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秋季学期历史必修二专项复习题(2016届)1.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3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4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自耕农地主佃农工人商人占总人口比例1123352110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5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7“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8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9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10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 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C 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1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12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 B C D13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材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 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14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5“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基本改变了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殖民扩张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7、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18“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19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20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21阅读下图,其叙述正确的是: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A BC D22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金圆券自然急速贬值。机关职员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即要蒙受贬值损失。之所以要换成美元主要原因是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3.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24“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A、 B、 C、 D、 25.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6某书中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B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C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改变了农业优先发展的状况,实行工业优先发展。27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28(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 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 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4)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29(13分)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1) 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4分(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分)(3) 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3分)(4) 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2分)30(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材料二(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未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必修二专项复习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DAADDBBCADAACC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ABADDACCABCDD28. (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分)(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分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分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特价管理。2分(3)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2分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2分(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3分29答案要点:(13分)(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 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 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30.(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它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2)示例1: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的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山地自行车鞋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护理技能大赛呼吸评估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学安全知识测评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民营中小企业高管聘用合同
- 三基护理分册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打字复印服务价格表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幼儿园招生宣传策划方案范例
- 2024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疗护理生命体征标准评估操作指南
- 《商业文化》课件-第3章 古代商贤及其商业文化
- 七十岁老人三力测试题
- 小儿结核病教案
- 【高二 拓展阅读-科技】Wind Energy
- 我的家乡滕州市宣传简介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15ZJ001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 初中历史小论文现状分析与写作探讨
-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最好实习报告内容
- 自考05175税收筹划(15-19)真题试卷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课件,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