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 一 文学常识1 韩愈 768 824 字退之 河阳 今河南孟县 人 祖籍昌黎 今辽宁义县 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 昌黎韩愈 因此人们也称他 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 风格险怪 讲究用奇字 造奇句 人们评为 以文为诗 与孟郊 贾岛等人自成一派 史称 韩孟诗派 其诗文被门人辑为 昌黎先生集 zxxk 2 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 骈文盛行 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 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 韩愈大力提倡 言之有物 的古文 强调学习先秦 两汉的文章 并且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 终于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 说 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属议论文的范畴 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以夹叙夹议 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 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 解说 的道理 来理解 师说 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 背景材料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 士族合法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 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 上层士族的子弟 不管品德智能高低 凭着高贵的门第 生来就是统治者 长大了靠特权当官 他们不需要学习 也看不起老师 他们尊 家法 而鄙从师 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 这种风气仍然存在 上层 士大夫之族 自己不从师学习 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 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 群聚而笑之 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 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 他对上层 士大夫之族 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 师说 就是借表扬李蟠来抨击那些 耻学于师 的上层 士大夫之族 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zxxk 目标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 通假字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或师焉 或不焉 zxxk答案 1 受 通 授 传授2 不 通 否 指不从师学习 二 一词多义1 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相似也 2 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不耻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答案 1 名词 道理 名词 风尚 名词 道德学问2 动词 传授 动词 流传 名词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3 名词 老师 动词 学习 效法 动词 从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师 4 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5 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6 其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吾其还也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 4 名词 疑难问题 形容词 糊涂5 动词 知道 了解 动词 知道 了解6 指示代词 那些 指示代词 其中的 人称代词 他的 人称代词 自己 语气副词 表揣测 大概 也许 语气副词 表反问 难道 语气副词 表祈使 还是 代词 指圣人 代词 他 7 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 则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 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10 所以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答案 7 介词 相当于 于 语气词 用于句末 表反诘语气8 连词 表转折语气 副词 就 表判断语气9 介词 比 介词 向 介词 从 在 介词 对于10 用来 的 的凭借 的原因 三 古今异义1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 今义 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 今义 很多人 3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古义 今义 指小学学校教育 答案 1 求学的人2 一般人3 小的方面学习 4 吾从而师之古义 今义 合成一个连词 表目的或结果 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 今义 不需要 6 年十七 好古文古义 今义 五四 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答案 4 是两个词 动词 从 和连词 而 5 不一定6 先秦两汉的散文 目标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四 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 1 吾师道也 2 或师焉 或不焉 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 君子不齿 5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 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 3 名词的意动用法 1 吾从而师之 2 孔子师郯子 答案 1 1 学习 2 从师学习 3 从师 4 并列 排列 5 低于2 成群 地 3 1 以 为师 2 以 为师 4 形容词作名词 1 小学而大遗 2 圣人之所以为圣 3 愚人之所以为愚 4 圣益圣 愚益愚 5 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 6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 而耻学于师 2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3 不耻相师 答案 4 1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 圣人 3 愚人 4 圣人愚人5 有疑难问题6 1 以 为耻 2 以 为耻 3 以 为耻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用在 所 字之后 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 没有比得上黄帝的 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 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 因此 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听它的深度 就连那些爱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 形容词放在 之 我 等代词前面 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稍出近之 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 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 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令尹子兰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令尹子兰 终于让上官大夫 靳尚 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2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译文 3 不拘于时 译文 4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译文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文 1 判断句译文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教授学业 解答疑难问题的 解析 此题考查判断句式 者 也 是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2 判断句译文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解析 此题考查判断句式 也 是判断句形式 3 被动句译文 不受时俗的约束 解析 此题考查被动句式 介词 于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表被动 是 谓语 于 的形式 4 宾语前置句译文 不通晓句读 不能解答疑惑 解析 此题考查宾语前置句式 用 之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加重语气 5 状语后置句译文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解析 此题考查状语后置句式 介词 于 与 弟子 构成介宾短语 往往后置 目标三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析第一段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并分析作者是怎样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答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这句话 开门见山 不仅起到点题作用 而且笼罩全文 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 范围 第一层 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 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 第三层 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 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 正面提出择师标准 第五层 归纳上文 提出从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目标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2 通过分析课文第二段人们对待 师道 的不同观点 完成下表 答案 目标五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3 阅读第三段 分析作者认为从师应有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答案 对应文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加以分析 1 选择老师 不要在乎身份 名气 地位 而要看他是否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 从师学习 不要过分苛求老师处处为师 要客观分析他的长处 3 自己作为老师不能过分骄傲 固步自封 要不断勇于向他人学习 甚至包括自己的学生 4 阅读第四段 分析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答案 原因 李蟠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能行古道 这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 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 的有力批判 既针砭时弊 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之道 精彩回放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2 技法点拨作者用古代圣人从师学习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 用圣人益圣与愚人更愚作对比 层层对比中我们自然能体会到作者的观点 这种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议论的写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 成功运用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 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 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 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于是 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汶川大地震 我们以最迅速 最团结的行动援救了很多的生命 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无数的闪光灯聚焦四川 闪烁着无数动人感人的故事 但也刺伤了灾区人们的瞳眸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运的 但有记者为了采访 一遍一遍唤起他们沉痛的回忆 孩子失声痛哭 大人也泣不成声 有热心的志愿者无救灾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慰问慈善活动发言稿
- 旧房拆除新建施工方案
- 大学的期末总结
- 基坑土方破碎施工方案
- 节电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管道抱卡施工方案
- 河南省全省防汛应急预案
- 防腐施工方案
- pe水管现场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油性外墙稀释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航海英语会话(一)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 鼎捷T100-V1.0-票据资金用户手册-简体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第一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有答案)
- 钻井工程钻柱课件
- 小学硬笔书法课教案(1-30节)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校园物业考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