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doc_第1页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doc_第2页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doc_第3页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doc_第4页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案例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6)越法民三初字第1302号原告:陈念洸,男,1948年1月17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白云大道从云路云山居云山街201房。委托代理人:余江林,广东余全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住所地: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10号地下。法定代表人:张家峻,监事长。被告:广东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寺右新马路4号之8。法定代表人:周兴旺委托代理人:李中平,男,该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地址同上。被告: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42号101房。法定代表人:马林建,董事长。第三人:叶涛,女,1966年1月23日出生,汉族,联系地址: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48号502房。第三人:张金平,男,1981年3月17日出生,汉族,联系地址广州市文明路96号二楼剪彩发型中心。第三人:谢甜(同是叶涛、张金平的委托代理人),男,1964年12月10日出生,汉族,联系地址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48号502房。原告陈念洸诉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下称南图公司)、广东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城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禾城公司)及第三人叶涛、张金平、谢甜房屋拆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黎晓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陈念洸及其委托代理人余江林,被告长城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中平,第三人叶涛、谢甜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南图公司、禾城公司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我户是原广州市中山四路新祥里5号的使用人,1995年3月9日,我与被告南图公司签订拆迁房屋临迁、回迁安置协议书,约定我户同意迁出被拆迁房屋,被告南图公司应于1996年12月31日安置原告回迁。至2003年3月25日,接手该地块的禾城公司与我户签订了楼房位置为D幢五楼02房的入住确认书,但至今未安置我户回迁,且未支付从1999年5月起至今的临迁费、交通费、滞迁费,另据了解现D幢五楼02房由第三人叶涛、谢甜、张金平使用,故现要求:1、三被告及三第三人共同将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塘街965号大塘小区D幢5楼02房的使用权交付给原告;2、三被告立即支付从1999年5月起至今的临迁补助费(按每月654.3元计付)、交通费(按每月60元计)、滞迁费(按每月180元计)。被告南图公司书面答辩称:我公司与辉煌国际地产有限公司(下称辉煌公司)合作开发涉讼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并经批准成立了项目公司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兴胜公司)。经我公司与辉煌公司约定,回迁安置用地红线转至兴胜公司名下,该小区的拆迁、回迁安置工作(包括经济、法律责任)转由兴胜公司承担。1998年8月25日,广州市规划局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同年10月26日广州市国土局批准办妥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故我公司不再承担拆迁、回迁安置工作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被告长城公司辩称:我公司只是受南图公司委托对上述房屋地块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该地块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与我公司无关,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禾城公司辩称:因我公司是在2001年11日月才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函先出资完成该屋地段回迁楼收尾工作的,故2001年11月前的临迁费、交通费、滞迁费应由南图公司或长城公司承担。原告现在起诉要求被告支付从起诉之日起倒计2年前的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已经超过了法定2年的诉讼时效,法院不应保护。另,我公司已于2003年3月25日将回迁户交付原告使用,原告要求支付此日起的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没有事实、法律依据,故不同意给付。