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doc_第1页
“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doc_第2页
“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doc_第3页
“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doc_第4页
“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偶”研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与语用功能赵永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语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讨论了对偶的语义类型、结构形式和语用功能,有助于整体把握对偶这种语用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关健词对偶;语义类型;结构形式;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 对偶, 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修辞方式, 它源于先秦, 兴于汉魏, 通行于唐宋, 盛行于明清, 流传至今, 其精美形式和华丽气派, 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学的庄严殿堂, 其发展可谓源远流长, 其运用亦是传承不绝。究其原因, 对偶辞格具有意蕴丰富的特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技巧, 更在本质层面上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思维和心理意识, 是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的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篇开宗明义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p384道出了古代辞赋家为文赋诗时对对偶辞格情有独钟的心理因素。杨春霖先生主编的汉语修辞艺术大词典是这样界定对偶的定义的: “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 结构相同或相近, 意义相关或相对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叫对偶。”p454沈谦在语言修辞艺术中说: “将语文中字数相等、语法相似、平仄相对的文句,成双作对的排列,借以表达相对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方法,是为对偶。”p352对偶的英语对应词是Antithesis,它源于希腊语antithenai,意为opposition(反对)。人们一般都这样给Antithesis下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contrasting words, clauses, sentences, or ideals. A balancing of one term against another for impressiveness and emphasis.”(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by C. Hugh Holman)也就是说,对照是把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言单位排列在平行、对称的结构里,以求取一种匀称的形式美和强烈的对照感。Antithesis 有两个特点:一是语义上的对照性,二是结构上的对称性。因此,该辞格可看作Parallelism(平行)与Contrast(对照)的结合,译作“平行对照”。不过,为便于讨论,本文统称对偶。对偶的研究视野可以有很多。本文只讨论对偶的语义类型、结构形式和语用功能。2对偶的语义类型根据Antithesis的汉译启示, 我们把对偶分为两大类, 一类我们可称其为“对偶”(Complete- Antithesis)。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儒子牛。”(鲁迅:自嘲) 英文例句如:(1) Spend not where you may save; spare not where you must spend. (Ray) (你可以节省时, 不要浪费;你必须消费时,不要吝啬。) ;另一类, 我们可以称其为“对照”(Partial-Antithesis) ,“对照”强调的是内容, 而不是形式。所以, 它的句式结构要求不是很严格, 但它的内容一定是相反或相对, 即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使双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2) Confidence is a plant of slow growth in an aged bosom; youth is the season of credulity. (William Chatham ) (在老年人的心中, 信念是一种生长得很慢的树木;青年人则是轻信的时代)。(3)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2.1 完全对偶2.1.1 完全对偶(Complete- Antithesis) 从语义上看,有一些对偶,属于完完全全的对偶,表现在结构上对称,内容上则相反相对,相似相近,或相关相承。所以,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反对”(Oppose -Antithesis )、“串对”(Connected- Antithesis) 和“平对”(Equal- Antithesis)。2.1.2 反对(Oppose- Antithesis)由语义相反相对、性质对立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叫反对。其并列的两项,对比映衬,相反相成,从而构成了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体。它的特点是结构均匀整齐,内容相互对立,同时前后语句互相辉映、互为补充。因此,具有极强的表达效果。例如:(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衅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5) A wise man thinks all he says , a foolish man says all he thinks. (Proverb)(智者思其所言,愚者言其所思。)2.1.3 串对 (Connected- Antithesis)“对偶的前后语句之间是承接关系(包括承接、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或形式上字词顶接,这样的对偶就叫顺接成对。