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心理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考试重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64)2、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器官,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6668)3、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65)4、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邻近性、相似性、封闭、连续性、共同命运)(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7782)(结合具体事例)5、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70)6、错觉的分类: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71)7、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的物质上留下的痕迹。(87)8、记忆的分类:A(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87)B根据记忆内容性质的不同:(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2)情绪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3)运动记忆。特点:容易保持和恢复。运动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熟练技巧为基础。(4)语词逻辑记忆。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定义: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9、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阶段。(P91-P105)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等到了一定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10、想象是对脑中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35)11、表象: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论的角度而言,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12、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识,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35)根据想象内容的创造性成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36)13、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想象。14、凡是脱离现实,违背客观规律,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就是消极的幻想,又称为空想。15、凡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能够实现的幻想,就是积极的幻想,也称为理想。16、想象的功能:(1)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变温左右手】(2)预见功能【跳高运动员】(3)替代功能【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4)丰富经验的功能【趣味百度】17、想象的综合过程:(1)粘合法(2)夸张,又称为强调(3)拟人化(4)典型化1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的反映。(110)19、思维的种类:(1)直观的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分的);(2)根据思考问题的方向 发散思维(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辐合思维;(3)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4)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5)按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划分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112113)20、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思维和语言密切联系,但二者并不等同:思维是现实的反映,它与现实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是一种标志、符号,与现实没有必然的联系。21、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的情境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心理历程。2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动机强度(2)知识容量与结构(3)思维定势(4)酝酿效应(5)思维策略(6)问题情境(7)功能固着(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23、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现象所共有的特征,即它伴随于所有心理过程的始终。(31)24、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35)25、引起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和经验。26、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27、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P42)28、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物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9、需要:当个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的体验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要求。30、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它们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同于认识过程,该心理现象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161)31、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主观意愿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统称为感情,有如下区别:(1)从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2)从情绪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产生的是生理性需要,在此基础上,情绪随之而产生。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绪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3)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冲动性、和表现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161162)3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1)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2)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33、情绪的种类:心境、应激和激情。(164)34、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66)35、情感与情绪的功能(1)动机推动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君子三乐、祝酒词)。(2)适应调节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3)信号表达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沟通思想的功能。36、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级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者通过书定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简单说来,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3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98)38、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即智力)与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和特殊活动中所具备的能力)(2)所能为者和可能为者 “所能为者”指现在实际能做的,比如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是在遗传和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为者”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时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力”,又叫倾向。(3)模仿能力(仿效他人而引起与他人相类似的活动的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39、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能力是直接影响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操作方式(如知识三分)(2)能力的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知识多的人并不意味着能力一定高(如斯坦门茨,博士垂钓)40、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2)能力直接影响着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难度和广度,也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能力的表现以知技能为标志41、(1)能力的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由一般(G)因素和特殊(S)因素构成。(2)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构成。(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可以从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来考虑,如同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4)卡特尔(美)的智力结构论(P202)流体智力: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大多是后天学习的结果(5)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美)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智力(八种智力成分)42、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首先,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其次,性格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再次,性格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是个性的核心。(235)43、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联系区别:(1)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地比较难,比较慢;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2)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因此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联系:(1)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涂上”一层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速度方面展现出来。(例如,同样具有勤奋性格特点的人,胆汁质的人常常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急切利索地去完成任务,而粘液质的人可能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2)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之符合社会的需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需沉着冷静)44、性格的静态结构要素分为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238)45、性格的类型:(1)心理技能类型说;(2)向性类型说;(3)社会文化类型学说;(4)独立顺从说;(5)特质分析说。(239240)46、性格的测量:(1)投射实验(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投射测试有利于主试对被试作整体性的解释,探讨潜意识。(2)罗夏墨迹实验(3)主题统觉测试47、气质是指表现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243)48、气质类型:(1)体液说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他认为人的体液有四种:血液、黄胆汁、粘液、黑胆汁。人的气质差异是由这四种体液配合的不同比例形成的。人体内血液成分多的为多血质,黄胆汁多的为胆汁质,粘液多的为粘液质,黑胆汁多的为抑郁质。古罗马医生盖伦首次使用了气质这个概念。(2)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精神病患者体型有三种类型:细长型、肥胖型和筋骨型。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和斯蒂文斯认为人的体型是由胚叶决定的(3)激素说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化学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伯尔曼把人划分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胸腺型、性腺型。