第三人叶涛、谢甜共同表示:我户是大塘小区的被拆迁户,2003年2月,禾城公司在未允许我户看过房屋的情况下,要求我方签署了确认回迁D幢5楼02、03房。在2006年年初,我户将D幢502房交给了亲戚张金平一人使用,因被告未能提供房屋给我回迁,故不同意将讼争的502房交给原告使用。第三人张金平表示:叶涛、谢甜是将上述502房交给我使用,现由我一人使用,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原告是原广州市中山四路新祥里5号房屋的使用人。1986年,南方公司经市房地产管理局(86)房征字第39号通告征用上述房屋地段兴建楼宇。1992年8月28日,长城公司与南方公司签订了承包文德路工程拆迁合同书,约定由长城公司承包该地块的拆迁工作。1995年3月9日,原告(乙方、被拆迁人)与被告南图公司、长城公司(甲方、拆迁)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经公证),约定:甲方经广州市房地产管理局以(86)房拆许字39号房屋拆迁通告批准,拆除乙方使用的上址房屋。乙方同意于1995年元月25日前迁出原址房屋,同意迁往甲方提供的临迁房屋临时居住;甲方应于1996年12月31日前,在中山四路长塘街965号第八层安排房屋供乙方回迁。甲乙双方须严格履行协议,甲方不依期安排回迁,则乙方罚甲方的滞迁费每月180元;回迁安置建筑面积52平方米,已包括楼层递增面积在内,每月补助交通费60元。在此合同中没约定交通费、滞迁费的给付时间。协议签订后,原告户依约将房屋交给被告南图公司拆除,迁到被告提供的临迁房临居。后,原告户变更了临迁方式为自行投亲靠友,被告方从1997年7月1日起按每月654.3元的标准不定期向原告户支付临迁补助费、交通费至1999年4月,此后没再向原告户支付临迁补助费及交通费至今,也没向原告支付过滞迁费。原、被告没就临迁补助费的给付时间作约定。1995年4月5日,南方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兴胜公司,经营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南片地段的开发、建设等。1998年10月26日,广州市国土局发出穗国土建用函(1998)288号关于土地使用权问题的复函,批准上述地段改由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使用,用地性质为回迁房。2001年11月20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函给被告禾城公司,同意上述文德北路大塘街地块回迁楼收尾工作回迁户安置由被告禾城公司先出资完成,所需费用从拍卖该地款项中优先支付。2003年2、3月间,第三人谢甜、叶涛户自行入住了D栋5楼02房。2003年3月25日,原告在未看房屋、未收房屋钥匙的情况下签署了入住确认书,该通知书载明收楼人为原告,楼房位置为D栋5楼02房,收楼时间为2003年3月25日。2003年10月16日,根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出(2003)915号关于尽快安置文德路大塘小区回迁户的函,由禾城公司接管该拆迁地块。2003年12月4日,禾城公司带领原告到现D栋5楼,但因该层入口处已被他人上锁而无法入内,被告至今未给付D栋5楼02房的房屋钥匙给原告。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原告表示:虽然讼争房地块的用地人变更为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但与我签合同的用地人是南图公司,且现回迁房地块的拆迁工作已转由禾城公司承接,故我不需要兴胜公司在本案承担责任,因经庭审了解到长城公司只是南图公司的承建商,故在本案也不需要长城公司承担回迁安置及支付本案费用的责任。即在本案也不需要长城公司承担回迁安置及支付本案费用的责任。即在本案只需要南图公司、禾城公司承担回迁安置及支付本案费用的责任。另,从1999年5月起我每年均有向被告追付支付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但被告一直没有承诺给付上述费用。原告就追讨上述费用的主张,除提供了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于2005年9月26日向原告发出的穗国房群字(2005)1132号信访复函外,未能提供其他证据材料证明。在此复函中提及被拆迁户就临迁费的发放曾上访、咨询的问题。被告禾城公司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到庭表示:因到时施工队没有将502房钥匙给付给我公司,且在2003年3月发生了他人冲楼占用的状况,故在原告签署回迁确认书时,我方没有交付要是给原告一直至今。被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存在诉讼时效起计的情况。第三人为证明其提出禾城公司没按约定提供房屋供其户回迁的主张,提供了谢甜于1995年8月15日与南图公司签订的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及收楼人谢丽妍与禾城公司签订的入住确认书到庭,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约定回迁位置为文德北路大塘范围内第D幢六、七层,入住确认书确认回迁位置为D幢5楼014房、015房,并注明负责安置谢甜。本院以为:原告与被告南图公司、长城公司于1995年3月9日签订的拆迁房屋临迁、回迁安置协议书及原告与禾城公司于2003年3月25日签订的入住确认书均是双方当时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履行。鉴于被告南图公司是签订合同的相对方,为承责的主体,而目前上述房屋地段由被告禾城公司负责回迁安置工作,以及入住确认书是双方对变更合同约定的回迁房屋位置协商一致的结果,故两被告应共同承担按约定的标准清付未付的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给原告户及按入住确认书确认的回迁位置安置原告户回迁使用的责任。因房管部门及法院的文件中均明确禾城公司负责出资完成回迁安置收尾工作,故禾城公司有义务向原告发放未付的临迁费用,禾城公司表示只同意支付2001年11月起的临迁费用无理,本院不予接纳。