主要表现为意义承接的,一般称为 串对或流水对” P172(郑远汉)“串对”也要求结构均匀整齐。但从内容上看,词义可以不相对,而是相连、相承。例如:(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7)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Hey Woo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1.4 平对(Parallel- Antithesis)“平对”即前后两个语言单位意思相近,相关,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它与“反对”的不同之处是内容不相对相反,也不矛盾,而是相关相近。这又使它区别于“串对”的相辅相成,相连相接。例如:(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9) Work while you work,play while you play. (Proverb) (工作的时候工作,玩耍的时候玩耍)。2.2 Partial Antithesis 与对照 “对照,世称对比、对衬,是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映衬。”-辞海“对照”与“对偶”不同之处是“对偶”强调结构的对称,而“对照”强调的是内容的对立。“对照”又可分为两类,即一体两面对照和两体对照。2.2.1 一体两面对照在同一个句子里,或者在同一段叙述里,用两个意义相对立、相矛盾的两个词、两个短语,或者两个分句来说明同一事物。即对同一事物的相对、相反、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以展示其复杂矛盾的性质。例如:(10) 他们是羊,同样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11) Knowledge is a two-edged weapon, could any spectacle, for instance, be more grimly whimsical than that of gunners using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L.G.Alexander NCE Book Three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炮手们用科学技术摧毁人们的躯体,而医生则近在咫尺救死扶伤。难道还有比这更荒谬可怕的情景吗? )例(11)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可以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但也可以摧残人类,毁灭人类。作者把近在咫尺之间发生的两件事相互对照,突出了科学技术截然相反的对立性。2.2.2 两体对照 通过两个不相调和,互不相容的事物、现象或行为进行对照、比较,突出其间的对立。“一体两面对照”,其对比存在于一个物体之中,而“两体对照”则是两个事物的对照比较。这类Antithesis在结构上要求比较宽泛,不一定字数相等或结构完全对称。它强调的是内容的对立或相反。例如:(12)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是苍蝇。(鲁迅:战士和苍蝇)(13) 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en. (谚语) (能言为银,沉默为金。)能言善辩固然可取,但保持缄默效果会更加良好,缄默的价值通过与speech对比显得更加宝贵突出。从例(12)(13)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Antithesis 并存于汉语修辞格的“对偶”和“对照”之中。前者要求结构上整齐对称,后者则要求意义上的对比、对照。“对偶”侧重“形式”,而“对照”侧重意义。两者有时重合。比如“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而言是“对照”,就形式而言是“对偶”,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参马迎春)3. 对偶的构成形式及其语篇发生位置 一切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反或矛盾的反义词是构成英文最基本、最典型的形式而且它的结构须对称平衡但没有中文“对偶”那样严格意义对立,但要符合逻辑。英语的语言单位可以是单词、短语、从句、句子,有时甚至可以是整个语段篇。3.1 单词(14) Penny wise,pound foolish. (Proverb)(小事聪明,大事糊涂。)(15) The brave men, living or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Abraham Lincoln :Gettysburg Address )(那些在这里战斗的勇士,活着的和死去的,已使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远非我们菲薄之力所能左右。)本句是单词的Antithesis,其中形容词living和dead,动词add和detract相对照3.2 短语(16) “That is 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step for human”(Armstrong)(对于个人来讲这是小小的一步,对于人类来讲这是巨大的飞跃。)美国宇航员Armstrong是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者,在那人类历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说的那句话,巧妙地运用了Antithesis修辞格,把个人与人类,微观与宏观进行对照,衬托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3.3 从句(17) I know not what course others may take; but as for me,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Patrick Henry: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我不知道其他人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高策,但是对我自己来说,不自由,毋宁死。)有两个简短有力的祈使句构成的Antithesis,准确表达了Patrick Henry为自由战斗到死的决心和意志。3.4 句子(18) 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simple men admire them;and wise men use them . (狡猾者轻视学问;无知者崇拜学问;聪明者利用学问。)(Francis Bacon:Of Studies)三种人对待学问的三种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的对比,比单层次的对比更加全面深刻,但此时,与汉语的反对就不同了。