(4)活动特性说(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不可遏止型胆汁质 活泼型多血质 安静型粘液质 抑郁型抑郁质(详见课本244245)49、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独有的特性)(3)气质类型影响健康(英极端仅)(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气质绝对性原则)50、意志:人有意识地调支配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51、意志行动: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活动,是经过深思熟虑对行动目的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所采取的行动52、意志行动的特征:(1)意志行动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179180)53、动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简而言之,是推动人去完成某种活动的内部原因。54、动机分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55、动机冲突: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可分为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心理学考试重点(文学院09级2班) 来源: 梁春伟的日志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64)2、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器官,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6668)3、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65)4、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邻近性、相似性、封闭、连续性、共同命运)(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7782)(结合具体事例)5、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70)6、错觉的分类: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71)7、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的物质上留下的痕迹。(87)8、记忆的分类:A(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87)B根据记忆内容性质的不同:(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2)情绪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3)运动记忆。特点:容易保持和恢复。运动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熟练技巧为基础。(4)语词逻辑记忆。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定义: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9、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阶段。(P91-P105)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等到了一定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10、想象是对脑中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35)11、表象: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论的角度而言,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12、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识,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35)根据想象内容的创造性成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36)13、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想象。14、凡是脱离现实,违背客观规律,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就是消极的幻想,又称为空想。15、凡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能够实现的幻想,就是积极的幻想,也称为理想。16、想象的功能:(1)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变温左右手】(2)预见功能【跳高运动员】(3)替代功能【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4)丰富经验的功能【趣味百度】17、想象的综合过程:(1)粘合法(2)夸张,又称为强调(3)拟人化(4)典型化1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的反映。(110)19、思维的种类:(1)直观的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分的);(2)根据思考问题的方向 发散思维(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辐合思维;(3)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4)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5)按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划分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112113)20、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思维和语言密切联系,但二者并不等同:思维是现实的反映,它与现实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是一种标志、符号,与现实没有必然的联系。21、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的情境下经由思考与推理而达到目的心理历程。2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动机强度(2)知识容量与结构(3)思维定势(4)酝酿效应(5)思维策略(6)问题情境(7)功能固着(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23、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现象所共有的特征,即它伴随于所有心理过程的始终。(31)24、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35)25、引起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和经验。26、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27、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P42)28、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物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9、需要:当个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的体验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要求。30、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它们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同于认识过程,该心理现象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161)31、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主观意愿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统称为感情,有如下区别:(1)从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2)从情绪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产生的是生理性需要,在此基础上,情绪随之而产生。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绪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3)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冲动性、和表现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161162)3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1)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2)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33、情绪的种类:心境、应激和激情。(164)34、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66)35、情感与情绪的功能(1)动机推动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君子三乐、祝酒词)。(2)适应调节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3)信号表达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沟通思想的功能。36、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级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者通过书定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简单说来,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3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98)38、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即智力)与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和特殊活动中所具备的能力)(2)所能为者和可能为者 “所能为者”指现在实际能做的,比如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是在遗传和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为者”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时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力”,又叫倾向。(3)模仿能力(仿效他人而引起与他人相类似的活动的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39、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能力是直接影响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操作方式(如知识三分)(2)能力的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知识多的人并不意味着能力一定高(如斯坦门茨,博士垂钓)40、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2)能力直接影响着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难度和广度,也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能力的表现以知技能为标志41、(1)能力的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由一般(G)因素和特殊(S)因素构成。(2)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构成。(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可以从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来考虑,如同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4)卡特尔(美)的智力结构论(P202)流体智力: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大多是后天学习的结果(5)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美)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智力(八种智力成分)42、性格是指人对现实具有评价意义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首先,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其次,性格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再次,性格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是个性的核心。(235)43、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联系区别:(1)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地比较难,比较慢;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2)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因此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联系:(1)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涂上”一层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速度方面展现出来。(例如,同样具有勤奋性格特点的人,胆汁质的人常常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急切利索地去完成任务,而粘液质的人可能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2)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之符合社会的需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需沉着冷静)44、性格的静态结构要素分为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238)45、性格的类型:(1)心理技能类型说;(2)向性类型说;(3)社会文化类型学说;(4)独立顺从说;(5)特质分析说。(239240)46、性格的测量:(1)投射实验(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