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衡水市教师进修学校 冯炜课题名称永生的眼睛科 目语文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课文的情绪,激发学生的爱心。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真善美的能力。2.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二、过程与方法1.从预习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以问题求解的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及有感情的句子,并以此为依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 通过学生讨论,评价课文中的感人句子,对不同人物喜好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三、知识与技能1. 能够认识个生字,并能在拓展阅读练习中正确指认这些字,能为多音字标音组词;2. 能够说出生词的近、反义词,模仿示范句造句;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价课文的主要人物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描写的句子。2.引导学生分步预习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教学资源教学用书、网络资源、听课素材、同事提供等 永生的眼睛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以资料阅读为引导,引发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情景导入,质疑揭题(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埃,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板书:永生的眼睛)师:听了这封信和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温迪是谁?生:永生是什么意思?生:眼睛怎样才能得到永生?生:谁的眼睛获得了永生?生:课文题目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教学活动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通读,学习重点字词。(一) 预习课文1)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找出你不认识的生字、生词。2) 认识6个生字:和你的同桌互相出示一下你提前准备好的识字卡。看一看谁认识的多。3) 教师出示幻灯片:教师提问重点的字和重点词语,把词放如例句,模仿造句及用词替代新学的词,全班共同学习教学活动3问题启发,抛析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句。(二)问题启发,探究课文1. 请同学再次预习课文,课文中主要说了哪几个人物?学生答:教师板书课文主线索(教师板书)角膜捐献 “我”的态度 母亲 不情愿 父亲 遵从遗愿 女儿 主动捐献2.教师提问:作者听说母亲的的角膜要被捐献时,她的态度怎样,从课文中哪个句子可以体现?请一起找一找。找到后,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哪个同学能用愤怒的语气读一读?3.父亲是怎样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投影出示:“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1)这里有几句话?谁先来读读第二句话?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2)对于一个盲人,一个尿毒症患者,一个白血病人,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 (对于因角膜病致盲的人,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可使其复明。通过肾脏移植(换肾)可治愈尿毒症。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移植骨髓可以治愈白血病。所以对上述三种病人来说,“最珍贵的礼物”是角膜、肾、骨髓。) (3)怎样帮助别人恢复健康? (这有很多种办法。凡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好的。) (4)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指导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4.“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这是谁说的,表达了什么态度?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我把父亲的愿望告诉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这表明了温迪她的态度怎样?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温迪的话让我顿悟:父亲留下的不仅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颗一心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心中,并将世代相传。)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发生由遵从遗愿到主动捐献的改变呢?请同学们潜心默读9-13自然段,画出课文中几次出现带有“骄傲”的句子想想令你骄傲的原因。学生画句子做批注后,小组交流并全班交流。温迪离我而去了,她去世后的三周,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银行的信。出示配乐幻灯片:“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人虽死,但精神永存因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因为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在全文中,你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作者的态度都有哪些变化?5.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活动4布置作业,促进所学知识的迁移(三)交流体会,课外延伸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1)课件出示: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我国的角膜捐献情况显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2)课件出示:当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导致功能衰竭,威胁到人的生命时,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成为现代医学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器官移植被列入20世纪人类医学三大进步之一。每年数以万计的病人在器官移植后得以生存,肾移植的10年生存率已经超过60%,心、肝、肺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已经达到50%以上,前景非常可观,然而器移植供体短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