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设计瑞丽市第一初级中学 梁丽端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动能的概念,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内容解析从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分组实验是在学生学习了功、功率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的第一种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初中阶段学习的能量主要有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核能,而动能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种能量,正确理解动能、分析判断动能的大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重力势能、内能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对于学生初中阶段的能的学习、各类功、能的灵活计算与抽象问题的分析、以及下一节机械能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的分析,本堂分组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因素。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知道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2)通过经历实验探索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能够运用他们进行判断比较;(3)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利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进行其他科学探究的一般能力。 2.目标解析(1)知道物体动能的判断方法,知道物体的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能够进行对物体的动能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判断。(2)在分析和判断的题目中能够正确的判断动能及其变化。(3)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完成实验报告实际上就是在强化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行为,从而培养科研探究的能力;试验中利用的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过程,强化和内化了学生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科学探究思维。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来看,能量是一个接触的相对较少的概念,关于动能在本节内容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学生难以理解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很难理解具有动能的物体是怎么对外做功的,因此学生很难判断动能的大小,是影响本实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假如学生不懂判断动能大小的办法,学生就无法在实验中判断动能的大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因此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小车与物块碰撞后对物块做功,通过物块移动的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小车的动能大小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转换法判断动能大小。四、实验器材分析1.实验器材本实验要到的实验器材主要是小车、带斜面的塑料长直板、钩码、物块、2B铅笔、橡皮擦、刻度尺。2.器材分析本实验用小车替代课本中的钢球,因为钢球在碰撞后方向不受控制容易跑偏增加实验负担,所以试验中小车替代钢球,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小车上加减钩码来实现,便于观察试验现象。试验中采用2B铅笔来在斜面上标记小车的下落位置和物块的初始位置以及物块几次被碰撞后的位置,这样方便学生直观的分析和总结。实验中采用刻度尺记录物块被碰撞后的距离的长短,这样便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的展示与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达标检测3分钟纠错总结2分钟延伸训练布置作业建立概念8分钟(1) 教学基本流程实验探究27分钟(2) 具体教学过程与分析1. 建立概念教师行为:教师通过展示运动的物体的视频,学生“视频上的物体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学生讨论回答;复习能量的概念,提问运动的物体能否够对外做功?请学生思考,播放“汽车的碰撞试验”视频,让学生总结,介绍动能的概念;请学生上来要你管乒乓球和铁球分别冲纸张,看谁能把纸张冲破,再让学生观看“馒头砸晕铁路职工”的报道,提问学生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行为: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思考,参与课堂问答。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教学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通过观看“汽车的碰撞试验”视频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具有动能的物体做功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动能,加深学生对动能概念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动机。紧接着让学生参与乒乓球和小铁球撞击纸片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对比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对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思考,从而自然有趣的要引入实验话题。时间安排:8分钟2. 实验探究(27分钟)(1)设计与进行实验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然后进行实验得出自己的实验步骤。穿插于学生之间,指导学生实验。a (演示让小车从斜面下落)提问:实验时如何直观的判断动能的大小?(让下落后的小车与物块碰撞,使小车对物体做功,通过比较碰撞后的距离从而比较动能的大小,介绍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b 如何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保持速度的大小不变,让不同质量的小车碰撞物块,量出物块被碰撞后的距离;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c 如何验证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保持质量不变,让不同速度的小车碰撞物块,量出物块被碰撞后的距离;让小车从不同高度下落。)学生行为: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参与课堂的讨论与设计。设计思路:导入的演示实验,简化了学生自己探究动能大小的难度,将学生自己用转换法探究物体动能大小变成了可能,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将学生的学习转换为主动求知型。这样结合老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试验,并没有直接给与的灌输般的被动,实际上是通过老师的引导简化问题,这是一种帮助行为,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增加成就感,同时也增强学习兴趣。时间安排:17分钟 (2)交流、讨论与总结教师行为: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讲解,并将试验结果和实验步骤与同学们分享,补充学生的小结。学生行为:大胆猜想,积极参与实验,细心的进行实验和同时记录现象,讨论和小结,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收获。设计思路:实验探究是分组实验课的重点,重在学生的自己探究完成实验。请学生上来演示和总结以及分享实验步骤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全面的评价反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展现和表达自我的能力。时间安排:10分钟 3.达标检测教师行为:展示经典题型,邀请学生做题讲解,对学生讲解进行适当的补充。1.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A增大动能B增大势能C增大惯性D减小阻力2.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洒水车的动能如何变化?学生行为:认真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问题。设计思路:通过典型例题加深学生对动能的理解,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新知的应用能力。时间安排:3分钟4.纠错总结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物理知识?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自由发言。评出最积极的小组。时间安排:2分钟5.延伸训练1.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_;在空中飞行的波音747客机:高速升空的火箭;被拉弯的钢板尺。2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丽同学荡秋千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丽的( ) A动能一直增大 B动能一直减小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14-5所示,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能逐渐增大。4.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的关系。(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选填“A”或“B”)。(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来反映的。(4)该实验物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化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消控员证书题目及答案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的基本协议
- 曹阳二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港口物流运输合同
- 藏医解剖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终止的工程承包合同
- 仓管员的入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基层眼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建筑工程合同样本
-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 数字经济前沿八讲
- 数字经济概论-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 中电联理论试卷A(无答案)
- 红岩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