虽然原告在入住确认书中确认接收D幢502房的时间是3月25日,但鉴于原告及禾城公司均表示在原告签订该确认书时禾城公司并未实际将D幢502房交付给原告户,且此后该房屋已由他人使用,被告至今未实际交付该502房给原告,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将D幢502房提供给其回迁使用及支付临迁费、交通费、滞迁费至判决生效之日止的请求,本院均予以支持;对被告提出临迁费、交通费、滞迁费只支付至2003年3月25日止的主张,本院不予接纳。鉴于原、被告签订的回迁确认书已确定了原告户回迁至D幢5楼02房,而第三人谢甜户与拆迁人签订的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约定的回迁房位置以及其户的回迁确认书确认的回迁房位置均非D幢5楼02房,故三第三人应尽快迁出D幢5楼02房,将该屋腾空,与被告共同将该屋交给原告户回迁使用,至于被告未能依双方约定提供回迁房给第三人户回迁使用问题,属另一法律关系,应另行解决。据民法的有关规定,合同张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诉讼时效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因原告与被告就临迁费、交通费、滞迁费的给付时间均没约定,故只有在原告向被告提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给付上述费用的请求后,被告不在该期限内给付才存在诉讼时效期限的起计。鉴于被告没就本案存在诉讼时效期限起计状况提供证据到庭,另,即使原告提出其从1999年起每年均向被告提出要求请付未付的临迁费、滞迁费、交通费构成原告的自认性质,诉讼试销期限从1999年起计,但因该自认的内容同时表明每年均向被告提出权利主张,即每年均出现诉讼时效期限的中断事由,故本院对被告以原告现起诉要求支付从立案之日起倒计2年前的费用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不同意支付2004年3月前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应向原告清付1999年5月起的临迁补助费、交通费、滞迁费。综上所述,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第八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广州市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回迁楼D幢502房交付给原告陈念洸户回迁使用;第三人叶涛、谢甜、张金平(含同住人员)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将该屋腾空交回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作安置原告陈念洸户回迁使用。二、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负担,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应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将受理费2810元迳付给原告陈念洸。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事人上诉的,应在递交上诉状次日起七日内按本案判决确定的一审案件受理费同等金额向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员 黎晓斌二六年六月十九日本件核对与原件无异书 记 员 伍丽娜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6)穗中法民五终字第1540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住所地: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10号地下。法定代表人:张家骏,该公司监事长。委托代理人:张德兴,男,1936年11月25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东山区犀牛北街77号401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陆某某,男,1956年5月17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东山区敦化里10号。委托代理人:周某某,男,1958年3月23日出生,汉族,住所地:广州市越秀区近圣南二巷4号。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车陂岸玉田大街12号。法定代表人:马林建,该公司董事长。上诉人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因(2005)东法民三初字第31号一案,不服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为:陆根祥与被告南图公司签订的划拨建设用地拆迁房屋安置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履行。鉴于被告南图公司是签订合同的相对方,为承责的主体,而目前上述房屋地段由被告禾城公司负责回迁安置工作,故两被告应共同承担依照上述合同的约定安置原告户回迁的义务。被告南图公司在与原告签订划拨建设用地拆迁房屋安置协议书约定原告回迁首层后,再向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申请首层使用行政为托幼园、商场等。被告既然与原告签订了划拨建设用地拆迁房屋安置协议书,理应依约履行。所以,禾城公司关于本案所涉回迁楼首层均为商铺不可用于回迁居住的答辩不予采纳。原告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回迁首层的诉讼请求合法合理,予以支持。原、被告双方在上述协议中约定原告回迁的两个套间共55平方米居住面积因包括了厨厕,故应为使用面积。