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1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2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3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4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绥化市三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地理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满分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图1为北半球经纬网,完成1-2题。1.a点在b点的 方向。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2.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东北,再向东南读图2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c站在m山顶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d图中干流的流向大体为西北流向东南4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图2a. 368 m b. 488 m c678m d708m图3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大陆是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图66.北极圈穿过的大陆是a b c d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流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d受陆地影响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读图6,、为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和区域的分界线是明确的b. i区自然环境内部无明显的差异c. ii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由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决定d. 冰川广布是形成iii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10.地理界线p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a b c d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期年均将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7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图7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a bc d1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d.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图8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3-14题。图813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增多 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a b c d14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 b c d读图9,回答15-16题。 15.图中农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地面下沉 环境污染a. b. c. d.16.造成该农业区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植被稀少,土质疏松 灌溉方式不合理 过度开采地下水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图9a. b. c. d.结合田纳西河流域有关知识和图10,回答17-18题。17.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其主要条件是a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18.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a以畜牧业为主 b以种植业为主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 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11,回答19-20题。图10图1119“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 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 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0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根据美国卫星拍摄的最新冰山照片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开始融化,部分冰山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并向附近海域漂移。据此完成21题。21为了监测冰山的移动方向最好采用a飞机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22.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rs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b.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并预测运动方向c.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d.利用rs可以监测气象灾害,利用gi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如图12,阴影为夜半球,a点为晨昏线纬度的最高点,ac位于同一经线上,bc位于赤道,d为bc的中点。完成23-24题。23. 若不考虑地表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日全球昼夜等长 b. bc段弧长为赤道周长的四分之一 c. ac段经线上各点的昼长在此日达一年中最小值d. a、b、c三点间球面距离相等 24. 此时刻,d点的地方时为()图12a. 8:00 b. 8:30 c. 9:00 d9:30第 卷 主观题(满分52分)二、综合题(共计52分)25.图13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a ;b ;c (3分)(2)图中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1分)(3)拟在该地区建一座大坝,请用“ ”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1分)(4)甲、丙两村中看不到该地最高峰的村庄是 。(1分)(5)每年夏天,甲村庄常常烟雾弥漫,臭气熏天,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4分)(6)根据图示等高线特点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26.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2分)(2)写出下列地区的农业带名称:(6分) a ;d ;e ;(3)图中b、c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简要分析美国该地区发展此种农业类型的优势条件。(7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年份2005年2008年2012年gdp(亿元)14002220400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3861148214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279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6分)(2)结合材料分析,简述大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6分)28. 截至2012年9月16日8时,鄱阳湖水位一个多月就直落4米以上,湖区水体面积缩减超过1000平方千米。图15为鄱阳湖位置及其周边示意图,图16为南昌降水量和气温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结合材料,试说明造成此时期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2)试简述鄱阳湖水位的变化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高二地理期末联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8分)12 3456789101112cdbbddabc bd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bacacabbdbc二、综合题(52分)25.(13分)(1)山脊(1分),山地(山顶)(1分),鞍部 (1分) (共3分) (2)自西向东(1分) (3)略(1分) (4)丙(1分)。 (5)夏天我国东南部盛行东南风(1分),甲村庄位于化工厂的下风向(1分),且位于盆地(1分),使废气进入后更难以扩散(1分),加剧了烟雾弥漫、臭气熏天。(共4分) (6)西部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1分),东北部为平原(1分),西高东低(1分)。(共3分)26.(15分)(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分)(2)乳畜带(2分);棉花带(2分);水果和灌溉农业带(2分)(3)商品谷物农业(2分);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宽阔(1分);位于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宜(1分);中部纵穿密西西比河,水源丰富(1分);土壤肥沃(1分);中部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经济(1分);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靠保障(1分)科技水平高(1分);便利的交通支持(1分)。(任答5点,得5分)27. (12分)(1)第二产业比重大(2分);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2分);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分)。(共6分) (2)途径:延长产业链,对资源进行深加工(2分);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