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验含答案.doc_第1页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验含答案.doc_第2页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验含答案.doc_第3页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验含答案.doc_第4页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测验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8分)1、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 . 骸骨(hi) 潜行(qin) 狩猎(shu) 匀称(chn)B . 轻盈(qng) 倏忽(sh) 篡夺(cun) 沧茫(cng)C . 葱笼(cng) 喑哑(yn) 喧嚣(xio) 静谧(m)D. 窸窣( s ) 嗉囊( s ) 飞甍(mng) 缥缈(mi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3、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A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形容时间很短。B 弥漫:布满充满 相顾:互相照顾 C. 静谧:安静 骸骨:尸骨D 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得不知道怎么办好4、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C. 最近,他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D通过最近一段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6、填空。(共8分)(1)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 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吟,这里是 的意思。(2)绿色蝈蝈是一篇 文。作者是 国著名的 家。我国读者非常熟悉他写的一部书 。(3) , 。小园香径独俳徊。(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3分) 平时,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20给些列加点字注音(2分)睥睨 连亘 青冥 莽莽然 21.些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倏忽/如拳/如豆 B.一行/有/五点/明处。C.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D。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22.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4分) 惟危楼一座 古义 今义 数年恒不一见 古义 今义 或凭或立 古义 今义 直接霄汉 古义 今义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1) (2) 2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2分)A.山市结尾一段写“鬼市”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奇异的景观。B.“山市”和“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这类自然景观一般出现在海面以及沙漠中。C.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长篇文言小说集。它大多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D. 山市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山市”由生到灭的壮观景象。构成了一个多层面的山市变幻过程。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814题。(13分)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8结合上下文说说“招牌”一词的妙处。(2分) 9句所照应的短语是_,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是_ _ _ _。(3分)10句和句在选文中分别起的作用是_ _ _和_。(2分)11选文用“美丽”和“ _”,“白云朵朵”和“_ _”相对比,说明云“_ _ _”的特点。 (2分)12用“”划分选文的层次。(2分)13本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_。(2分)(二)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13分)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_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14第一段空缺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 _。(2分)15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说出人体的冷热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2分) 16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2分) 17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3分) 18写出本文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一句话。(2分) 19“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13分)向生命鞠躬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3分)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倔强: 我几乎是在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第一个“鞠躬”: 第二个“鞠躬”: 1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 20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第 段,儿子曾急切叫道“跑了,跑了”,第段,儿子却连忙喊“别,别,别动它”这一叫一喊,分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文章题目能否改成“向那只蚂蚱鞠躬”,为什么?(2分) 23.通过阅读本文,请举例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分) 四 、作文。50 分 人生有许多选择。交朋友有选择,读书有选择,写作有时对材料也有所选择,决定做某事时也有所选择,人生的去向也有选择请以“这是我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思想内容健康,600字以上的文章。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教师判卷参考答案1 D 2C 3B 4D 5B 6 (1)抒情 赞颂 (2)科学小品 法国 昆虫学家昆虫记 (3)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代 文学家 7 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意合即可,如果不能提炼概括,酌情扣分。) 8“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9姿态万千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0. 揭示该段中心 总结对前四句11. 阴森 乌云密布 变化无常12. 13. 总分总 14. 但是15.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风力16. 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17. 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度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18. 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19. 不可以。因为“一般”表示经常情况下,不含特殊情况。去掉后,表达就不准确了。20.n gn mng mng21 C22.高 危险 经常 永恒 有的 或者 直插入(一直连到) 不经过中间环节,和间接相对23. (1)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2)(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24. C18.(3分) (1)生命力顽强 (2) 向前微微弯腰行礼; 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19.(2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