3.5 间隔式 英语中构成Antithesis的两个单位偶尔间隔很远,而遥相呼应,例如:(19) False eloquence, like the Prismatic Glass, Its gaudy colors spreads on evry place; The Face of Nature we no more Survey, All glares alike, without Distinction gay; But true Expression, like the unchanging Sun, Clears, and improves whateer it shines upon, It gilds all Objects ,but it alters none. (A. Pope:An Essay on criticism)(虚饰的辞藻,犹如斑斓的棱镜,艳俗的颜色掩盖一切,自然的面目再也看不清,一切都闪闪发亮,毫无区别;然而,朴实的话语,恰如永恒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清晰,哪里明亮,给一切镀上金色,但不改变模样。)(蒲柏:批评论) 以上第一和第五行构成Antithesis。汉语中有所谓的“扇面对”,即隔句相对,故也称“隔对句” p173(郑远汉)(20) 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1)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例如(20)(21)都是二、四句相对。这种隔句相对的对偶形式在汉文学中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诗经里已肇其端。这种交叉对偶使呆板的句式富于变化,且扩大了对偶的容量,因此也受到了当代诗人的垂青,在新诗中屡屡可见。例如:(22) 风中的野火呀,长明不灭!有多险的关隘,就有多勇的行列。 浪里的渔舟呵,身轻如蝶!有多大的艰难,就有多壮的胆略。(郭小川:秋歌)3.6 倒置式 英语中另有一种前后交错倒置的特殊对称形式,称“Chiasmus”(交错配列法)。(23)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Kennedy : Inaugural Address)(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本例句体现了一种特殊的Antithesis,句中采用了“交错配列法”,用词巧妙,交叉重复,前后对照,含义隽永。这句话已成了广为流传、常被引用的名言。 汉语中与语序有关的对偶是“倒序对”、也称“倒装对”。为了对仗工整,有时受平仄或词性的约束而颠倒语序,构成独特的倒装对偶。如:(2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王维:山居秋暝),顺读时原为“莲动渔舟下,竹喧浣女归”但平仄不合。再如:(25)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通常语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对诗的语序做了变异处理。3.7 并列式英语“Antithesis”常与“Parallelism”(平行法)兼用,组成两个以上的Antithesis平行并列,以加强语势。诗歌和文学作品常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26)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 it was the era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有信仰的时代,也是抱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富有希望的春天,也是充满绝望的寒冬;我们拥有一切,又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例( 26) 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所写双城记的开场白。其中Antithesis 的运用匠心独具,妙不可言,充满了辩证法。作者通过含有“好”与“糟”、“智慧”与“愚蠢”、“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相互对立意义的一系列句子,和连续使用了七个Antithesis平行列出,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把那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危机四伏的时代的整个气氛活生生地烘托了出来。并将当时欧洲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那充满矛盾、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正是Antithesis的巧妙运用,才使得语句结构匀称,对照鲜明,寓意深刻,气势磅礴,堪称巧用语Antithesis的典范。汉语“对偶”不跟“排比”兼用,因为汉语排比“以字同意同为经常状况”而对偶却是“力避字同意同”的p203(陈望道)。不过汉语中另有一种“联璧对”结构上形似排比,实则为“严式对偶”,多见于元曲:(27)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薛昂夫:塞鸿秋) “这种联璧对仍然有别于英语中平行并列的两个以上的Antithesis,首先它四句并列组成的只是一个对偶;再则,一般不重复用字,除非极个别非关键性的字眼,如例(27)中的比喻词如”。 p433(李国南)4. 对偶的语用功能 对偶词句千锤百炼,音韵严谨端丽,阅之有珠联璧合之感,读之有敲金戛玉之声。其整炼有序的句式,排比而来的夸张语气,形成了一种富丽堂皇的语势。其通体才高而辞赡,垂范后世的修辞方式,塑就了或典雅、或淳美、或清丽、或整赡的语言风格,成为汉语美质美文的标志。“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它的特质,因而千百年来,对偶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英语Antithesis 和汉语的对偶一样,形式整齐对称,音律节奏铿锵,内容既适于反衬对照,又适于重复强调,在形、音、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修辞功能。Antithesis 和对偶的使用能揭示事物的矛盾性,对照的语句往往说得巧妙机智,寓意深刻,蕴含着某种人生的哲理或真谛,常见于英语谚语、名言、演说及文学作品中。Antithesis 用来叙事, 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 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用来立论, 可以把议论梳理得逻辑清晰;用来抒情, 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Antithesis作为英语众多修辞格当中的一朵奇葩, 在英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神奇的效果。