综上所述,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两被告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30日内,共同在广州市原中山四路长塘街965号新建回迁楼 A栋东南面房屋内划分使用面积共55的两个套间给原告户回迁居住(其中一个套间为两房一厅,厅房面积30、厨厕面积4。;另一个套间为一房一厅,厅房面积17、厨厕面积4。间隔及装修标准与该栋楼相同,所需费用由被告负责。两套间间隔详见附图。)。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两被告负担。判后,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不服,上诉认为:一、回迁大楼的首层的使用功能,已规划变更为托儿所,不适宜安置回迁户。二、回迁楼A栋首层东南房屋,是上诉人目前临时办公室,也是用于安置被拆迁的企业单位。三、被上诉人的回迁安置问题,应由被上诉人在回迁大楼范围内作出适当的调整。因为其他范围内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房源,可作回迁安置之用。被上诉人答辩陆伟富称同意原审判决。被上诉人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没有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陆根祥是原广州市中山四路敦华里10号房屋的承租人。1993年7月1日,陆根祥(乙方、被安置住户)与上诉人南图公司(甲方、用地单位)签订划拨建设用地拆迁房屋安置协议书(经公证),约定:甲方以广州市规划局(85)城地批字1041号文核准,并经市房地产管理局(86)房征字第39号通告,拆除乙方承租的上址房屋。该房屋承租面积33,有常住户口的实际居住人口9人。乙方同意于1993年8月15日前迁出原址房屋,并迁往告甲方提供的龙新三路1号临时居住。甲方应于1996年12月31日前,在中山四路长塘街965号首层产权属于甲方的房屋内安排房厅55,按居住总面积分为两个套间,其中一套为二房一厅、厅房30、厨厕4,另一套一厅一房21(包括4作为厨厕)给乙方回迁居住等。上述协议签订后,陆根祥户依约将房屋交给上诉人南图公司拆除。现回迁房已经建成,但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禾城公司均无安置被上诉人户回迁首层居住。1997年1月24日,陆根祥报死亡,原广州市东山区敦化里10号地下1房现户主为陆根祥之子被上诉人陆某某。另查明:2001年11月20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函给被上诉人禾城公司,同意上述文德北路大塘街地块回迁楼收尾工作回迁户安置由被上诉人禾城公司先出资完成,所需费用从拍卖该地款项中优先支付。本案审理过程中,被上诉人禾城公司提供D栋5011及C栋523房给被上诉人户回迁。原审法院于2005年7月6日下午,组织各方到现场,因被上诉人禾城公司无提供房屋钥匙,无法进入房屋内实际查看。被上诉人表示不同意上述安置方案。关于涉讼大塘小区回迁楼A、B、C、D栋首层房屋使用性质及能否作为回迁居住的问题,原审法院多次致函广州市规划局进行查询。广州市规划局以穗规2005620号关于答复查询的函明确大塘小区回迁楼C、D栋住宅楼首层不能作为回迁居住使用。另以穗规20051503号关于答复查询的函称,A栋和B栋回迁楼首层房屋的使用性质可以根据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穗城规东片建字(1995)第104号)确定为:A栋首层为托幼园,B栋首层为商场。2005年11月29日下午及2005年12月1日上午,原审法院两次到本案所涉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回迁楼A、B栋首层查看,其中上述A栋首层东面房屋为上诉人南图公司等用作拆迁办公室和木料加工场。本院认为:上诉人与陆根祥签订的划拨建设用地拆迁房屋安置协议书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严格按照合同履行。由于南图公司是签订合同的相对方,而禾城公司是复杂讼争地段的回迁工作,故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禾城公司均负有安置被上诉人陆伟富回迁的义务。而根据该协议,被上诉人陆伟富所回迁的房屋为讼争大楼的首层。现讼争大楼已经建成,根据原审法院调查的函件查明所得,A栋首层根据规划为幼儿园,而现由上诉人南图公司等用作拆迁办公室和木料加工场之用,该房屋并未明确不能作回迁安置被上诉人陆伟富之用,虽然上诉人认为该房屋用于安置被拆迁单位,但是其并未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本院不予支持。审查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上诉恩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张 妍审 判 员 汪秀兰代理审判员 文方遒二OO六年九月三十日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书 记 员 汪秀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6)越法民三初字第2501号原告:邓某某,男,1950年7月14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长塘街61号。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住所地: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10号地下。法定代表人:张家骏,监事长。被告:广东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寺右新马路4号之8。法定代表人:周兴旺委托代理人:李中平,男,该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地址同上。被告: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住所地:广州市文德路仁康里42号101房。法定代表人:马林建,董事长。