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doc_第1页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doc_第2页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doc_第3页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压和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父母的错爱,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之伴发的多器官机能异常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生况,以探索肥胖儿血压,血脂变化与发生脂肪肝的相互关系。讨论部分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压高于同年龄同性别组的正常体重儿,其机理与肥胖所伴发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有关(8)。与国内外的一些报道比较,本观察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偏低,考虑与本组儿童年龄偏小,发生肥胖时间相应较短有关。肥胖儿的TC,TG,LDL,VI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3.4),进一步说明单纯性肥胖儿存在明显的脂代谢紊乱。同时,高脂血症是患儿在成人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中与脂肪肝关系最密切的是TG的升高。肥胖儿发生脂肪肝主要是因为肝内TG的合成超过作为转运工具的脂蛋白合成,且脂蛋白脂酶活性减低,进一步使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TG在肝细胞内外堆积形成脂肪肝。万燕萍川等对30例单纯肥胖儿做肝脏B超检测,有15例肝脏异常,其发生率为50%。本组80例肥胖儿,脂肪肝发生率为81.25%,发生率及程度均高,原因可能是本观察组肥胖儿肥胖度偏高的缘故。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和肥胖持续时间有关6。由于本组肥胖儿年龄较小,肥胖时间接近,因而脂肪肝的发生便主要与高脂血症有关。统计表明,肥胖伴高血脂症者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单纯肥胖无合并症组。说明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若同时伴发高脂血症则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升高,高脂血症是肥胖儿脂肪肝的直接原因。而肥胖儿所伴发的高血压则因为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即高胰岛素血症,因而常同时发生脂肪肝。本研究中肥胖儿高血压占9例,全部发生脂肪肝,说明在肥胖儿中高血压的发生常与脂据此,高血压、高血脂可作为提示脂肪肝的间接指标。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肥胖儿中高血压、高血脂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但若以此为标准检测脂肪肝则会造成许多漏诊。因此,高血压、高血脂只能作为反映脂肪肝的间接指标。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脂肪肝,应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定期做肝脏B超检测,以及时早期治疗。单纯性肥胖儿因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及脂肪肝,因而与成人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性肝硬化等密切相关。儿童因年龄较小,肥胖及高血压持续时间尚短,肝损害也相对较轻。Vajro(5)通过研究指出,单纯性肥胖儿童肝细胞损害在体重减轻后可有所逆转。因此对单纯性肥胖儿日常监测血压,定期检侧血脂,做肝脏B超,及时发现脂肪肝,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减重、降压、降血脂等法使肝脏及机体损害早期逆转,对预防成人期更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儿童单纯性肥胖与脂肪肝关系的探讨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海英关键词儿童单纯性肥胖脂肪肝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名3-6岁11月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生化检查、肝脏B超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与发生肥胖的初始年龄密切相关,肥胖发生愈早,肥胖程度愈重,超重率愈高,且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愈高。结论预防单纯性肥胖应从婴儿期开始。儿童肥胖带来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改变,可引起脂肪肝、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肺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同时与成年后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次研究旨在了解儿童单纯性肥胖程度与发胖初始年龄及脂肪肝的关系,以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1肥胖程度与发胖初始年龄有关,6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中,出生后12 个月以内开始肥胖者32名,且全部为重度肥胖。2脂肪肝发病率与肥胖儿童超重率有关,61名3岁以上单纯性肥胖儿童肝脏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41例,与非脂肪肝组比较超重率之间差异及血脂,肝功能变化,结果见表1。从表1 中可以看出,脂肪肝组的平均超重率大于非脂肝组,差异有显著性。脂肪肝组LDL TG ALT AST均有增高,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I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组LDL TG ALT AST均较非脂肪肝组增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同时脂肪肝组的平均超重率高于非脂肪肝组,说明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明显诱因。本研究的对象为3-6岁11个月以下儿童,由于此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不同年龄的受检者体重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采用计算超重率的方法,即每位受检儿童的体重指数超过其所在年龄的标准体重指数的百分数,以此来进行样本中个体体重之间关系的比较,以消除由于年龄引起的混杂作用。肝脏是脂类和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类的改造、合成、分解,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均在此进行,在食用高脂肪或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肝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吸收合成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小部分被肝细胞作为能源加以利用,大部分则被合成中性脂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前脂蛋白,进入血液,供其他组织利用,或贮存于脂库,这一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造成脂类代谢异常,肝细胞变性都会引起脂肪肝的发生。正常肝组织内脂肪占肝重的3%-5%,若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即为脂肪肝2。人体脂肪含量与食物中脂肪含量正相关,食物中脂肪含量高,摄入过多,则导致肥胖3。肥胖儿童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可能由于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量,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聚积体内,其中大部分合成中性脂肪,合成愈多,贮存愈多,超重率愈高,脂肪肝的发生率也愈高。肝脏B 超异常的肥胖儿肝功有所改变,可能与早期肝细胞破坏有关。在问卷中我们发现,出生后12 个月以内开始肥胖的32名,B 超诊断均有脂肪肝,询问其喂养史,其中牛乳喂养占70%,且食量大,喜食糖、肉类以及零食占76%。有报道,牛乳相对母乳所含热量高,脂肪含量也高,因此引起肥胖的原因可能与喂养有关。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时期,此期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增多,严重时脂肪细胞增大,婴儿期肥胖者增多的脂肪细胞消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