从实际运用来看,Antithesis和对偶具有以下几种修辞特色。4.1 揭示事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映事物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例(26)通过Antithesis 和Parallelism 的并用,描绘出一幅希望与绝望并存,信仰与迷茫同在,正义和邪恶共处的历史画卷,气势因此而恢宏。再看看以下例子:(28)Feed a cold, starve a fever. (Proverb) (伤风时宜吃,发热时宜饿。)(29) A friend exaggerates a mans virtues, an enemy his crimes. (Proverb)(朋友宣扬你的美德, 敌人宣扬你的罪恶。)例(28)、(29)运用这种对立或反义的词汇、短语, 突出了两种概念或两种情形的对比, 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易于记忆。(30) 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佛家的圆因法师)例(30)通过对偶句的运用给我们揭示了“行善”和“行恶”这个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做好事虽然我们看不见有什么好的收获,但是日积月累就会看出来;做坏事我们也暂时看不见它的报应,但时间久了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古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此理。本例以“长对”兼譬喻兼对衬出之,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顺口悦耳,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4.2 使文章语言凝练、缜密、形象生动 从内容上看,Antithesis 具有凝练、集中、缜密、形象的特点。如:(31) 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divine. (Alexander Pope) (人皆有过,而天恕之。)(32) Economy the poor mans mints;extravagance the rich mans pitfall. (M. F. Tupper) (节省是穷人的铸币厂;浪费乃富人的陷阱。)上述两例是以Antithesis句式出现的格言式佳句。(例31)比喻浅显,语意凝练,形象生动,言浅意深,辞简旨远,一读即懂而又百读不厌,琅琅上口;例(32)意境深远,发人警醒,但绝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之辞。(33)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全曲由三组属对工整的对偶句加一个单句构成,作者采用了富有动感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江”“山”相对,肃穆、雄伟;“帆”“泉”相映,雄捷、刚劲。“晚云”、“新月”、“塞鸿”都是秋天的特定景物,或“变露”、或“学扇”、或“如线”,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真是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在作者的笔下,江帆、山泉、晚云、新月、塞鸿这些景点都呈动态,并且都在万里长江和数点淮山这一整体构思中被不露痕迹地融合起来,充满了诗情画意,高远、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4.3 增强语言的鲜明性和战斗力恰当地运用Antithesis 可以增加相互映衬的作用,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使语言具有鲜明性,富有战斗力。Martin Luther King, J. 的演讲I Have a Dream ,大量使用Antithesis 这一修辞手段。有力地抨击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整篇演讲语言色彩鲜明,是一篇有力的战斗檄文。(34)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银无辜铸佞臣。 (西湖岳飞墓前对联)此联镌刻在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的石碑上,上联赞墓中的岳飞,下联贬在墓前的秦桧夫妇铁像。寥寥十数字,对忠奸是非做了概括的评定。语言含蓄,爱憎分明,蕴含丰富而深沉。4.4 增强语言的对称美,增添语言的音韵美,增加语言的错综美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对称、均衡、整齐、节奏则是对偶的灵魂。对偶同时关照了视觉和听觉这两大审美知觉,从悦目之形、悦耳之声直接、全面地给人以美感,如一幅画、一支曲,让人立刻感知其美,进而又以联想和想象来领悟其中的意境内蕴。好的对偶能让人见之则悦,闻之则喜,甚至过目不忘,出口即诵。因此,Antithesis (对偶)是造成语言均衡美音韵美的一种重要手法。本文以平行结构出现的Antithesis 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协调匀称、整齐均衡,音韵铿锵给人一种美感。下面再以两个例子加以说明:(35) In all literature there is nothing that touches or resembles the Prologue. It is the concise portrait of an entire nation, high and low, old and young, male and female, lay and clerical, evil and honest, learned and ignorant, land and sea, town and country, but without extremes. (Nevil Coghill )(在所有的文学中,没有任何比得上序言或与之相类似的作品。这是整整一个民族的缩影:地位高的和地位低的,年迈的和年轻的,男与女,僧与俗,邪恶的和正直的,饱学的和无知的,种地的和航海的,城镇的和乡村的,但没有社会的两极。) 这是英国一个评论家评述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的话。作者用了八组“Antithesis”,不但加强了语势,而且结构整齐,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36)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方骧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岭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翁题昆明大观楼)此联悬挂于昆明滇池大观楼前,人称“天下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