叙事 等 38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解析原因从材料一中的信息概括出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答案原因 皇帝较为开明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士大夫积极议政 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39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包青天 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解析原因从材料二中话本 小说等市民文化对包拯的塑造 可归纳出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 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 再结合所学知识 从儒家思想的影响来归纳即可 答案原因 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 忠君 爱民 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 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40 考向预测 1 通过有关思想主张的文献摘引为材料 考查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2 考查东西方先哲所折射出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3 以新材料 新情境的方式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41 4 基于必修部分着重讲述了秦始皇完成统一和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故新的命题将会更加关注对唐太宗和康熙帝的考查 5 利用教材之外的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史料 考查阅读 分析 综合 概括 归纳史料的能力 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尤其以全国卷最为典型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42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43 一 选择题1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 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 盐铁之利 二十倍于古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食犬彘之食 唐太宗则评论说 近代平一天下 拓定边方者 惟秦皇 汉武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董仲舒离秦不远 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 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评论更为准确c 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 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 出发点和标准不同 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董仲舒是从秦朝赋税繁重 贫富分化的角度评价的 唐太宗是从国家统一 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秦始皇 董仲舒持批评态度 唐太宗则是肯定 颂扬的态度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 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吴兢 贞观政要 论君道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a 以民为本思想b 休养生息思想c 严刑峻法思想d 和忍求安思想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唐太宗认识到百姓对统治的重要性 与以民为本思想最为接近 故a项正确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3 2012 浙江高考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 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 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 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他崇尚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 延揽汉族文士 既缓和了阶级 民族矛盾 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答案b 4 两千年的哲学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 这是二十世纪哲学家怀特海对柏拉图的看法 能作为这一评价依据之一的是 a 柏拉图富有政治理想并身体力行获得成功b 柏拉图提出的唯物主义理念论泽被后世c 怀特海认可柏拉图国家的目的是民主和自由d 柏拉图乌托邦思想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 其主要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 答案为d项 答案d 5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 关键词有 哲学家 中庸之道 逻辑学 等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孔子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 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 还创立了逻辑学 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d 二 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修筑长城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摘编自董耀会 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材料二 秦始皇 下令 堕坏城郭 决通川防 夷去险阻 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 中国军事通史 第四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据材料一 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解析首先要理解 因地制宜 的含义 可以从因旧长城 因地形 因材料等角度体现 因地制宜 答案对旧长城重新修缮 借助地形新建长城 就地取材 建材多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 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的主要背景 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 认为 秦始皇筑了长城 也毁了长城 结合相关史实 评述这一观点 解析秦始皇拆毁 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的主要背景是 秦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秦始皇筑了长城 也毁了长城 前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 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 最终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答案背景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评述 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秦始皇修筑长城 加强了边防 保证了社会安宁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滥用民力修筑长城 引起人民反抗 实行暴政 加速了秦朝灭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 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 土木不息 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务农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贞观九年 太宗谓征曰 顷读周 北周 齐 北齐 史 末代亡国之主 为恶多相类也 齐主 齐后主 深好奢侈 所有府库 用之略尽 乃至关市无不税敛 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 肉尽必死 人君赋敛不已 百姓既弊 其君亦亡 齐主是也 然天元 后周宣帝 齐主 孰为优劣 征对曰 二主亡国虽同 其行则别 齐主懦弱 政出多门 国无纲纪 遂至亡灭 天元性凶而强 威福在己 亡国之事 皆在其身 以此论之 齐主为劣 贞观政要 辩兴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三 太宗 又谓曰 汝 指太子李治 知舟乎 对曰 不知 曰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尔方为人主 可不畏惧 见其休于曲木之下 又谓曰 汝知此树乎 对曰 不知 曰 此木虽曲 得绳则正 为人君 虽无道 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 教诫太子诸王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你认为唐太宗为巩固统治而强调什么 导致了什么结果 答案强调发展农业和人君 简静 唐太宗在位时 唐朝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局面 2 材料二告诉我们魏征对齐国灭亡原因的分析是 政出多门 国无纲纪 太宗为避免重蹈覆辙 采取了哪些经济 政治措施 答案经济措施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不夺农时 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 强调 存百姓 的思想 发展经济 政治措施 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 励精图治 完善科举制 慎用刑法 加强中央集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3 根据材料三 你认为唐太宗这种认识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答案唐太宗亲眼看到农民战争亡隋的现实 深刻认识到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的道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共四海之利为利 一天下之心为心 体群臣 子庶民 保邦于未安 制乱于未乱 夙夜孜孜 寝寐不遑 宽严相济 经权互用 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 康熙政要 1 根据材料一的诗词含义 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在上述历史事件中康熙帝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案事件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平定噶尔丹叛乱 贡献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的一段话 依据材料二 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答案一心为国为民 保国安邦 恩威并济 勤勉努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9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 先师 南北朝时被称为 文圣尼父 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 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 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称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 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 吾爱吾师 但更爱真理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解析抓住材料信息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 为政以德 等概括孔子的观点 答案观点 主张维护周 礼 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 提倡 仁 主张以德治国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2 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腹泻病管理措施
- 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二
- 小学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文档怎么制作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宿舍用电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纸制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稿
- 2024年天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阻凝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 奶茶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保政策调整考试题库:影响分析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农村房屋交易合同范本及指南
- 餐饮业成本控制与利润分析报表模板
- 中青班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六年级语文下册《浪淘沙》教学过程中实录
- 电梯井道施工方案
- 财务部安全培训课件
- 工贸企业公司级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合规法律体检详尽报告
-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练习(含答案)数学冀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