原告邓某某诉被告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下称南图公司)、广东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城公司)、广州禾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禾城公司)房屋拆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黎晓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邓某某,被告长城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中平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南图公司、禾城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1995年5月22日,我与被告南图公司、长城公司签订了拆迁房屋临迁、回迁安置协议书,约定被告南图公司、长城公司应于1997年6月30日安置我户回迁,但被告至2003年11月28日才安置我户回迁,且未支付从2000年2月7日起的临迁补助费及1997年7月1日止的滞迁费,且大楼电梯虽已安装,但未通电、未能运行,另,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确定由禾城公司承担大塘街地块的拆迁安置等工作,故现要求:三被告共同清付从2000年2月7日起至2003年11月28日止的临迁补助费(按每月620.60 元计)及从1997年7月1日起至2003年11月28日止的滞迁费(按每月310元计),并要求被告完成开通文德北路大塘小区D幢房屋电梯的收尾工作。被告南图公司书面答辩称:我公司与辉煌国际地产有限公司(下称辉煌公司)合作开发涉讼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并经批准成立了项目公司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兴胜公司)。经我公司与辉煌公司约定,回迁安置用地红线转至兴胜公司名下,该小区的拆迁、回迁安置工作(包括经济、法律责任)转由兴胜公司承担。1998年8月25日,广州市规划局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同年10月26日广州市国土局批准办妥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故我公司不再承担拆迁、回迁安置工作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被告长城公司辩称:我公司只是受南图公司委托对上述房屋地块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该地块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与我公司无关,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禾城公司没有提交书面答辩书到庭。经审理查明:原告是原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塘街61号首层房屋的业权人及使用人。1986年,南方公司经市房地产管理局(86)房征字第39号通告征用上述房屋地段兴建楼宇。1992年8月28日,长城公司与南方公司签订了承包文德路工程拆迁合同书,约定由长城公司承包该地块的拆迁工作。1995年5月22日,原告(乙方、被拆迁人)与被告南图公司、长城公司(甲方、拆迁人)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经公证),约定:甲方经广州市房地产管理局以(86)房拆许字39号房屋拆迁通告批准,拆除乙方使用的上址房屋。乙方同意迁出原址房屋,同意迁往甲方提供的临迁房屋临时居住;甲方应于1997年6月30日前,在中山四路长塘街965号首层安排房屋供乙方回迁;甲乙双方须严格履行协议,甲方不依期安排回迁,则乙方双方须严格履行协议,甲方不依期安排回迁,则乙方罚甲方的滞迁费每月310元。协议签订后,原告户依约将房屋交给南图公司、长城公司拆除,迁到被告提供的临迁房临居。从1997年11月6日起原告户变更了临迁方式为自行投亲靠友,被告方从该日起按每月620.6元的标准向原告户支付临迁补助费至2000年2月6日止。1995年4月5日,南方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兴胜公司,经营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南片地段的开发、建设等。1998年10月26日,广州市国土局发出穗国土建用函(1998)288号关于土地使用权问题的复函,批准上述地段改由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使用,用地性质为回迁房。2001年11月20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函给被告禾城公司,同意上述文德北路大塘街地块回迁楼收尾工作回迁户安置由被告禾城公司出资完成,所需费用从拍卖该地款项中优先支付。2003年10月16日,根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出(2003)915号关于尽快安置文德路大塘小区回迁户的函,由禾城公司接管该拆迁地块。2003年11月28日接收文德北路大塘小区回迁楼D幢806、807房。被告至今未向原告户支付从2000年2月7日起的临迁补助费,也没向原告支付过滞迁费,大塘小区回迁楼D幢大楼已有电梯安装,但至今未开通运行。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原告表示:虽然讼争房地块的用地人变更为广州兴胜房地产有限公司,但与我签合同的用地人是南图公司,且现回迁房地块的拆迁工作已转由禾城公司承接,故我不需要兴胜公司在本案承担责任,因经庭审过程了解到长城公司只是南图公司的承建商,故在本案也不需要长城公司承担负责电梯运行的收尾工作及支付本案费用的责任。即在本案只需要南图公司、禾城公司承担回迁安置及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