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达国家施展拖延战术 在闭幕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发言,表示对当前谈判停滞十分失望。小岛国联盟代表指出,“我们正是发达国家拖延战术的受害者,现在的拖延导致物种的消失,未来将是国家的消失。” 哥本哈根峰会的真正价值可能在于,它教给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五个经验:1.小布什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在任期内长期无视气候变化问题后,布什于2007年年底召集了主要经济体的华盛顿会议,希望侧重在少数几个国家上来对抗全球变暖问题。这些国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产生了全球碳排放量的绝大多数。环保主义者猛烈抨击这一构想,认为它是削弱联合国系统的阴谋。华盛顿会议几乎没有产生影响。而哥本哈根会议的经历却带来了转变:在气候问题中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组成较小群体,它们的决策成为了重头戏。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民主程度不高,但哥本哈根会议却表明,这可能是唯一能够成事的办法。2.中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清洁能源上投资了几千亿,并带来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承诺。国际社会期望中国作为领先的工业强国承诺一些目标,然而,虽然中国可能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却仍然有很多贫困人口,因此中国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思维。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事件中,如果中国不能发挥领导作用,效果将极为有限。3. 拯救森林可以达成一致 哥本哈根的亮点在于减缓森林砍伐的进程。热带雨林的砍伐和燃烧占全球碳排放大约15,并蚕食了像亚马逊这样重要的可以吸收二气化碳的森林。REDD,即“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协议,在哥本哈根卷土重来。停止砍伐森林是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栖息在地球上的最重要的野生动物的好方法。哥本哈根的REDD谈判取得了实质进展,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它获得成功。虽然还缺乏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更广泛的协议,但哥本哈根协议的进展已经使人们升起了希望,至少政府可能会找到一个保护森林的方法。4.绿色环保组织分裂美国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基金会”称赞哥本哈根协议是“重要的一步”,其他主流环保团体也有类似的反应。但新环保团体350.org则立即开始了谴责和场外抗议活动,要求极端性的减排目标。环保组织不同的反应表明,哥本哈根可能会导致环保组织的分裂。一些环保组织虽然对会议结果还远远不够满意,但却支持取得进展。我们认为这种分裂是一个幸福大家庭中的民间小规模冲突。5.谈判变得更难是好事在峰会前的几个星期,世界各国领导人已对有约束力的协议调低了预期,旨在进行广泛的政治协议,而不是强硬推进目标。从逻辑上讲,这应该让哥本哈根的会谈更加容易,但实际上会谈仍然艰难。然而,正是会谈中最艰难的时刻,表明气候外交终于成熟了。因为争议非常真实,不仅对环境,而且对国家经济也是如此。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全球气候谈判已超越了象征性的言论范畴。哥本哈根会议还暗示,美国的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很多国家曾期待美国的领导,但哥本哈根的经历显示,美国愿意领导,但问题是美国能领导多久,谁会追随美国。哥本哈根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方面矛盾重重的焦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可能会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一样,最终形成这样的局面:政治家的表态都非常积极,所有人都在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该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还在默默的搞。气候变化问题也一样,各国可能在原则上表示要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实质性的问题上,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作出具体减排承诺,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做出资金和技术转让,我个人认为各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很难作出实质性让步。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温家宝:第一,保持成果的一致性。第二,坚持规则的公平性。第三,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第四,确保机制的有效性。气象局局长解读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这个协议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 其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最大范围地将各国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第三,在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第四,在减缓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观点,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期行动目标。 12月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落下帷幕。全世界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规模及各方面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并向世界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和信心。 经过各方的艰苦磋商,大会分别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通过了有关的成果文件,决定延续“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进程,授权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并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会议发表的哥本哈根协议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我认为,这个协议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反映了各方自“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启动以来取得的共识,包含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的积极努力。 其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最大范围地将各国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公约附件一的议定书缔约方将继续减排,美国等公约附件一的非议定书缔约方将承诺履行到2020年的量化减排指标。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将根据有关的准则进行测量、报告和核实。公约非附件一缔约方,即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采取减缓行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自愿和获得支持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第三,在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资金方面,要求发达国家根据公约的规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预测的、充足的资金,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减缓行动,包括大量针对降低毁林排放、适应、技术发展和转让以及能力建设的资金,以加强公约的实施。在资金的数量上,要求发达国家集体承诺在20102012年间提供300亿美元新的额外资金。在采取实质性减缓行动和保证实施透明度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同时,将建立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平代表性管理机构的多边基金。这些资金中的适应资金将优先提供给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虽然发达国家在资金上的这些承诺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毕竟提出了一个量化的、可预期的目标。 在技术开发与转让行动方面,决定设立一个“技术机制”加速技术开发与转让,支持适应和减缓行动。这一措施将有望为推动气候友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障。 第四,在减缓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作为公约非附件一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获得国际支持的国内减缓行动才需要根据缔约方大会通过的指导方针,接受国际的测量、报告和核实。自主采取的减缓行动只接受国内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有关结果每两年一次以国家通报的方式予以通报,通过明确界定的准则和确保国家主权得到尊重方式进行国际磋商及分析。 第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观点,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期行动目标。为了确保长期目标和相应的应对行动得到最新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对哥本哈根协议执行情况以及对包括长期目标在内的共同愿景的综合评估,将与IPCC已正式启动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出台时间相衔接。 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本次大会形成的成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公约和议定书是各国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取得的成果,凝聚了各方的广泛共识,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各方应继续拿出政治诚意,进一步凝聚共识。必须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确定的原则,坚持“巴厘路线图”授权,切实兑现各自承诺,履行应尽的义务,作出不懈的努力。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庄严承诺,我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我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无论哥本哈根结果如何,我国政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要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当前要结合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机遇,让社会公众了解并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应对气候变化对国家、地区和企业自身发展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要倡导全民自觉参与,鼓励企业自愿采取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抑制奢侈消费。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制定并实施减缓碳排放的目标和措施。引导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民众消费方式的转变,逐渐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是基础。IPCC评估结论是国际社会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主要科学依据,对促进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及宏观决策过程中,要把参与IPCC相关活动的能力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对IPCC国内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统筹兼顾,全力做好IPCC第五次评估相关工作。要大力推进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气候变化事务专家队伍,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为国际科技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夯实我国参与IPCC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压力安全阀校验员培训课件
- 古县2025山西临汾市古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招聘5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品收纳师培训课件
- 2025长三角(宣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4人(安徽)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车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河北唐山政务服务外包有限公司为服务项目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昆明渝润水务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数字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企业社会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平阴)产业园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静的力量-高一主题班会
- 血小板活化与流式细胞仪分析
- 公共政策导论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发行公司债法律意见书正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全关节镜下FiberTape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课件
- 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法基础超详细版本
- 《临建布置方案》word版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某某某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